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落魄時被一寡婦所救,並認其為乾孃,後來此人結局如何?

趙信義


題主把張作霖和寡婦聯繫起來,還帶上“乾孃”的字眼,簡直是其心可誅。張作霖沒發跡之前,的確受過很多人的幫助,其中就有一個生活不幸卻又心地善良的女人,而這種幫助,在當時的東北農村是很平常的事。



張作霖的經歷大家都應該比較清楚了,他13歲沒了爹母親改嫁,14歲離家出走自己謀生,後來機緣巧合之下落草為寇,成為一名佔山為王的土匪。因為他聰明機敏還有點文化(念過三個月私塾),很快就嶄露頭角,最後不僅搖身一變成為官軍,更混成了赫赫有名的“東北王”。

他在沒發跡之前,的確受過不少人的恩惠,題目中所提到的寡婦就是其中之一。當時張作霖剛剛15歲,正處於離家出走浪跡江湖期間。他流落營口縣大高坎鎮,因為年紀還小,有時候給別人幹活根本喂不飽自己,於是就到處混吃混喝。

這位寡婦姓孫,是大高坎鎮數一數二的富戶,家裡的長工短工不少,聰明的張作霖餓得受不了時,就趕著人家工人開飯的時間,混進工人中間跟著吃飯。但孫寡婦能支撐這麼大的家業,自身也不是等閒之輩,她很快就發現了騙吃騙喝的張作霖。


善良的孫寡婦沒有驅逐這個少年,而是把他留下來做工,還收張作霖做了乾兒子,對他十分體貼。張作霖也因此有了落腳的地方,避免了流離失所。幾年後,長大的張作霖先加入了清軍,再組織地方團練,又落草為寇,最後接受招安,一步步成為名震天下的“東北王”。

但他始終沒忘記孫寡婦,那個在他落難時給他幫助的“乾孃”,不但派人送去財物,還定時派人去探望。在孫寡婦去世後,他悲痛之餘又親自為對方立了碑,可以稱得上是有情有義了!

其實這種情況,在解放後的東北農村依然很常見,遇到有落魄潦倒的人,大家基本都會伸出援手。我印象中,奶奶還在世的時候,每次遇到上門乞討的人,她老人家都會讓對方吃的飽飽的,然後再給拿上幾毛錢的零錢。那時候家裡條件不好,這些已經是她能做飯的極致了!


後來我想,這大概和東北人當年的“闖關東”經歷有關係。在困難的境遇中,只有互相幫助才能活命,所以就養成了人們扶危濟困的品德。不過那時候的人很淳樸,即便是上門乞討,也只是希望能吃飽就心滿意足了。


李飛叨


理科男答歷史。

這個寡婦對於張作霖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如果沒有她,可能就不會有張作霖這個東北王的出現。

張作霖是公認的傳奇人物,1875年出生在一個小村莊中,13歲那年父親被人打死,14歲時就已經能掙錢養活自己,21歲加入了綠林董大虎匪部,成為一名土匪。後來久經沙場,沒多少年就成為了東北王。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張作霖14歲時候發生的事情。

話說13歲那年父親被打死後,母親帶他去了外祖父家,沒多久,他母親嫁給了一個獸醫,也就成為了他的後爸。當時張作霖正處於叛逆期,不同意這個後爸,就經常和他吵架,母親不向張作霖,還出手教育張作霖。於是張作霖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去了高坎鎮。

對於一個還是15歲孩子來說,這一切都太難了。因為沒錢,只能流浪,後來他看見有一群長工在吃飯,他也假裝是長工,在那混飯吃。但是紙包不住火,終究被發現了。正被人驅趕之時,主人來了,這個主人就是孫寡婦,因為可憐張作霖,就同意讓張作霖留下,張作霖非常的感動,認了她為乾孃。

4年後的張作霖投靠了清軍,不久成了一名哨長。20歲,回鄉當了獸醫,這時候娶了張學良的母親趙春桂,趙春桂是趙家廟地主家的二女兒,也是張作霖原配。

21歲加入匪部;25歲因義和團運動,他在趙家廟組織了一個保險隊,專門保護附近村莊的安全,這些村莊也叫“保險區”。在這期間,張作霖受到了眾多好評,從此聲名鵲起,隊伍也逐漸擴大,從原先的幾個村莊到後來的二十幾個村莊。

