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決賽規則有漏洞?球迷建議世界羽聯修改

總決賽規則有漏洞?球迷建議世界羽聯修改

林丹、李宗偉、諶龍、安賽龍均缺席了2018年終總決賽。今年世界羽聯總決賽將於12月11日在廣州舉行,有球迷建議世界羽聯修改現有的規則,以便增加總決賽的含金量,也讓比賽更加精彩。

總決賽規則有漏洞?球迷建議世界羽聯修改

更新0個視頻

這位中國臺北球迷寫道,“建議世界巡迴總決賽的積分應改成與世界排名相同的計算方式,取選手一年中所參加的世界巡迴賽中成績最好的10項比賽積分相加,而不是直接累加,否則總決賽會變成參加最多比賽的前八強,而不是世界巡迴賽中表現最好的前八強。如果積分相同, 則以參加賽事的多少決定資格,且計算時間可改成12月到次年11月,而不是從1月到次年12月,因為總決賽一定在12月舉行,世界巡迴賽的積分算到11月底,也更方便記錄。

總決賽規則有漏洞?球迷建議世界羽聯修改

“原因是現在的世界巡迴總決賽是從2007至2017年的超級系列總決賽演變而來的,當時的超級系列賽只有12站, 而今的世界巡迴賽擴大到26站,當初超級系列總決賽的排名計算很簡單,就是直接把這12站比賽的積分進行相加,而且多數選手都很難全部參加 12 站的比賽。而今擴大成26站巡迴賽更不可能,同時還有規定頂尖選手不能參加超過一定數量的 Super 300 賽事, 所以若要達到鼓勵選手多參加世界羽聯巡迴賽事, 同時讓總決賽成為頂尖八強選手的比賽, 希望羽聯修改規則。”

總決賽規則有漏洞?球迷建議世界羽聯修改

其實這位球迷的建議有一定道理。目前世界羽聯對於總決賽參賽資格的規定是:當年的五個單項世錦賽冠軍自動入圍當年的年終總決賽,其餘各單項7個席位留給積分排名前七的選手(每個協會每個單項最多兩個名額)。

總決賽規則有漏洞?球迷建議世界羽聯修改

與以往不同的是,2017年以前的年終總決賽積分是取12站超級賽積分之和,而自2018年世界羽聯採取新的賽制後,年終總決賽積分變成了所有super100及以上級別的比賽積分總和,所以多勞多得成為了獲得總決賽參賽資格的重要途徑。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總決賽席位的含金量,削弱了比賽競爭的激烈程度。

總決賽規則有漏洞?球迷建議世界羽聯修改

舉個例子:林丹、李宗偉、諶龍、安賽龍均缺席了2018年終總決賽,但印尼老將蘇吉亞託卻以總決賽積分排名第3的身份獲得了當年的總決賽參賽資格,原因是他在積分賽期間瘋狂參加了17站比賽,但是他很多比賽只能打入第二三輪。對比當時積分排名第2的桃田賢鬥只打了10站比賽,積分榜第4的石宇奇也只打了11站比賽。

優秀原創稿件、個人簡歷投遞通道:[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