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30歲以上老將轉會若一刀切,將是不亞於取消升降級的毒瘤政策

限制30歲以上老將轉會若一刀切,將是不亞於取消升降級的毒瘤政策


記者陳永報道
11月25日,中國足協將在上海召開投資人會議,會議將對足協現有的一些制度和政策進行補充、完善和調整。

近日,有關中國足球發展的多項草案或相關設想通過不同渠道逐步浮出水面,包括機構改革、中超擴軍、球員轉會、青訓、留洋、外援等等多個方面,儘管還沒有形成正式的政策,但從目前透露出來的信息看,如果個別新政考慮不周貿然出臺,對未來聯賽可能帶來很不利的影響。

限制30歲以上老將轉會若一刀切,將是不亞於取消升降級的毒瘤政策

【機構改革】從擴編到縮編,28個部門減至15個



【草案】中國足協方面表示,未來中國足協內部機構部門將大幅度裁減。消息稱,足協現有的28個部門將縮編至15個。

【解讀】中國足協的內部機構部門是經歷了一次擴編之後進行縮編的,2017年底,中國足協在武漢舉行了“職業俱樂部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會議”,當時足協青少部細分為青少部、男足青訓部和女足青訓部,中超執行局細分為中超聯賽部、中甲聯賽部、中乙聯賽部,新增註冊管理部、准入審查部和裁判管理部。

據悉,此次機構調整,原有的28個部門將大幅度合併、裁撤,有消息稱將合併至15個部門。

擴編是工作細化,縮編是提高辦事效率,但必須要說的是,中國足協未來在機構設置上必須要儘可能保持穩定,因為無論是縮編還是擴編,很容易引發調整期間工作不暢的問題。



【中超擴軍】原定2022年擴軍,或改為2025年

【草案】備受中超俱樂部關注的便是中超擴軍了,目前透露的消息顯示,2025年,中超聯賽將達到18支,中甲聯賽達到20支,中乙聯賽為48支。

【解讀】實際上,此前中國足協曾經出臺了非常細緻的擴軍方案而且已經在實施中,中乙俱樂部目標是46支,其中2019賽季已經達到32支,隨後以每年4支的方案進行擴軍;2020賽季,中甲聯賽已經完成擴軍,達到了18支,按照計劃,2021賽季中甲聯賽將達到20支,然後固定下來。

原有的方案,中超聯賽將在中甲聯賽擴軍完成後擴軍,也就是2021賽季出臺方案,2022賽季正式擴軍為18支,然後固定下來。

此次調整,或不涉及中甲聯賽擴軍,但中超聯賽擴軍有可能延後三年,有消息稱是為了財政方面的考慮,中國足協將首先進行限制投入和限薪,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擴軍,此外,在今年的中甲聯賽中,有中甲俱樂部對沖超並不積極,原因也是對中超的高投入頗為恐懼,這或許也是中國足協推遲擴軍的原因。

不過,有2020賽季和2021賽季兩年的調整期,2022賽季中超擴軍其實沒有太大的必要性延後,實際上,包括一些高投入俱樂部目前已經開始收縮,這也說明中超投入將全面收縮,這種情況下,完全可以按照原定計劃在2022賽季擴軍。

限制30歲以上老將轉會若一刀切,將是不亞於取消升降級的毒瘤政策

【老將轉會】限制30歲以上球員轉會,給年輕隊員機會

【草案】有消息稱,中國足協將在轉會制度方面進行調整,限制30歲以上隊員轉會,鼓勵年輕球員、加快年輕球員成長。截至本報發稿時為止,不同渠道披露的相關消息均未透露任何細則。

【解讀】該制度如果制定過於一刀切和武斷,將形成又一個很奇葩的政策,甚至都不能說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是頭疼照著頭髮使起了勁。

鼓勵年輕球員發展,制定年輕球員政策即可,比如中超始終1名U23球員在場上,中甲始終2名U22球員在場上,中乙始終3名U21球員在場上,根本沒有必要再出臺政策限制老隊員轉會。

首先足球的成長規律就是以老帶新,如果中甲和中乙沒有老隊員,質量將全面下滑,這樣培養出來的年輕隊員又有什麼意義嗎?