也就是這股原生力量,推動著張作霖的不斷強大,1919年張作霖44歲,終於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東北王”。但是隨著他的聲名顯赫,他也沒有忘記當初給自己飯吃的孫寡婦,每年都會派人去給孫寡婦送錢救濟。1924年的時候,孫寡婦去世,因為戰爭沒能親自前去祭拜,但還是派人去表達自己的心意。

張作霖不忘本,懂得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也正是因為這點,才能讓他匯聚如此強大的力量,坐擁整個東北。


理科男讀歷史


我們後來風生水起,光彩照人的 張作霖大帥早年間生活極為落魄,他兄妹四人,他的父親是賭徒,還吸食鴉片,張家欠了不少債,張作霖的父親最後被債主害死時,他只有十三歲。十五時為生活所迫去學木匠,但張作霖卻心不在焉,經常偷懶,後來被師傅掃地出門。


張作霖當時家徒四壁,已無安身之所,只好在街上乞討流浪,經常吃了上一天都吃不上飯,日子窘迫不已。一天,在他流浪到一個名叫高坎村的村邊時,看到田梗上🈶一群人正在吃飯,他估摸這些人是村裡的地主的長工。就靈機一動,也假裝長工,上前端了一碗飯就吃。可還沒吃完就被地主家發現了,因而就逮了起來。

這高坎村🈶名姓孫的寡婦,看張作霖形容憔悴卻氣宇軒昂,於是向地主說好話,救下了張作霖。之後,孫寡婦看張作霖可憐,每天都會給張作霖送飯吃,這讓走投無路的張作霖大為感動,於是主動認孫寡婦做了乾孃。 後來 ,張作霖又學了一段時間的獸醫,結果被居心叵測的人陷害,差點送命。

迫不得已,又投身軍隊,在宋慶毅軍中當了一名騎兵。甲午戰爭,清敗日勝,張作霖又逃回了家中。生活無著落, 張作霖上山當了土匪,似乎他🈶與生俱來的領導能力,在自己苦心孤詣的經營下,慢慢壯大了自己的勢力,終於佔據了東三省。成為煊赫一時的東北王。

這時候,他的乾孃孫寡婦家中卻變生不測。她的村子由於接二連三地被土匪、兵痞洗劫,這孫寡婦的日子極為艱難,已經揭不開鍋了。 張作霖聽聞後,立即派左右將孫寡婦接到張府居住。而且,依然以乾孃稱呼孫寡婦,張府上下慢慢知道了張大帥與孫寡婦的淵源,對孫寡婦都十分尊重。這讓孫寡婦晚年過上了養尊處優的日子,享受到了生活的快樂。

張大帥不僅為孫寡婦養老,還為她老人家送終,並且到她撒手人寰時都沒改變過乾孃的稱呼。
孫寡婦能有這樣的結局,自然是因為在張作霖落難時向他伸出了熱情的雙手。而張作霖也是知恩圖報的人,給予了孤苦無依的孫寡婦最好的回報。


希望星晨58298869


張作霖早年間生活極為落魄,他的父親整日裡沉迷於賭博,而且還吸食鴉片,因此張家欠了不少債,而張作霖的父親最後也被債主害死。這一年,張作霖只有十三歲,他家中還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年幼的小妹。



在張作霖十五歲時,他的母親要求他去學木匠,但張作霖並不喜歡這樣的工作,因此他經常偷懶,最後張作霖被他的師傅趕了出去。

孫寡婦的一飯之恩

這時候張作霖實在是沒有臉回家,因此他就在街上乞討流浪,經常一天都吃不上飯,日子過得十分落魄。

在他流浪到高坎村時,看到莊稼地旁邊有一群人正在吃飯,張作霖估計這些人是村裡的地主僱傭的勞力,他就假裝是這家人僱的勞力,上前拿了一碗飯就吃,結果還沒吃完就被主家發現了,因此就被抓了起來。

這時候有一位婦人救了張作霖,這人是當地村裡的一名姓孫的寡婦。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孫寡婦看張作霖可憐,每天都會給張作霖送飯吃,這讓張作霖大為感動,於是他認孫寡婦做乾孃。

孫寡婦的結局

此後張作霖又當了一段時間的獸醫,結果卻被人陷害,險些送命。後來他又在宋慶毅軍中當了一名騎兵,但遭逢甲午戰爭,清軍被日軍打的大敗,張作霖趁機也逃回了家中。

再後來張作霖上山當了土匪,又不斷壯大,逐步佔據了東三省,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東北王。

