定州中學教師於海娟 不忘初心堅守希望田野

定州中學教師於海娟 不忘初心堅守希望田野

於海娟認真進行備課。記者程文昭、張春紅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定州中學教師於海娟參加工作22年來,一直兢兢業業、踏實工作,培養了一批批優秀學生,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初心和誓言。
由於成績突出,於海娟先後被評為河北省特級教師、河北省首屆中小學學科名師、河北省中小學骨幹教師、河北省新世紀“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河北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河北省教育學會中學化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系統內先進工作者、河北省優秀班主任。靜心教學,在實踐探索中成長
從剛走出校門、踏上講臺的新老師,到骨幹教師、學科名師,從教22年來,於海娟始終堅持在高中化學教學一線。為了講好每一節課,講清楚每一個知識點,她認真研究考綱、教學參考書和教材,準確結合學情,設計出讓學生通俗易懂又科學嚴謹的教學環節。
對於學生出錯較多的題目,她都會嘗試多種解法。“每個學生的思路不同。多種解法可以幫學生打開思路。說不定,哪種解法會讓學生茅塞頓開。”於海娟說,在解題中,遇到自己存疑的問題,她還會主動向省裡的知名專家或大學教授打電話請教。


活潑生動的教學課堂,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讓於海娟的化學課成為學生最喜歡的學科之一,歷次考試成績均名列前茅。她也成為廣大學生心中“最受敬仰的老師”“讓自己收穫最大的老師”。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作為學科組長,於海娟在抓好全組常規教學研究工作的同時,特別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
“一個青年教師剛入職時的狀態會決定他們今後工作的狀態。”於海娟說,每屆的高一年級,她都會悉心指導新分配來的教師和其他青年教師的教學。每聽完一節課,於海娟就認真幫他們分析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從如何情境引入、提供問題的指向性、過渡語如何組織、習題如何選擇、板書如何設計等各方面進行認真細緻地指導。她培養的於菲、李銘、賈曉帆等多名教師已成長為各年級的學科組長,並且多次在全國、省級、市級大賽中獲得特等獎或一等獎。
以愛育人,在工作中享受幸福
高中生面臨高考的壓力,很多學生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困惑或焦慮,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就成為於海娟工作的重點內容。
學生王浩性格比較內向,不愛與人交流。一次考後試卷分析,於海娟發現他成績不理想的原因並不是學不會,而是他把多道題中已經寫好的答案又劃掉了。

“怎麼會出現這種狀況?他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這個發現引起了於海娟的注意,她多次向王浩的家長及以前的同學瞭解情況。“那時候,我也時刻關注著王浩的一舉一動,還設計了多次有意或無意的談心交流。”於海娟回憶說。
看到他沒去吃飯,於海娟就去超市買些好吃的拿給他,在食堂與他邂逅、在回宿舍的路上與他偶遇……一次次的談心終於讓王浩敞開心扉。“上學沒有用,考高分也沒有意義,反正也沒有人關心過我……”王浩沮喪地說出了內心的想法。
找到了癥結也就有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除了耐心細緻的關心,於海娟還私下囑咐任課老師課上儘量多提問、課下多輔導王浩,告訴同宿舍的人多與他交往……
被關愛、被信任是一劑良藥。半年後,王浩變得越來越樂觀開朗、積極上進,學習成績也顯著提高,後來高考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學。
從1997年來到定州中學,於海娟當了13年的班主任,她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省、市模範班集體。“學校無小事,處處是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做表率。”於海娟說,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在一種溫和寬鬆的氛圍中得到進步與發展,形成良好的心態和奮發向上的品格。學生在教師節祝福語中這樣寫到:“敬愛的老師,我可能不是您最優秀的學生,可您永遠是我最敬佩的老師,您敬業愛生的精神會深深影響我的一生。”名師引領,在交流中共同提高

2017年6月,省教育廳授牌成立河北省名師於海娟工作室。“從名師到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讓我有了更多的責任和擔當,開始了新的奔跑。”於海娟說。
工作室的8名成員分別來自全省各縣市6所學校,於海娟結合每個人所在學校或地區的具體情況,積極謀劃、堅持開展送培送教活動,想方設法發揮自身的輻射帶動作用,努力為工作室成員所在地區的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貢獻力量。
在於海娟的帶領下,工作室成員先後到保定市滿城中學、市實驗中學、石家莊市鹿泉一中、唐山市第二中學、石家莊市辛集一中、保定市安國中學、邯鄲市魏縣一中、廊坊市大城一中、石家莊市無極中學等10所學校送培送教共計17次。
去年3月,工作室與李親顧中學建立了結對幫扶關係。於海娟帶領工作室成員深入李親顧中學開展調研、聽課訪談,客觀分析高中化學教學現狀,發現教學中存在教育理念落後、教育教學資源不足、師資力量薄弱等突出問題。
工作室圍繞高三複習備考和高一、高二新課教學,採取成員送教上示範課、給學生和教師開講座、評課交流等措施,努力提升廣大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同時,於海娟還邀請學校部分化學教師定期到定州中學聽課學習,實現了送教下鄉的雙向交流。

名師工作室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有效解決了教育教學碰到的真問題,營造了良好的教研、合作、研究氛圍,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互助合作,縮小了城鄉教育差距。
一片丹心育桃李,滿腔大愛鑄師魂。“我最幸福和快樂的事就是看到學生們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於海娟說,她會繼續堅守初心,向著更高的教學境界邁進,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新時代“四有”好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