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宣佈將在德國建廠,德國大眾,奔馳寶馬奧迪坐不住了!

對於德國汽車行業來說,近日最為勁爆的消息莫過於電動汽車製造巨頭特斯拉宣佈將在德國建廠。一時間,這個消息讓德國人五味雜陳,不知是喜是悲。

上週,特斯拉掌門人馬斯克在德國柏林接受《汽車圖片》報頒發的“金方向盤”年度汽車大獎。繼2016年ModelX車型之後,這次是特斯拉的Model3車型再次榮獲有“汽車界奧斯卡”之稱的金方向盤獎。馬斯克領獎時公開宣佈:“我們決定將歐洲超級工廠設在德國柏林。”特斯拉目前在全球共有3座超級工廠,分別位於美國內華達州、紐約州水牛城和中國上海。將在柏林建立的4號超級工廠,將是特斯拉全球第四座、海外第二座、歐洲第一座特斯拉電動車工廠。對於選址德國,馬斯克表示:“每個人都知道德國在汽車製造領域實力出眾,德國工程師也非同尋常,這都是我們把超級工廠設在德國的原因。”但是,馬斯克宣佈的這個決定並沒有在現場收穫掌聲,主持人也只是不帶感情色彩地表示:“這可是大新聞!”

馬斯克青睞德國已久,2017年他就出手買下了位於德國艾弗爾的格羅曼機械製造公司,更名為“格羅曼自動化公司”,不僅為特斯拉提供自動化生產設備,也為其帶去了一批優秀的德國工程師。業內專家評論說,格羅曼公司是“一家頂尖公司、一顆真正的寶石”,而馬斯克知道,“德國還有很多東西”。

對馬斯克來說,德國讓他感興趣的遠不止一家值得他購買的公司。幾十年發達汽車工業的培育,讓德國除了擁有那些如雷貫耳的整車製造商,還孕育了無數支撐整車工業的零配件供應商。這些公司既有規模較小但掌握尖端技術或具備卓越生產能力的企業,也有像博世那樣的超大型企業集團,形成了完善的生產供應能力和物流鏈。德國具備的這些,正是特斯拉實現更大規模量產、從小眾市場發展為大眾市場所需要的能力。當然,馬斯克看中的還有德國雄厚的汽車人才儲備。在馬斯克宣佈計劃在德國建廠之前,特斯拉網站就已經發布了在德國招聘工程師和專家的第一份廣告。

按說,世界排名第一的電動汽車製造商落戶柏林,應該是對德國的肯定,但作為傳統汽車製造大國的德國人聽了卻感覺不是滋味。在許多德國人看來,特斯拉宣佈“入駐”德國,看起來更像是“打上門來”的“入侵”。在這個雲集了寶馬、戴姆勒、大眾等汽車工業巨頭的近現代汽車工業大國,特斯拉直接衝入“敵人”的大本營,搶地盤、搶人才,無疑是對德國傳統汽車工業的巨大沖擊。作為有史以來第一家在德國建立工廠的外國汽車製造商,特斯拉勇氣可嘉,支撐他們這份勇氣的正是自身實力。在今年上半年的歐洲電動車市場上,特斯拉Model3以1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遠超排名第二的雷諾Zoe和寶馬i3。特斯拉已經成為歐洲中高端車型競爭中最強勁的對手和“最完美的競爭者”。

反觀德國汽車市場近年來的發展,卻不能讓人滿意。持續被柴油車尾氣排放醜聞糾纏的大眾、因排放不合格被處以8.7億歐元鉅額罰款的戴姆勒、為消減成本大幅裁員的寶馬,都使“德國製造”在國際汽車市場漸失口碑。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策略上的猶豫不決、瞻前顧後、抱殘守缺,更使德國在國際電動汽車市場競爭中落後了5-8年。今年9月舉行的法蘭克福車展參展商銳減,參觀人數更是比上年減少了1/3,世界最有影響的車展影響力日漸式微。在貿易戰和中國市場銷量暴跌的背景下,今年從德國生產線下線的汽車數量下滑了12%,出口下滑14%。有媒體甚至表示,特斯拉的到來,是“給德國汽車行業敲響喪鐘”。

不管德國願不願意,特斯拉已經到來。據德國媒體最新報道,新的特斯拉歐洲超級工廠將建在柏林南部郊區,特斯拉為此計劃投資40億歐元。該工廠將生產電池、動力總成和成品車,年產量約15萬輛,預計在2021年下線ModelY和Model3車型。投產初期,柏林工廠將招聘約3000名員工,逐步增加到7000人。德國政府已經表示,如果歐盟同意,德國將給特斯拉工廠提供3億歐元的補貼。

對於根基發達、底蘊深厚的德國汽車製造業來說,“敲響喪鐘”或許言之過重。大眾汽車總裁赫伯特·迪斯在頒獎典禮上略顯尷尬地表示:“感謝特斯拉在電動車方面一直推動我們前進。馬斯克一直是真正的創新者。”如果特斯拉的到來真能重新激發德國汽車行業的鬥志,促進德國汽車製造業這艘沉重大船的儘快轉型,對德國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