這時候孫寡婦家中卻遭逢大變,孫寡婦所在的村子接連被土匪打劫,這讓孫寡婦的日子過得極為艱難。

張作霖知道這件事後,就派人將孫寡婦接到張府居住,而且依舊叫孫寡婦為乾孃,最後還給孫寡婦送終。

孫寡婦能有這樣的結局,只能說是她做好事得到的回報。或許孫寡婦自己也沒有料到,自己隨手所做的一件小事,就能改變了她的結局。


東方大史


這個事還要從張作霖年輕時候說起,那個時候的張作霖還不是虎踞東北的張大帥,只是一個日常溫飽都成問題的閒人。

張作霖也是貧苦出身,小時候家裡面也窮,沒上過幾天學,後來張作霖的父親被賭徒給打死了,父親的身死對於張作霖本就貧苦的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後來張作霖只能早早的進入社會謀生。


在張作霖開始他的土匪生涯之前,也是什麼都幹過,比如木匠、賣包子,還有做獸醫,而張作霖認一位老太太做乾孃的事,也是發生在這段時期。

年輕人對外面的世界都有一種嚮往,想著出去闖蕩,年輕時候的張作霖也一樣,總想著外出幹一番大事業,於是,張作霖就懷揣著夢想出外謀生了,他來到了一個叫做高坎鎮的地方,在這個地方,張作霖是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誰也不認識,也沒個親戚,只能靠打短工為生,但這也不是法子,吃飽飯都困難。



後來,張作霖在一個村子找到了一個“吃飯的地方”,這個村子裡有一個姓孫的人家,財主家庭,家大業大,家裡面僱傭的夥計多,平常夥計們就是吃大鍋飯,張作霖就開始在這兒蹭飯吃,開始的時候,這些財主家的夥計覺得張作霖可憐,也不容易,就讓他跟著吃,結果後來張作霖來的次數多了,這些夥計們就把張作霖給趕一邊去了。


後來,孫家的老太太也是心慈的人,覺得張作霖也可憐,於是就囑咐家裡的夥計們不要趕張作霖,讓他有口飯吃,後來,張作霖覺得不能白吃飯,就幫著孫家做些放牛趕羊的活,而孫老太太有時候還幫著縫補衣服之類的,這讓孤身一人出門在外的張作霖心中很感動,就認了孫老太太為乾孃。



後來的張作霖如何了,我們也很清楚,一代梟雄人物崛起於東北,權勢盡在手中,而這個時候的張作霖也沒有忘記在自己落難時幫助過自己的孫乾孃,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不僅平時送一些錢財於她,而且幫助她的孩子謀取差事,在她去世時,張作霖自身脫不開身,便派遣一位副官帶著錢去孫家參與葬禮,進行隆重安葬。


說與山鬼聽


據說張作霖一生認了40多個乾爹乾孃,在這些人中有很多是因為利益關係,和張作霖感情最深的,還是他十多歲時認的寡婦乾孃。

1875年,張作霖出生在奉天的一戶貧苦人家,十二歲時,張作霖的父親送張作霖去讀了三個月的私塾,1888年,張作霖的父親由於賭博糾紛被人打死。張作霖此時儘管只有13歲,但是並不怕事,他與二哥一起去為父親報仇,結果殺了人,二哥被捕入獄,他與母親一起開始流落生活。


張作霖離開家鄉後,沒多久母親也離開了,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沒怎麼讀書,又沒有一技之長,每天溫飽都成了問題。

為了填飽肚子,在當時混亂的時局中,張作霖開始了小偷小摸,但是“盜亦有道”,張作霖雖然偷偷摸摸,但是隻是偷些吃的,並不做其他事。

當時有一個姓孫的寡婦,孫寡婦三十出頭,長得漂亮,但是卻十分不幸。孫寡婦的夫家是一戶有錢人,孫寡婦的丈夫是個病鬼,當初就是看上了孫寡婦的美貌才娶了她,沒幾年丈夫去世了,孫寡婦的兒子也早夭,孫寡婦一個人守著一大份家業過日子。


