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除了讓人感動流淚,還應該看到這些

前些天,網上曝出一則新聞,在河南省禹州市的一所學校,三名男同學強行往7歲女同學眼睛塞紙片。後來,醫生從女孩眼睛取出來的紙片多達幾十片。

平時我們說:“眼睛裡揉不得一粒沙子。”一粒沙子進了眼睛,我們就會感覺疼痛不適。可以想象,幾十張紙片塞進眼睛裡是什麼感受。幸虧這個女孩的視力並沒有受到嚴重影響,但在心裡留下的陰影恐怕一時無法抹去。

三名男孩的行為可以說十分惡劣,但他們的家長卻態度冷漠,沒有出面道歉。而校長更是輕描淡寫,說小孩就是在一塊玩兒,沒什麼惡意。

如果我們都覺得這沒什麼惡意,那孩子如何規範自己的行為,“沒惡意”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嗎?我們不得不反思,孩子的這種行為,是不是因為我們成人世界的“失範”?

這部電影,除了讓人感動流淚,還應該看到這些

相比之下,美國的這部電影——《奇蹟男孩》,讓我們看到,面對這類事件,學校應該持有的正確態度和處理方法。

往女孩眼睛塞紙片叫“無惡意”?在這部影片裡,P張照片就是“校園霸凌”的表現,必須嚴肅對待。

《奇蹟男孩》講述的是一個面部畸形的十歲男孩奧吉,第一次從家庭裡走出來,進入學校的故事。面對異樣的眼光,面對被孤立和被歧視,小男孩在家人和老師的幫助下,積極融入校園生活。

作為一個母親,真的不能看這樣的電影,淚點太低了,幾度流淚。但相比這部電影的溫暖和勵志,我想,更應該關注的是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以及學校對待“校園霸凌”事件的態度。

這部電影,除了讓人感動流淚,還應該看到這些

1.孩子的出格行為,折射出家長的“失範”

在電影一開始,校長圖始曼先生接待了奧吉,他幽默地跟奧吉開玩笑,以便消除這位男孩的緊張感,然後,請三位品學兼優的同學帶奧吉去參觀學校。

其中一位叫朱利安的男同學走在最前面,喋喋不休地介紹著。說到他們的班主任布朗老師時,朱利安補充了一句:“我媽說他有點怪。”

布朗老師哪裡怪?也許是因為他曾經是華爾街精英,但他喜歡當個窮教師,而且經常在課堂教大家一些箴言。比如:當正確和善良面臨衝突時,請選擇善良。

這部電影,除了讓人感動流淚,還應該看到這些

在朱利安媽媽的眼裡,布朗老師的選擇和行為,可能讓迷戀金錢的她難以理解。但當著孩子的面,背後非議孩子的老師,顯然不是有修養的人該有的行為。

而朱利安深得媽媽的真傳,他把奧吉當傻瓜一樣,問他知不知道什麼是“黑板擦”,臉是不是燒傷過。而旁邊兩個同學及時制止了他,大家都知道這樣的問題會讓奧吉很尷尬,很難受,但他還是不顧勸阻地問出來了。

朱利安背地裡喊奧吉“怪物”,然後跟著同學一起說,誰碰了奧吉,怪物病菌就會傳染給誰。

然而,會傳染的是惡意,當然還有善良!

這部電影,除了讓人感動流淚,還應該看到這些

相比朱利安,威爾才是真正的“品學兼優”。他雖然家裡很窮,腳上穿的鞋子是別人穿過的。但他的母親卻教會了他什麼是“善良”。

帶領奧吉參觀學校是在開學之前,威爾本來在過暑假,很不想去,但他的媽媽告訴他:“你弟弟那麼懂事都被他嚇哭了,你覺得他在學校會怎麼樣?”

