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戶縣偶遇百年清代老宅,土牆瓦頂,300元每月人們搶著要租

最近再也沒有機會出去自駕遊了。周內,一家人忙於上班上學。而到週末,又要屁顛兒送孩子們參加課外培訓班,時間都被擠佔得滿滿的。但是由於本身對旅行和文字很感興趣,一直從事的職業也與傳媒相關,所以,“走陝西”這件事,黃小黃不會放棄,“黃小黃走陝西”這個號也會堅持做下去。只是近期的出行方式會有所轉變,

從一家人開心自駕遊暫時變成了一個人孤單自由行。

西安戶縣偶遇百年清代老宅,土牆瓦頂,300元每月人們搶著要租

近期的“座駕”成了各種巴士

前幾天,黃小黃獨自乘坐公交車,到了西安周邊一個很有文化的縣城。說它有文化,是因為這個縣的名字充滿了古風,一般人乍一看見,可能還不認識——鄠(hù)邑區。也即過去陝西鄉黨們喜聞樂道的“戶縣”

西安戶縣偶遇百年清代老宅,土牆瓦頂,300元每月人們搶著要租

戶縣鐘樓

“金周至,銀戶縣……”從這民間口口相傳、流傳至今的諺語,你就能知道,戶縣自古就是富庶之地。在西安還是長安的日子裡,距離西安主城區僅18公里的戶縣作為京畿之地也一片繁華。

戶縣也是整個陝西在城市佈局上最像西安城的地方,也是方方正正一座城,城中心鐘樓坐鎮,東西南北四條大街構成主軸線。尤其是那座建於明代的鐘樓,太神似西安鐘樓了,以至於第一眼看見你會產生恍惚的感覺,以為自己東轉西轉又回到西安城了呢!

西安戶縣偶遇百年清代老宅,土牆瓦頂,300元每月人們搶著要租

南街

黃小黃所乘坐的930路公交車停在戶縣北邊的長虹十字,而我的目標是要去鐘樓底下拍照片,途中需要經過北街,大約一站路的距離,不太遠,於是選擇步行。

當走到北街中段,鐘樓已經看得很清楚的時候,路邊一棟老房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老式門樓、長著青苔的黑瓦、刻字門楣,尤其是,木門兩側,土牆之前,那幾株奇特的巨型葉子植物,古老和生機,像魔幻現實主義的畫面一樣充滿視覺衝擊力,黃小黃決定去探探。

西安戶縣偶遇百年清代老宅,土牆瓦頂,300元每月人們搶著要租

木門虛掩,黃小黃叩響了門扉,又推開一條縫,探進頭去問:“有人嗎?”一位老先生應聲出來。格子襯衣、馬甲、深色拼接夾克,頭上壓一頂灰色鴨舌帽,幾分隨意又帶著考究,和我所想的老房子裡面住著窮困老人的畫面有較大差距。

西安戶縣偶遇百年清代老宅,土牆瓦頂,300元每月人們搶著要租

主人姓穆,本地人,性情爽朗,寒暄幾句後就領我參觀他的老宅。這是一座典型的關中老院子,從兩邊屋簷翹著角的窄門樓進來後,就到了一個狹長型的過道,過道正前是面闊三間的正房,兩邊是“房子半邊蓋”式樣的廂房。

西安戶縣偶遇百年清代老宅,土牆瓦頂,300元每月人們搶著要租

正房大廳裡的木質閣樓

穿過正房,還有一個後院,過去應該有房子,現在已經被拆成了一塊空地,種滿了菜,邊上角落搭了個狗棚,臥著只金毛。

西安戶縣偶遇百年清代老宅,土牆瓦頂,300元每月人們搶著要租

這座房子,姑且稱為“穆家老宅”吧,是從穆老先生的爺爺手裡傳下來的,建於清末,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曆史。穆老告訴我,這座院子在解放前算不上頂尖的宅子,頂好的宅子都是“一磚到頂”,而他家的老宅子只有牆基部分是磚砌的,餘下部位都是土木結構。不過,雖然算不上頂好的,在戶縣城裡也稱得上中上水平、小康之家,由此,他一直捨不得拆,把祖上創下的這份家業保留至今。如今,像這樣的保存完好的老宅子,在戶縣已經所剩無幾了。

西安戶縣偶遇百年清代老宅,土牆瓦頂,300元每月人們搶著要租

穆老先生祖上本是富縣人,他爺爺14歲時,作為“相公”(舊時的一種職業,相當於服務人員)跟隨縣令來戶縣上任,從此就在戶縣落了戶紮了根,一代代綿延,安安穩穩和和美美地在這裡生活著。老人本身是退休職工,兒女事業有成,家中也有別的房產,這處老房子純粹是作為一份念想和家族歷史的延續而被保存下來。

西安戶縣偶遇百年清代老宅,土牆瓦頂,300元每月人們搶著要租

門樓上模糊的“耕讀傳家”

老房子雖然經歷了百年風雨,“身子骨”卻還硬朗,房子裡面也通了水電,面臨主街,住在這裡倒也方便。再加上這樣的老屋離不得人,越是人氣養著,老房子越有精氣神,於是,穆老先生乾脆把老宅租了出去,一個月租金300塊錢。他自己沒事也會來這裡轉轉,看護著這座老宅子。

西安戶縣偶遇百年清代老宅,土牆瓦頂,300元每月人們搶著要租

老先生尤為得意的就是門口那幾株綠植,他說那叫

“霸王芋”,是別人送他的,葉大如匾,碧綠可愛,和老房子尤其相配。每有人路過這裡,都會情不自禁停下腳步拍照。“霸王芋”為熱帶植物,一到冬天,寒霜如雪的時候,連桿帶葉都會凋萎,而來年春天,又會重新發芽,開始新一輪生命的輪迴。

西安戶縣偶遇百年清代老宅,土牆瓦頂,300元每月人們搶著要租

黃小黃前兩日在微頭條上發了“穆家老宅”300元出租的消息,好多條友都說想租,

有說想租20年的,甚至還有想買的。這樣的老宅,滿滿都是生活的痕跡、淳樸的味道、歷史的氣息,在如今的生活裡,已是可遇不可求了。

黃小黃走陝西:發現身邊的風景,一起遊歷那些山河與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