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鍵在於什麼?首屆國家治理現代化論壇給出答案

中國發布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鍵在於什麼?首屆國家治理現代化論壇給出答案

11月24日,首屆國家治理現代化論壇、第八屆中國行政改革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網記者 張豔玲 攝

中國網11月24日訊(記者 張豔玲)由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主辦的首屆國家治理現代化論壇、第八屆中國行政改革論壇今日在北京舉行,論壇主題為“國家治理現代化:70年回顧和新時代展望”。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何毅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重慶市人民政府原市長黃奇帆,中國機構編制管理研究會會長、中央編辦原副主任王峰,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原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楊克勤等發表主旨演講。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執行局主席魏禮群主持論壇開幕式及主旨演講。

與會專家圍繞新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歷程和經驗、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路徑和任務、行政體制改革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等主題進行深入研討。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艱苦探索,勇於改革,不斷創新,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人類制度文明史上的偉大創造。

黨的領導制度在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中處於統領地位

何毅亭指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使中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在國際競爭中贏得優勢。

十九屆四中全會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明確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把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放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首要位置,突出了黨的領導制度在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中的統領地位,有利於使黨的領導制度化、具體化、規範化。

完善國家行政體制要優化組織架構減少管理層級

黃奇帆表示,要堅定不移地完善行政體制,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創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完善國家行政體制要優化組織架構,減少管理層級,提高市場資源配置效能,提升營商環境,賦予基層幹事創業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黃奇帆表示,行政體制改革的關鍵在於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政治職能體系,理順政府與市場、社會的合理邊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堅持運用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兩種手段,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活力的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放大行政體制效能。另外,各部門、各級政府制定政策要協調一致,避免政策衝突、疊加,減少不必要行政執法事項,讓基層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發展經濟,服務群眾。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深化行政體制改革

楊克勤表示,完善國家行政體制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這需深化國家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提升服務效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行政體制上進行系列改革,使我國制度優勢轉變成政府管理效能,有力推動了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未來,要圍繞繼續完善國家行政體制,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健全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經濟性體制機制,進行積極探索。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須重視機構改革

王峰認為,機構改革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必須重視機構改革。要對現行機構職能狀況有基本判斷,牢牢把握深化機構改革的基本遵循,進一步解放思想,鞏固和落實改革成果。

王峰解釋,順應新時代要求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主體框架初步建立,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組織保障。今後,機構改革無論改什麼,怎麼改,都必須以此為基礎並保持總體穩定。機構改革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結合國家治理現代化要求謀劃實施,精準設計,配套進行,改革設計要有全局性、開放性和系統性,注重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

高水平開放助推政府治理變革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高水平開放對於推進政府治理變革和互利共盈的開放戰略,優化當前對外經濟政策等將產生重要影響。

遲福林指出,中國實現高水平開放的特點之一是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轉向規則制度型開放,這需要政府治理更加註重製度性、結構性安排。他表示,專項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要繼續把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加快建設高質量市場經濟作為政府治理的重要目標,把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作為政府治理變革的重要導向;推動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開放要求政府把反壟斷作為治理變革的重要任務,儘快修訂《反壟斷法》;專項服務貿易為重點的開放,要求政府推動市場監管對象由商品為主轉向服務為主。

黨的領導制度確保制度體系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的建設教研部副主任祝靈君認為,堅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鍵在於黨的領導制度。黨的領導是國家治理的優勢,黨的領導制度確保制度體系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中國共產黨肩負的歷史使命註定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確立了黨領導國家的體制和機制,中國共產黨成為社會治理的主導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