張作霖發現孫寡婦家中,每天僱傭的人特別多,人多吃的也就多。一天夜裡,張作霖就偷偷進入孫寡婦家準備弄點吃的,不成想張作霖剛進入廚房,發現孫寡婦正在廚房。

偷東西被發現,年少的張作霖被嚇得不淺。此時孫寡婦說話了:孩子別怕,你儘管吃,看到你我就不由想起了我死去的小兒子,他和你年紀差不多大。

張作霖聽到孫寡婦這樣說,熱淚盈眶,一下跪在孫寡婦面前,喊了一聲乾孃,孫寡婦走上前將張作霖扶了起來。從那時起,孫寡婦與張作霖就母子相稱。


在那樣的亂世中,一個寡婦想要守住家業是真不容易。張作霖不是池中魚,籠中鳥,他是要飛的,後來張作霖離開了孫寡婦,參軍去了。此時東北大小土匪無數,孫寡婦家也成了土匪經常光顧的地方,孫寡婦的家業沒了,生活變得十分窘迫。

張作霖投身軍旅後,憑藉自己的才能,逐漸上升,有了自己的勢力。後來張作霖成了東北王,但是他並沒有忘記那個在自己最落魄時,幫助自己的乾孃孫寡婦。

張作霖將孫寡婦接到了自己的身邊,把孫寡婦當做親孃一樣對待。孫寡婦死後,張作霖以兒子的身份,披麻戴孝,厚葬了孫寡婦。


斯幽說歷史


張作霖在近代的舞臺上叱吒風雲數十年,自然不失為一代人傑,不過,瞭解張作霖的人也知道他早年頗為坎坷。

實際上,張作霖出身低微,他之所以能夠在歷史舞臺上獨領風騷這麼多年,是被“逼”著跳上舞臺的。

1888年,張作霖的父親被人給活活打死,兇手卻始終逍遙法外,官府和王法沒有給張家一個說法和公道。

於是,張作霖和二哥張作孚商量了一番之後,便扛起了一條破槍,偷偷地去找仇家報仇,只可惜最後仇沒有報成,他二哥卻被官府抓了去,他自己也只能拔腿狂跑。

此後,他為了活下去,跑過很多地方,也見過很多人和事,被很多人欺負和瞧不起,卻也受過很多人的幫助,從而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成功的人生。

人們常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可是,張作霖的背後曾經卻出現過好幾個女人,有他的母親,有他的夫人,也有他的乾孃,甚至是一個只見過幾次的女人。

張作霖的乾孃——孫寡婦,便是其中一個支持過張作霖的女人。

張作霖在16歲那一年,結束了他在趙家廟的貨郎生涯,輾轉來到了高坎鎮,此時的他早已經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可謂是身無分文,生活也沒有著落。

所以,他為了活下去,只能給有錢人家打短工和零工,只為了能夠得到一口飽飯。

但是,一個只有16歲的少年,雖然被人稱為“張老疙瘩”,雖然也自持老成,可終究也只是一個16歲的少年,終究也免不了受人欺負,受到僱主的壓榨和盤剝,張作霖向來脾氣急,哪能忍受得了這氣?所以,即便是打短工,他也是輾轉在高坎鎮的各個村落之間,在這受了氣,便去另外一個地方。

後來,他來到了高坎鎮的磙子泡村。

這個磙子泡村有一姓孫的地主人家,家有田產無數,所以便僱傭了幾十個人為自家幹活,這孫家也很夠厚道,凡是給孫家打工的人,除了給工錢之外,還特地為他們提供飯食,讓他們能夠吃上一口飽飯。

張作霖一看,嘿,我也混進去吃口飯吧!

別說,張作霖確實混進去了,這倒不是說孫家負責給工人準備飯食的人不知道張作霖是混進來的,孫家僱傭的工人來來去去也就那幾十個人,又怎麼可能不知道?只是因為他只是一個少年,餓著肚子來混飯吃也怪可憐的,這才好心沒有戳竄,給他盛了飯打了菜。

只不過,張作霖一見自己佔了便宜,便天天如此,每到孫家的開飯時間,準能見到他的身影。

他這樣的行為偶爾一次兩次倒也罷了,可他偏偏厚著臉皮天天這麼白吃白喝,自然引起了別人的厭惡,不再給他飯吃。

滾滾滾,好吃懶做的東西!

