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公豬俗稱腳豬肉不能吃?

國家是允許銷售公豬肉的,但要求明確標註是種公豬肉,以區別普通豬肉,這就讓消費者有了選擇權,避免了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買。當然,不排除有極少數黑心肉販不標註,以次充好,欺詐消費者。

為什麼公豬俗稱腳豬肉不能吃?

公豬肉表面特徵除性別之外基本與母豬肉區別不大,隱性特徵是後背(前腿扇骨底下的肥肉)有一塊硬蓋(硬硬的一層肥肉,似膘似皮,膘皮不分)。出廠時不割豬鞭,以示與母豬肉的區別。生的公豬肉無異味,外表很難發覺,但烹飪時有一股腥臊之氣,非常難聞,煮熟後其味道令人作嘔。所以公豬肉不能作為食品銷售或加工,只能以生肉餵食食肉動物或加工動物飼料。

為什麼公豬俗稱腳豬肉不能吃?

但是,部分銷售種豬肉的經銷商往往因其進貨價格相對便宜,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同時,部分地區的相關職能部門缺乏有效手段進行打擊處理。有些地區查獲的種豬肉販賣案件中,所銷售的種豬肉也大多直接送往有關餐館酒樓,成為市民“眼不見為淨”的“美味”!

為什麼公豬俗稱腳豬肉不能吃?

但是如果從食用的角度來說,母豬肉和雄性種豬肉並不是絕對不能食用,只是需要向消費者說明。但問題是,一旦標明,這類豬肉往往根本就賣不出去,於是很多人就偷偷售賣。

為什麼公豬俗稱腳豬肉不能吃?

為了避免上當,識別母豬、雄性種豬肉就很有必要。一般而言,母豬肉、雄性種豬肌肉呈深紅色或暗紅色,肌纖維粗,紋路明顯,斷面顆粒大,含水分少。母豬肉皮下脂肪脆硬,呈青白色,觸摸時粘的脂肪少。個別母豬肉,皮與皮下脂肪之間的一層薄脂肪呈粉紅色,其也就是俗稱的紅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