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大潮下,建築企業將面臨四大轉變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築業持續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結構日趨優化,技術顯著提高,實力明顯提升,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較為突出的貢獻。然而,中國建築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仍然面臨著風險大、發展質量不高等行業困境。個人在2017年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未來建築業將進一步分化,集中度會越來越高。隨著國家國務院19號文、營改增、工程總承包、PPP、資質資格管理、工程擔保、鄉村振興等一系列政策的發佈以及投資增速放緩、市場競爭加劇、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勞動力成本上升、科技創新不足等問題的日益凸顯,建築市場與企業正在加速分化,強者越強,弱者出局,建築企業面臨冰火兩重天的境地。

鄉村振興大潮下,建築企業將面臨四大轉變

數據顯示,我國建築業總產值達到23.5萬億元,增加值達到6.18萬億元,佔GDP的6.87%。2019年上半年全國建築業總產值為10161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7.2%,增速較上年同期收窄3.2個百分點。2019年上半年,建築業新籤合同額120305.68億元,同比增長2.47%,增速較上年同期收窄7.1個百分點。從趨勢來看,建築業面臨著負面效應疊加帶來的嚴峻的經濟形勢。建築業未來發展,路在何方?

作為在建築業服務多年的老兵,個人深切感受到2019年建築業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也試圖將建築業和其他行業做一些粗淺的橫向對比:在上游的房地產領域,行業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當然建築業受其影響首當其衝),萬科都在喊“活下去”。在農業領域,每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是聚焦農業,農業依然是一個週期長、見效慢的產業,農業領域很多企業依靠國家財政補貼,即使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規模也不大。我們一級以上的建築企業都是產值過億,百億級企業比比皆是,千億級企業不在少數,也出現了中國建築等萬億級企業。生產製造業利潤微薄,很多建築企業實際的利潤不一定低。外貿行業在中美貿易戰的衝擊下增勢緩慢,與此同時,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仍然斬獲新成績,今年共有75家承包商會會員入選ENR 2019年度全球250強國際承包商榜單,再創歷史新高。互聯網對傳統商業具有顛覆性的影響,互聯網和高科技企業九死一生。反觀建築企業,雖然資產重組和併購的不少,除了個別出問題的企業,聽聞建築企業破產倒閉的並不多。自己十多年前認識的業內人士現在大多還在這個行業,同時發現更多的人開始進入這個行業,建築企業的企業家並沒有出現大面積的轉行情況,所以建議我們建築企業家繼續堅守在建築業,依然要對行業抱有堅定的信心!同時建議建築企業依然要下定決心,轉型升級!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和經濟建設重心逐步向鄉村振興轉移,建築企業將面臨四大轉變:一是業務的主要方向將由城市逐步轉向鄉村;二是建設的主要內容將由城市房地產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為主逐步轉向以圍繞鄉村振興的鄉村第二、三產業建設、農民居住條件改善和生態環境建設為主;三是投資建設主體將由房地產開發商、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為主逐步轉為以地方政府、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村合作社組建的聯合體為主;四是投資建設資金將由政府投融資平臺、房地產開發商和建築施工企業籌措項目資本金。

高速度增長時代的結束,就是高質量發展時代的開始。建築業企業轉型升級已是大勢所趨,不是單打獨鬥,而是聯合發展;不是割裂脫節,而是資源整合;不是固步自封,而是順勢而為。中建政研的核心價值觀是“共容、共融、共熔、共榮”,在行業倡導共生、互生和重生,具有平臺思維和工匠精神。中建政研不只做培訓和諮詢,是行業唯一的投資建設領域綜合服務運營商,正在構建行業生態,也是互聯網公司之外第一批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社群經濟的探索者和實踐者之一。同時中建政研商學院是行業的商學院,中建政研聯合相關單位發起的中國建築企業傢俱樂部(聯盟)都屬於行業(中建政研只是發起方之一),以推動行業發展為己任,以服務建築企業和企業家為宗旨,為行業發聲,為政府建言獻策,為大家搭建交流對接的平臺。

在11月28 -30日於北京九華山莊即將舉辦的“第六屆中國建築業改革與發展高峰論壇”上,十多位部級、司(局)級領導將蒞臨演講,把脈行業開藥方;他們中,有人深耕建築業幾十年,是頂層設計的主導者;有人是學者型領導,善於理論指導實踐,撥雲見日;有人深度研究宏觀經濟,還熟知建築業、PPP、裝配式、營改增等;有人在央企摸爬滾打後從政,深知企業的需求;有人致力於“建築業+”,以聯合促突破。

思路決定出路,眼界決定境界,格局決定結局。面對2020,衷心希望每一位建築人,都能夠通過論壇,獲取從容應對建築業市場風雲變幻的戰略定力,走向聯合發展、攜手共贏的通途。(文/梁艦 中建政研集團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建築法》修訂課題組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