張作霖對此能說什麼?除了心裡生出幾分羞恥、無奈和怨氣之外,他又有什麼資格說什麼?又有什麼資格埋怨誰?因為錯的到底是他自己。

他嘆了嘆氣,搖了搖頭,不能繼續白吃白喝的話,他又得繼續為了怎麼活下去而傷腦筋了。

不過,事情卻很快出現了轉機,讓他省了傷腦筋的事。

當時孫家的男主人已經去世多年,主事的是一個寡婦,這個孫寡婦為人善良,性格溫和,又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這也是她如此善待孫家的僱工的一個原因。

孫寡婦聽了張作霖的事之後,讓人叫來了張作霖,問了些話,聽完了他的訴說,知道了他的遭遇之後,孫寡婦頓時生出了惻隱之心,所以便吩咐下人不要再為難張作霖,如果他要來吃飯的話,儘管給他吃。

孫寡婦輕輕地說了句:“以後不許再攆這個孩子走了。”

因為孫寡婦的這句話,這才讓張作霖免了再一次流離失所的危機,也讓他吃上了一口飽飯,不用再為了生活到處奔波。

孫寡婦的善良,讓當時品行頑劣的張作霖生出了愧疚之心,也逐漸被她所感染,他的價值觀也在她的感染下發生了一定的改變。

他不再白吃白喝,開始主動地幫孫家幹活,養過豬,打過水,也掃過地,當時的張作霖心中或多或少也有了一定的滿足感。

張作霖感受到了孫寡婦對自己的關心,所以後來便直接認了孫寡婦為乾孃,他一口一個“乾孃”地叫著,孫寡婦不僅沒有反對,反倒欣然地認下了他這個乾兒子,對他悉心照顧。

如果那時候沒有乾孃孫寡婦的好心收留,張作霖必然只能繼續到處流浪,也許他的命運也會截然不同,又或許可能不會有後來叱吒風雲的老帥了。

所以,張作霖心中始終記著乾孃的這份恩情,始終想著好好報答報答自己的乾孃。

後來,張作霖發了跡,在1915年當上了奉省督軍,成為了一方諸侯之後,他帶著豐厚的禮物又回到了高坎鎮“探親”,他所要探望的親人自然便是曾經善待他、照顧他的乾孃孫寡婦。

孫寡婦再一次見到張作霖,聽說了張作霖的事之後,在驚訝之餘,也為他感到高興,自己的乾兒子出息了!

1924年,孫寡婦病逝於磙子泡村的家中。

張作霖此時雖已貴為奉系頭頭,手控數省之地,如願以償地執掌了北京政府,但是聽到乾孃去世的消息之後,心中仍然好一頓傷感。

他迅速派人送錢給孫家,讓孫家好好辦理孫寡婦的後事,讓孫寡婦風風光光地走,誰料孫家人拿到了張作霖送來的錢之後,明著說要給孫寡婦修墓立碑樓,可是一轉眼便將錢揣進了自己的褲兜,最後自然沒有立碑樓,只豎了一塊石碑。

這塊石碑的落款不僅刻上了孫家人的名字,還刻上了張作霖的名字。

只可惜,孫寡婦的石碑在10年運動中被人給推倒了,後來更是被人砸成了好幾塊用來修井了。

不過,孫寡婦這樣善良的人很少,張作霖這樣記恩的人也不多。


吾與吾國


張作霖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亂世梟雄,有著不平凡的人生,從土匪到一方霸主,掌控著東北三省,守護著當時中國的北大門,也使的他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有著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張作霖小時候有個幸福的家庭,父親張有財在當地開了一間雜貨鋪,雖說收入有限,但足夠養活一家人,生意好的時候還能有所節餘。日子好過了張有財開始不安份了,漸漸的他迷上了賭博,在一次賭局上,張有財被人設局騙的輸了所有錢財,最後連雜貨鋪也壓了上去,但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輸了個精光,在債主來收雜貨鋪時,張有財不想給,結果被債主帶來的打手打死了!

張作霖父親死後,他母親帶著他回到了外祖父家中生活,但隨著他母親的改嫁,張作霖的身份變的尷尬了,在這種情況下,張作霖在13歲這一年,離開了家外出謀生!



