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財險總裁蒲海成:未來保險業競爭方式和手段進一步升級,中小型險企需從四方面做好基本功

亞太財險總裁蒲海成:未來保險業競爭方式和手段進一步升級,中小型險企需從四方面做好基本功

金融行業一年一度的全景掃描——11月22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9中國金融發展論壇暨2019中國金鼎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在下午的主論壇上,亞太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太財險”)總裁蒲海成發表了主題為“未來已來,保險走進新時代”的演講。

在論壇上,這位資深的保險從業者表示,未來保險業的必將面臨兩極分化、競爭方式和手段進一步升級等趨勢,作為中小保險企業需要從客戶、細分領域、建設集約共享平臺等方面入手,走出一條新的商業模式。

保險供需矛盾已逐步凸顯

各種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時常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為了尋求防災避禍、安居樂業之道,萌生了對付各種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的保險思想和一些原始形態的保險做法。

中國商人很早就將風險分散原理運用在貨物運輸中,歷史悠久的各種倉儲制度是我國古代原始保險的一個重要標誌;國外最早的保險思想產生於處在東西方貿易要道上的古代文明國家,《漢漠拉比法典》就是一部有關保險的最早法規,基爾特製就是一種原始的合作保險形式,這種行會制度在中世紀非常盛行,歐洲各國城市都有各種行會組織,在此基礎上又產生了相互合作保險組織。

而現代保險的最早形式——海上保險,發源於14世紀中葉以後的意大利,但現代海上保險形成於英國;15世紀以後,海上保險隨著海上貿易中心的轉移而從地中海區域轉移至大西洋彼岸。

“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現代保險已經出現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據經濟補償合同說,這樣一種制度其實侷限非常大,它只能處理同質風險。”蒲海成表示,

從近代以來形成的這種實現同質風險分散和轉移的制度安排,是難以滿足當今經濟社會發展對保險業給予的期望和要求。

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中國經濟社會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人們保險需求、安全需求越來越高,層次升級,還體現了個性化。對高端醫療等要求不一樣,隨著老百姓富裕起來以後,對個人安全、財富安全、風險管理的需求已經呈現了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比如說我們現在的保險只是針對同質風險,這樣導致產品同質化,不能滿足個性化的保險需求。”蒲海成介紹說。

其次,國家層面對保險業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包括承擔更多社會管理,為國家創新戰略提供保障,保障中國農業現代化,為老百姓提供保障,以及在環保、社會保障體系、一帶一路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金融科技的出現正在顛覆行業

綜合上述種種原因,蒲海成認為現有的保險產品跟大眾的需求並非完全匹配,可以說是“很難使用”了。

而在這個時候,金融科技出現了,它的出現給保險業帶來了新的顛覆。“首先金融科技顛覆傳統的模式,現在從保險公司理賠、客戶服務等各個環節上,大數據、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物聯網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蒲海成表示,除了傳統保險公司外,大型的互聯網公司、科技公司已紛紛佈局和進入了風險管理的領域,都在佈局保險,還有很多科技公司都是在這個領域裡面進行了生態化的佈局。

其次,傳統保險公司,尤其是頭部保險公司均在重點佈局消費、健康等領域。有數據顯示,小微企業的保險覆蓋率不到10%,大概在8%左右。因為沒法識別風險,長期以來保險公司不敢保。但是,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保險從原來的面向某一個群體集體定價,可以提供端對端差異化的定價和服務。

蒲海成總結到,金融科技的使用使得保險公司對於普遍聯繫的事物有了量化可衡量的方法。這個本質使得保險公司對風險的判斷,尤其是對群體概率的判斷走向了對個體精準的判斷。而這樣一種技術的使用也使保險打破了原來的時空,把原來不可保的風險變成可保的風險。於是,原來保險公司無法滿足的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現在可以滿足。

“保險產品本來就是一個低頻的東西,但是有了互聯網、物聯網以後,直接觸達客戶,與客戶雙向互動。”蒲海成認為,面向新時代,保險應該拋棄原來舊的商業模式,正在形成“保險+服務”閉環商業模式。保險公司不再僅向客戶提供保險產品為起點,理賠為重點,而是以保險為工具,連接乃至自建優秀的項目。

中小險企可以從四個方面突圍

基於金融科技對保險業的改變,蒲海成認為未來保險業將出現四大趨勢:首先,估計未來3~5年,經濟增長由高速增長變為中速增長;其次,不同區域冷熱不均,區域市場分化出現新趨勢。從今年情況來看,西部車險的增速不到1%,東部、中部相對比較高,在未來經濟增長過程中,還將進一步分化;再次,馬太效應加劇,兩極分化進一步加劇,前五大公司佔整個行業的99%,這個在新的長遠模式沒有形成之前還會延續,現在市場上規模效應更加突出;最後,競爭方式和手段進一步升級,隨著產品發展,客戶對保險的需求變成定製化、差異化和風險管理的需求,保險公司必然要從僅僅是賠款支付者,變成提供者。競爭手段要轉向綜合服務的。

面對這樣一個趨勢,蒲海成建議中小保險公司做好內功,應對競爭。第一,做到以客戶為中心。現在中小保險公司最大的痛點是有業務沒有客戶,更談不上洞察客戶。在未來的發展裡面如果沒有客戶,公司是沒有價值的,所以中小保險公司首先要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經營要從原來的產品競爭、渠道競爭迅速過渡到客戶競爭、經營客戶,這是一個根本點。

第二,中小保險公司面向未來,一定要走輕資產的道路。靠傳統跑馬圈地這個時代早已過去了,在未來則是誰的運營成本低,提供的附加值多;第三,要利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加快建設集約共享的平臺,來替代傳統同質可替代的勞動,這樣成本才能下降;第四,生態不僅僅是大公司的,中小保險公司在細分垂直領域也能打造生態。原來我們圍繞煤炭行業推出了煤炭設備的數據庫,短期內這些在垂直領域裡都發揮重要作用。這些是我個人對中小保險公司面向未來的一些看法。

“在新的時代保險要讓生活更美好,就更加需要為客戶提供全面、周全的風險管理方才能做到這一點。”蒲海成總結道。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