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島海戰大揭祕,美國為何能以少勝多打敗日本扭轉戰局?

2019年11月8日,好萊塢大片《決戰中途島》

在北美、中國同步上映,許多朋友開始談論中途島海戰的壯觀場面,日本在海戰中失敗的原因等等,但是筆者對這部電影不做任何評價,今天跟大家一起分析中途島海戰到底是怎麼回事?日美兩國為何在太平洋上的彈丸小島上傾盡海軍主力殊死一戰呢?此前從未有過敗績日本海軍,且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為何會被美軍以少勝多狂虐呢?

中途島海戰大揭秘,美國為何能以少勝多打敗日本扭轉戰局?

一、中途島的位置及名稱由來

中途島海戰後,日本海軍一蹶不振,從此走向下坡路,美軍開始由守轉攻,拉開了盟軍反敗為勝的大幕,因此要了解中途島戰略位置的重要性,首先要了解一下中途島所處的位置。中途島位於太平洋的中心位置,是由珊瑚礁構成的小島,處於亞洲和北美之間的太平洋航線的中途,故名“中途島”。其實際陸地面積約5平方千米,由桑德島、東島和斯皮特島組成,屬亞熱帶氣候。1859年,美國人布魯克斯乘船抵達該島。此後1867年中途島被美國佔領。1903年美國開始在島上建設軍事設施,並交由海軍使用。

中途島海戰大揭秘,美國為何能以少勝多打敗日本扭轉戰局?

桑德島

中途島海戰大揭秘,美國為何能以少勝多打敗日本扭轉戰局?

東島

1940年開始,美國在中途島建設空軍和潛艇基地。二戰中,中途島對於日本和美國來說都具有戰略意義,該島正好處於美國西海岸和日本的中間位置,如果日本獲得該島的控制權,不僅能夠預防美國對日本本土的進攻,還可以以中途島為跳板,進一步攻佔美國重要的

軍事基地夏威夷,這樣一來太平洋區域都在日本控制範圍內,日本就具備打擊美國本土的能力。同樣,美國守住中途島進可以攻擊日本本土,退可以作為抵擋日軍的前哨陣地,因此中途島的戰略意義非同一般

二、日軍對中途島覬覦已久

在中途島海戰之前,日軍已經意識到中途島的重要性。日本海軍想控制太平洋,將美軍徹底驅逐出太平洋海域,而中途島是阻礙日本進入太平洋縱深的巨大障礙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突襲珍珠島之後,日本兩艘驅逐艦“潮號”和“漣號”奔向中途島對島上的軍事設施展開炮擊,戰鬥從上午9點半左右開始持續時間不足一個小時,日軍在海面用127毫米的大炮炮擊島上的通信設施和供電系統,此次炮擊導致4名美軍士兵喪生,美軍沒來得及出動戰機,趕緊用岸防大炮反擊日本軍艦,日本沒討到便宜只好撤離。此後,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曾主張攻打中途島,但是在日本軍隊高層沒有達成一致,

雖然後來軍方同意攻擊中途島,但是具體日期遲遲確定不下來,導致戰機一再貽誤。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國內義憤填膺,反擊日本的聲浪高漲,1942年4月,美軍戰機開始頻頻空襲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地,日本為緩解美軍對日本本土的威脅,決定主動出擊,將美國太平洋艦隊吸引到中途島一舉殲滅。為達到該目的,日本海軍幾乎傾巢而出,投入了大半兵力,這是日本海軍在二戰中最大的戰略進攻,然而由於珊瑚海海戰的牽制,使日本聯合艦隊少派了兩艘航母,削弱了戰力,這對作戰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中途島海戰大揭秘,美國為何能以少勝多打敗日本扭轉戰局?

珊瑚海海戰

三、美國克敵制勝的原因之一:情報戰

美軍這次能力克日軍,首先要歸功於對日情報戰。日本突襲珍珠港後,美軍對日的情報戰增強,美國海軍情報局“魔術”小組在與英國以及荷蘭相關單位緊密的合作下,開始成功的破譯日本海軍主要通訊系統JN-25的部分密碼。到了1942年5月上旬,聯軍在破解JN-25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逐步得到了窺探日本海軍計劃的能力,分析解碼日軍情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破譯了日軍的情報,美軍就可以以逸待勞,痛殲日軍。

美軍解碼分析得知,日本將會在太平洋上代號為“AF”的地區發動偷襲戰,但是這個日軍的代號所指的地點和時間一直迷霧重重。後來美軍在中途島故意發出“中途島缺乏淡水”的假消息後,日軍情報人員發出了

“據報AF缺乏淡水,攻擊部隊帶足淡水”的機密電文,美軍破譯後才得知日本所指的“AF”就是中途島,於是美軍加強了中途島的軍力防禦,並做好了應戰準備。這種情報的不對等也是日本在中途島海戰失敗的原因,即使在中途島戰敗後很長一段時間,日本都不知道美軍已經破譯了他們的部分情報密碼。

中途島海戰大揭秘,美國為何能以少勝多打敗日本扭轉戰局?

