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秦州區西關街道環西社區陳永玲

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記秦州區西關街道環西社區陳永玲

□記者 餘碧波

6年前,丈夫因病造成全身癱瘓,她每天夜裡隔兩三個小時起床,為癱瘓在床的丈夫翻身;孝敬公婆,撫養兩個孩子長大,以常人難以想象的堅韌毅力和博愛之心,用柔弱肩膀擔起全家希望,她就是秦州區西關街道環西社區桃園小區46歲的陳永玲。

紅潤的臉龐,爽朗的笑聲,飽滿的精神,乾淨利落的打扮……這是陳永玲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如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她就是獨自撐起一個五口之家,從不服輸、不低頭的堅強女人。

作為一位妻子,陳永玲深知妻子的好壞決定了這個家庭的幸福指數。結婚後,她和丈夫育有一雙兒女,上有一公婆,生活主要靠丈夫打工和低保收入維持,她則義無反顧地挑起照顧家庭的重任。日子儘管清苦,但一家人互相關心、互相疼愛,生活也是開開心心、其樂融融。可就這樣一個幸福的家庭卻被無情的病魔奪走往日的歡笑和平靜。

2013年2月,陳永玲的丈夫蒲小勇突發腦溢血住院,經過一個月的治療,花光了家裡的所有積蓄,可蒲小勇再也站不起來了,他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一月花費數千元的治療費,再加上一雙兒女的上學費用,這對原本就不寬裕的家庭無異於雪上加霜。

陳永玲和年邁的公婆一邊照顧丈夫的飲食起居,給他做康復訓練,加上欠下的大量外債,壓得這一個五口之家幾乎喘不過氣來。可是生活再艱苦她都沒有放棄丈夫,給丈夫擦身、洗臉、刷牙、為了能讓丈夫站起來,她每天扶著因為吃激素藥而逐漸發胖的丈夫外出鍛鍊、康復。

公婆也因為兒子的病把身體熬倒了,陳永玲除了照顧丈夫還要照顧婆婆和她的兒女,家中裡裡外外的事都落在了她一個人身上,可她並沒有退縮,沒向苦難和命運低頭,勇敢地面對困難,用自己的柔弱肩膀撐起了這個家。

“他窮,我跟著他;他病,我守著他;無論他變成什麼樣子,我會一直在他身邊,一家人能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陳永玲說。

作為妻子她不離不棄照顧丈夫,作為兒媳像女兒一樣悉心照顧著婆婆。陳永玲的言行舉止使孩子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她的影響下,孩子們也很孝敬奶奶,無論吃什麼都先給奶奶吃,小小年紀就充滿了孝心、愛心、上進心,在學校是老師眼裡的好學生,在家裡是長輩喜愛的好孩子。

時光荏苒,丈夫患病已經六個年頭了,兩千多個日日夜夜,多少辛酸苦楚、風風雨雨,通過陳永玲的堅持與不懈努力,現在的蒲小勇已經可以拄著柺杖自己慢慢地行走。女兒也上大學了、兒子上中學了,家裡的負擔更是越來越重。

陳永玲為了還債和家裡的生計,在照顧丈夫和公婆的同時,還去附近打工,幹著重活和累活。她一天很忙碌,也很辛苦,但是她快樂著——丈夫慢慢站起來了就是對她最大的安慰和鼓勵。

生活再苦再累,陳永玲始終沒有一句抱怨。她從來沒向苦難和命運低頭,她用自己堅韌的毅力撐起了這個家。也用自己的愛心、孝心和責任心構築了一個和諧的家庭,雖然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蹟,可她卻在平凡中用實際行動展示了她孝老愛親、無私奉獻、積極樂觀的情操和高尚品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