但是小小年紀又能做什麼呢?張作霖年紀小找活幹沒人肯要,要終淪落為了乞丐,但乞丐也不好當,經常飢一頓飽一頓的,有一次他實在餓得受不了了,就趁著夜色翻牆頭進入了一家孫姓地主家,找到了廚房便偷吃起來。這一次張作霖總算吃飽了一頓飯,一次嚐到了甜頭,後來張作霖便三番五次的來到孫地主家偷吃!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失鞋”,在一次偷吃中,張作霖被主人孫地主發現了,孫地主揪著張作霖就要打,這時孫地主的母親孫寡婦聞訊趕來,看見張作霖小小年紀非常可憐,就讓孫地主不要打了,在對張作霖一番詢問後,就讓張作霖以後餓了就來家裡吃,這讓張作霖非常感動,在吃了幾次白食之後,張作霖向孫寡婦下跪,並認了孫寡婦為乾孃。

後來張作霖流浪成為了土匪,並被清廷招降,最終成憑著自己的魄力為了東北王,掌控著東北三省,但他並沒有忘了落魄時救他的孫寡婦,他每個月都會派人給孫寡婦送錢,用以報恩,孫寡婦去世時,張作霖披麻戴孝親自前去送葬,並派人修了一個很大的匾額,上面刻上節烈松鈞4大個字!


唐古看今


別看張作霖當上大帥後,在人前風風光光,其實他在成就大業前可沒少遭罪,不過也許是張作霖吉人自有天相,所以在他落魄之時,總有貴人出現,比如孫寡婦就是一個。

說到孫寡婦,就得先說說張作霖在遇到她之前的苦難歲月。

(張作霖劇照)

張作霖祖籍河北大城,他先祖由於生活貧困,帶著家人闖關東,這樣才到了東北。經過兩代打拼,到他祖父張貴那一輩時,生活大為好轉。不僅有田地耕種,還被稱為“素封”(意思是雖然不像東北貴族那樣有封號爵位,但卻和他們一樣富有),可見張作霖家曾經還是很闊的。

所謂“富不過三代”,張作霖家還真應驗了這句話。他的父親張有財仗著家裡有錢,吃喝嫖賭抽一樣也沒落下。等到張貴去世,張有財幾兄弟把家產一分,各奔東西了。

張有財帶著家眷到了奉天海城,開了個小小的雜貨鋪,以此養家。偏偏他又極好賭,成天不是吸鴉片就是去賭博,無心打理小貨鋪。所以小貨鋪沒開多久,就關門歇業了。

不久後,張有財便因欠下欒家堡子王某的賭債,無力償還,被王某亂棍打死。

當時張作霖才13歲。

少年喪父後,家境愈發窘迫。畢竟家裡4個半大毛孩子都等吃要穿,他的母親王氏只得帶著他們投奔了孃家。

張作霖受父親影響,也不好農事,成天遊手好閒。

本就寄人籬下,王氏見張作霖不但不長臉,還讓她操心不已,心裡很不高興。於是,一方面想著給孃家減少壓力,另一方面也想讓張作霖學門手藝,以後能混碗飯吃。所以她託人說情,好歹讓木匠收了張作霖這個學徒。誰知張作霖去了兩天,就嫌累跑了回來。

王氏又先後讓張作霖賣過包子,做過小貨郎,但張作霖都無果而終。

(孫寡婦劇照)

一怒之下,王氏硬著心腸把張作霖趕出了家,讓他自己去謀生路了。

張作霖手無分文,又無一技之長,在流浪的過程中只能以乞討度日。

1890年,飢腸轆轆的張作霖,來到了營口高坎鎮的磙子泡村。

當時,村裡的孫財主是大戶,家裡僱了十幾個長工。由於人多,孫財主特意為他們設了一個飯堂供他們吃飯。

張作霖發現這個飯堂後,覷著飯點,就夾在長工裡跟著蹭飯吃。

這樣過了幾天後,孫財主就發現這個小子一到飯點就出現,一到幹活就不見。所以等他再來時,便要把他攆出去。

孫財主的母親是個心地善良的寡婦,早年由於她丈夫去世得早,她拉扯年幼的孩子吃了許多苦頭。她聽說此事後,很憐惜張作霖,便作主讓張作霖繼續留在飯堂吃飯。

張作霖特別機靈,他吃完飯後也不急著走,總給孫財主做些雜事。一來二去,孫財主也就不把他當外人了。

孫寡婦見張作霖不是個好吃懶做的人,愈發喜歡他,不僅把他的破衣爛衫給他洗淨補好,還把孫財主的舊衣服找了幾件給他換洗。

在孫寡婦的照料下,張作霖不僅能吃飽肚子,還過了一段安定的生活。

(張作霖劇照)

張作霖非常感激孫寡婦,再加上他嘴甜,不久便正兒八經給孫寡婦磕頭,做了她的乾兒子。自那以後,張作霖一見孫寡婦就喊“乾媽”。孫寡婦也非常高興,白撿了個兒子,所以對他更加照顧。