無須媽媽再多說一句話,威爾就答應了。當奧吉被孤立的時候,他勇敢地跟奧吉做朋友,甚至為了維護奧吉,跟出口傷人的朱利安打了一架。

雖然朱利安家境富有,但富有不代表高貴,善良卻是高貴的一種。

這部電影,除了讓人感動流淚,還應該看到這些

2.對“校園霸凌”,校方眼睛容不得一粒沙子

奧吉雖然臉部畸形,但他是個非常聰明的男孩,在科學競賽上,獲得了第一名。

朱利安本來看奧吉不順眼,再加上嫉妒心作祟,就畫了很多畫,塞到奧吉的儲物櫃裡,侮辱奧吉是怪物。還把全班的合影照片進行PS,刻意把奧吉從照片上修掉了。他把修好的照片貼在班級儲物櫃上,背面還寫上一行字:為大家著想,去死吧!

布朗老師第一時間瞭解了事情的真相,然後告知了圖始曼先生。

圖始曼先生讓朱利安請來了父母,然後做出處罰,讓朱利安兩天不能上學,不能外出遊玩,只能呆在家裡。

這部電影,除了讓人感動流淚,還應該看到這些

這處罰也沒那麼大不了,但朱利安的母親很不滿,她說照片是她修的,因為奧吉長得太嚇人,不想到家裡來的客人看到照片時感到不適。他還說奧吉讓朱利安夜裡做噩夢。

當我聽到這位母親的說辭時,忍不住想起來了《少年的你》裡魏萊的媽媽。都是一樣的富有,都是一樣沒有原則地袒護自己的孩子,都是一樣帶著滿滿的優越感,對別人的孩子居高臨下。

圖始曼先生堅持對朱利安的處罰,這位母親又說,他們為學校捐過很多錢,見校長不買賬,父親威脅說:“學校董事會有我很多朋友。”

校長霸氣回應:“我有更多朋友。”

這部電影,除了讓人感動流淚,還應該看到這些

校長本來想讓朱利安在家反省自己,但父母賭氣,執意把朱利安轉到別的學校。

有那樣一對父母,也是朱利安的不幸,也許有一天他就變成了“魏萊”。到最後,父母沒有教會他的,這個社會會狠狠教訓他。

相比《少年的你》,這部電影裡的老師發現了霸凌現象,不是口頭說說而已,而是採取最直接的行動。校長的回應更是讓人擊節稱讚。

3.期待有一天,當我們再次看到這部電影,不再覺得它是童話

看完《奇蹟男孩》這部電影,會覺得奧吉很幸運,因為他的身邊充滿了善意和溫暖。他有一對智慧且對他永不放棄的父母,有一直支持他的姐姐,有願意接納和幫助他融入校園的校長和老師,還有兩個特別要好的朋友……

奧吉就像一束彩色的光,折射出周圍人的善良,當然也折射出少數人的惡意。

儘管有像朱利安和他父母那樣的人,但奧吉的世界,在我看來就是一個童話王國。

相比電影的溫暖治癒色彩,現實卻總是不盡人意。

這部電影,除了讓人感動流淚,還應該看到這些

就像開頭所提起的,三個男生往7歲女孩眼睛裡塞紙片,校長對外輕描淡寫的態度讓人充滿質疑和憤怒。

而涉事的男孩據說被學校開除了。校方可能擔心孩子會再次搗亂,給學校造成不良影響。

但真正的教育不是急於撇清關係,而是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內心裡反省自己。要做到這一點,學校教育很重要,父母的教育更重要。

但肇事的孩子家長都沒有出面道歉,只有一個男孩的爺爺給女孩家送了1000塊錢。從家長的態度上,我們也可以想象這三個孩子是怎麼變成無法無天的熊孩子的。

真希望每一對父母都可以對自己的孩子負責任,無論當初因為魯莽還是衝動,當你決定把他生下來的時候,就請為那個生命的健康成長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期待有一天,當我們再次看到《奇蹟男孩》這部電影,不再覺得它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