其次,中超中甲的老隊員沒法轉會,那麼留在隊中不恰恰壓制隊內年輕球員的成長嗎?

再次,如果他們不壓制U23球員的成長,那麼他們恐怕將無處可去。如果一名老隊員得不到尊重,那麼對於未來更多要把孩子送去學足球的家長來說,是否又感覺非常恐怖呢?

最後,中國球員因為青訓質量低下,成熟期較晚,不少球員30歲後才成熟,如今卻限制30歲以上球員轉會,這樣一來,誰還能真心真意為國家隊出戰?

一個不保護球員的聯賽必然是失敗的聯賽,這個政策如果出臺,對於中國足球的打擊恐怕絕不亞於取消升降級。

當然,這個想法或許只是草案,但真心希望這樣的草案不要變成最後的政策。

限制30歲以上老將轉會若一刀切,將是不亞於取消升降級的毒瘤政策

【青訓賽制】U13到U17聯賽將提高參賽隊伍門檻

【草案】U19聯賽調整幅度不大,U17、U15、U14、U13將提高參賽隊伍門檻。

【解讀】青超聯賽是符合足球發展規律的賽制,但現階段大區賽比賽質量低下,中國足協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這是一個好事。

【外援政策】外援政策不會有太大調整

【草案】針對外援名額是否會調整的問題,中國足協方面表示:外援政策不會有太大調整,未來賽季的中超聯賽外援政策將保持穩定。

【解讀】保持外援政策穩定對於目前的中超還是比較有利的,畢竟中超投入最高的一塊恰恰是外援方面的支出。

【青訓留洋】在歐足聯設立辦事處,鼓勵青少年留洋

【草案】留洋事宜將全面重啟,中國足協新聞發言人戴曉微介紹稱,中國足協新的領導班子上任之後,以陳戌源主席為首的新領導隨即對全國範圍內的青少年球員培養情況展開了大調研,認為當前最為突出的問題是在“精英球員”培養方面出現了問題。

足協計劃再建8到10個青訓中心,將有前途的好球員集中中國足協出資培養,產權依然歸屬俱樂部分,培養成才之後依然迴歸到俱樂部。

足協將堅定不移地實施“走出去”戰略,為解決青少年球員出國留洋過程中所遇到一系列實際困難,在上個月於上海召開的國際足聯理事會會議期間,中國足協與歐足聯達到了一致,中國足協將在歐足聯設立辦事處,明年年初將正式啟動。這是歐足聯第一次與一國足協簽訂類似的合作協議。辦事處將幫助赴歐洲留洋的青少年球員提供服務,據悉這個設想來自於王霜,她在留洋期間遭遇了很多的困難。

【解讀】設立歐洲辦事處的想法是非常不錯的,但青訓中心不應該和青訓出色的俱樂部搶人,而是應該發揮服務的功能,而不是主導的功能,還是那句話,自己家的孩子自己疼。

限制30歲以上老將轉會若一刀切,將是不亞於取消升降級的毒瘤政策



【歸化限薪】華裔球員將與本土球員接軌



【草案】今天,上海召開的投資人會議將展開全面討論限薪,需要注意的是,華裔歸化球員將等同於本土球員,非華裔歸化球員也會有明確的規定。



【解讀】關於限薪的解讀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此處不再贅述,如果本土球員限薪,那麼歸化球員限薪自然是應有之義,否則歸化球員在國家隊恐怕會遭到“白眼”,所以這個政策並沒有太大問題。

【自由身封頂合同】頂薪強制續約至少需有限制

【草案】本報上期已經做過相關報道,有兩家中超俱樂部牽頭,向足協提出了建議,其中一個辦法是,對於今年合同到期的球員進行自由身封頂合同,也就是說,當球員合同到期成為自由身時,俱樂部可以以頂薪合同強制續約,此舉是打擊非正規轉會和高價簽字費。也有消息說,有俱樂部提出很具體的550萬的稅後強制續約條件。

【解讀】頂薪強制續約從理論上是行得通的,不過同樣有一些問題,建議對頂薪強制續約出臺限制條件,比如每個俱樂部每年只有1到2次使用權之類的限制條件,至於低於頂薪強制續約,那肯定是不合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