四、美國克敵制勝的原因之二:雷達技術

美軍在二戰中軍事技術不斷革新1938年美軍海軍研究出了雷達技術的雛形,因此在中途島海戰中美軍三艘航母和其他軍艦都裝備了雷達系統,能夠提前知道日軍的大體距離和動向,而此時準備與美軍對決的日軍仍然依靠肉眼辨識美軍的軍事設施和實際位置,美軍在空戰中佔據了絕對優勢,轟炸機可以居高臨下,用最好的位置對抗日軍的襲擊。

此外,1943年盟軍軍艦基本都裝備了雷達系統,到1945年二戰鄰近結束時,盟軍軍艦基本都配備了雷達裝置,而日本直到1943年12月末,才在軍艦上配備雷達裝置,比盟軍慢了好幾拍。隨著美日消耗戰方面比拼升級,美國切斷了日本的石油供應,日本電子工業的品質低劣的弱點更為突出,與美軍距離逐漸拉大,在此後的海戰中,日本海軍節節敗退與其產品質量低劣及供應能力不足有巨大關係

中途島海戰大揭秘,美國為何能以少勝多打敗日本扭轉戰局?

五、美國克敵制勝的原因之三:日軍不瞭解美軍

1942年6月4日,日本聯合艦隊到達中途島後,狂轟濫炸非常開心,以為這次襲擊又大獲全勝,不過他們始終沒有找到美軍艦隊的位置,日本戰機第一輪轟炸後返回航母甲板加油、重新安裝炸彈,此時美軍戰機突然出現打了日本艦隊一個措手不及,航母和軍艦紛紛

中彈受損,日本這支王牌海軍艦隊潰不成軍,損失慘重,山本五十六也只好命令撤軍。這次海戰日本狂妄自大、不瞭解美軍是失敗的關鍵因素。

六、中途島海戰的意義與戰爭走向

中途島海戰,日軍損失了四艘航母(赤城、加賀、蒼龍、飛龍)、300多架戰機,陣亡士兵約3000人,最重要的是這次海戰使日軍幾百個身經百戰的飛行員葬身這片海域,飛行員訓練是一個長期過程,這直接影響到日軍此後的空中戰力,這成為了太平洋開戰以來,日軍遭到的最大敗績。

中途島海戰大揭秘,美國為何能以少勝多打敗日本扭轉戰局?

赤城

中途島海戰大揭秘,美國為何能以少勝多打敗日本扭轉戰局?

加賀

中途島海戰大揭秘,美國為何能以少勝多打敗日本扭轉戰局?

蒼龍

中途島海戰大揭秘,美國為何能以少勝多打敗日本扭轉戰局?

飛龍

此時日本海軍高層還沒有驚慌,因為憑當時日本海軍戰力還可以與美軍拼死一搏,比如日軍仍有四艘輕型航母沒有參戰保存了實力,另外兩艘航母“翔鶴號”和“瑞鶴號”雖然在其他戰鬥中受損,但是戰力尚存。美軍在這一戰中由於戰鬥經驗不足,自身也有不少損失,

損失掉一艘航母(約克城號航空母艦)、一艘驅逐艦(哈曼)、戰機147架、陣亡士兵307人。而且日本海軍組織和恢復能力非常迅速,4個月後在聖克魯斯群島海戰中,日軍又組建成一支強大的海軍戰隊。

綜上可見,中途島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戰役,是整個太平洋戰爭的關鍵轉折點,扭轉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後盟軍節節敗退的局面,也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此役之後,日本海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經過中途島一戰,日軍航母和戰艦的優勢已經不在,日軍高層妄想利用較少的戰艦控制太平洋的計劃已經不太可能,這樣一來太平洋的控制權已經向美軍傾斜,而日軍高層一意孤行、窮兵黷武,妄圖重新奪回太平洋海域的主導權,是其走向窮途末路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中途島1942》,海洋出版社,2015年;

2.《決戰中途島》,外文出版社,20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