張作霖發跡後,一直對孫寡婦的恩情念念不忘,幾乎每年他都要抽出時間去看望孫寡婦。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身為奉系軍閥首領的張作霖把持了北京政權。

就在張作霖率軍入關不久後,突然傳來孫寡婦去世的消息。

張作霖聽聞後慟哭不止,為了能看孫寡婦最後一眼,他馬上推掉一切公務,連夜趕回了磙子泡村。

隨後,張作霖又出錢出力,為孫寡婦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還親自給孫寡婦挑選了一塊漢白玉的石碑。在刻碑的時候,他特別交代,要把他的名字和孫家子孫的名字刻在一塊,他要一直做孫寡婦的好兒子。

(參考史料:《北洋軍閥史料·張作霖卷》《張作霖傳》)


張生全精彩歷史


自古英雄多起貧苦之家。

張作霖算是晚清民國的一方霸主,不過張作霖的出身並不顯赫,相反,張作霖還是貧苦人家的孩子,正是因為這種艱苦的生活讓張作霖自小就飽受人間疾苦,也讓張作霖渴望過上富裕的生活,給了他奮鬥的動力。

張作霖的父親叫張有財,張有財在縣城裡經商,但收入不高,充其量是街頭小販,不過勉強還能養家餬口。13歲那年,父親張有財用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財,把張作霖送到了當地私塾楊景鎮學堂唸書。

好景不長,三個月後,張作霖的父親被賭徒打死,張作霖和二哥張作孚前去報仇,因槍走火誤傷了人命,二哥張作孚主動承擔罪責被捕入獄,張作霖則僥倖逃走。

張作霖和母親王氏以及妹妹三人連夜跑到了黑山縣躲避,並寄居在了外祖父家中,張作霖的外祖父並非富戶,也沒有能力養活張作霖兄妹等人,張作霖無奈之下外出謀生,開始混跡社會,嚐盡人間疾苦。

16歲時,張作霖居無定所,在遼寧一帶過著流浪生活,當張作霖來到營口謀生時,張作霖已是身無分文,連飯都吃不上。

那時候的營口,是遼寧的一個臨海城市,也是人口比較少的地區,而張作霖則來到了營口一個名為高坎鎮的地方。

高坎鎮有一戶姓孫的地主,孫姓地主是女主人當家,家中有許多的田地,而張作霖來到當地時,恰逢農忙季節。

他聽說這戶孫姓地主家正在招人幹農活,就想去地主家找活幹。而此時的張作霖已是餓得不行,來到地主家時,張作霖就混在一群替孫家打工的人中領飯吃。

因為幫孫家幹活的都是來自各地的短工,彼此熟悉的很少,管事的也沒有認齊全,所以張作霖混了幾天飯都沒有被發現,於是張作霖就決定先在這裡混幾天飯再說。

但沒幾天,孫家就發現了混吃的張作霖,於是孫家人抓住張作霖就是一頓痛打,此時有個孫寡婦正好在田間,她看張作霖是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夥子,感覺孩子很可憐,就連忙勸阻了家人。不僅如此,孫寡婦還告訴張作霖,每天都可以到孫家領份飯吃。

孫寡婦的寬容,讓張作霖非常感動,小小年紀就在外漂泊的他,受盡了太多的白眼,遇到孫寡婦的善待,備受感動的張作霖便認了孫寡婦為乾孃,並下定決心,有朝一日自己功成名就時,一定要報答孫寡婦。

後來張作霖離開營口,繼續闖蕩社會,此後張作霖當過清兵,幹過鄉村保安隊,還當過鬍子(北方民間對土匪的另稱),在亂世中逐漸掌握了一套生存技巧,憑藉聰明、敢於冒險,加之各種運氣成分,張作霖歷經種種風險,打敗了各種強大的對手,最後在東北奠定了自己的勢力,成為叱吒風雲的一方軍閥,坐擁東北,被人稱為“東北王”。

張作霖如何對待孫寡婦?

張作霖發跡之後,並沒有忘記對自己有過救命之恩的孫寡婦,不僅經常登門探望以表謝意,而且還為孫寡婦置辦了許多的田地和房產,孫寡婦的善心贏得了名聲和地位,也成了當地百姓的一段佳話。孫寡婦病逝後,張作霖下令厚葬孫寡婦,並且還時常抽空去祭拜這位救過自己的“乾孃”。

所以說,張作霖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軍閥。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