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縣旅遊:借母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沅陵縣旅遊:借母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湖南借母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沅陵縣境西北隅,地處雲貴高原向江南丘陵過渡的第二級階地,是武陵山脈南支向東南伸展的中低山部分,位於沅水與澧水分水嶺南側。保護區東與借母溪鄉為鄰,南與明溪口鎮相連,西與永順縣、小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武陵山鍋鍋堖支脈山脊線為界,北與張家界市永定區四都鄉的武陵山南支脈山脊線分界。東西長15.5公里,南北寬15.0公里,土地總面積13041.0公頃,佔沅陵縣總面積的2.7﹪,佔湖南省總面積的0.62‰,其中核心區面積5705公頃,緩衝區面積2045公頃,實驗區面積5291公頃。

保護區共有維管束植物2368種(包括栽培種),隸屬於206科,894屬,其中蕨類植物38科85屬311種,裸子植物7科19屬28種,被子植物161科790屬2029種。其中土著種子植物161科727屬1934種(蕨類植物按秦仁昌系統,裸子植物按鄭萬鈞系統,被子植物按恩格勒系統)。借母溪自然保護區維管束植物科、屬、種佔湖南省維管束植物科、屬、種比例較高,分別為78.33﹪、61.27﹪、42.46﹪,由此可見該區植物區系的豐富程度及其在湖南植物區系中的地位。據《湖南植被》記載,該區應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域—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部植被亞地帶—武陵山原山地丘陵植被小區。

1、保護區有我國中亞熱帶典型的常綠闊葉林、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群落分佈,共計34個群系。尤其是常綠闊葉林分佈的海拔約200米處,為我國常綠闊葉林分佈海拔最低,保存較好的地區。

2、保護區具有豐富多樣陸地生態系統的典型性、珍稀性。

保護區特殊的溝谷和岩溶地貌,形成了保護區既有地帶性植被類型常綠闊葉林,又有數百公頃以烏岡櫟、巖櫟、巴東櫟為主的陡峭山頂矮林,類似硬葉常綠闊葉林。而硬葉常綠闊葉林群落類型在我國主要分佈在藏東南、川西、滇北等地,分佈於湖南中山山地則為罕見,是幹寒環境下的一類生態頂極群落。表現出了較典型的武陵山區系植物特點,森林生態系統的原始性較強。

3、保護區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3種。

Ⅰ級4種:既珙桐、銀杏、南方紅豆杉、伯樂樹;Ⅱ級19種,即篦子三尖杉、白豆杉、巴山榧、黃杉、樟樹、閩楠、野大豆、花櫚木、鵝掌秋、凹 葉厚朴、紅椿、喜樹、金蕎麥、香果樹、黃皮樹、傘花木、櫸樹、紅豆樹、中華結縷草。該區的珙桐直到2005年8月才被發現,該區以伯樂樹為優勢樹種的群落分佈面積達80公頃,實屬罕見。蘭科植物不僅種類繁多(60餘種),且種群密度較大,特別是蘭屬中的寒蘭、春蘭、蕙蘭、多花蘭等隨處可見,甚至有小面積群落,可以說該區是湖南蘭科植物保存最好的地點之一。

4、保護區內保存面積達20餘公頃的野生桂花群落與數百株散生桂花樹。另有野生杜仲分佈,杜仲為重要的中藥資源,野生資源極為罕見,區內仍有野生杜仲分佈,非常珍貴。珍稀古老的木蘭科植物14種,其中巴樂木蓮、黃心夜合資源較多。

5、該區內棲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5種。

保護區內棲息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頸長尾雉和林麝共2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虎紋蛙、大鯢、鳳頭鵑隼、白冠長尾雉、鳶、穿山甲、水獺、大靈貓、豺、蘇門羚等共33種。其中:白頸長尾雉為湖南首次發現地,並且種群數量達到500多隻(約512—578只)。該區有31種野生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其中列入附錄Ⅰ級的5種,即白頸長尾雉、大鯢、水獺、遊隼、蘇門羚。列入附錄Ⅱ級的有虎紋蛙、鳶、鳳頭鵑隼、紅腳隼、斑頭鵂鶹、領角鴞、長耳鴞、林麝、紅嘴相思鳥、狼、豺、穿山甲等26種。

6、該區內還棲息有168種陸生野生脊椎動物,屬於“國家保護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脊椎動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