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地裡亮嗓門,唱的萬山起回聲”。豫東紅臉王–劉忠河簡介

有為王我金殿上觀看仔細,殿角下跪壞了王的駙馬兒………在蘇魯豫皖一帶民間流傳著一句話:高粱地裡亮嗓門,唱的萬山起回聲。想必大家都知道今天的主人公了。沒錯,他就是豫東紅臉王劉忠河。

“高粱地裡亮嗓門,唱的萬山起回聲”。豫東紅臉王–劉忠河簡介

豫東紅臉王劉忠河

劉忠河河南商丘人,與劉新民,謝慶軍,洪先禮,索文化,陳傳明,張枝茂等稱之為八大紅臉王。其代表作品有《打金枝》、《三打金枝》、《轅門斬子》以及《十五貫》、《血濺烏紗等。劉忠河唱腔古樸豪放,扮相俊美又被譽為“豫劇馬連良”。同時在蘇魯豫皖一帶也有這樣一句話“三天不吃饃,也要看劉忠河”。

“高粱地裡亮嗓門,唱的萬山起回聲”。豫東紅臉王–劉忠河簡介

豫東紅臉王劉忠河

關於劉忠河的身世之謎網上流傳很多,我挑選了一個比較靠譜的說法。1943年,一個秋露凝霜的清晨。大劉鄉(今梁園區劉口鄉)大劉莊村民劉鴻卿外出辦事的途中,路過張菜棚村口時,在路旁發現一個奄奄一息的嬰兒。他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抱起地上那個單薄的襁褓。這個棄嬰面黃肌瘦,渾身冰涼,哭啞了嗓子,尚存一絲微弱的氣息。脖子里長著一個大膿瘡,樣子嚇人。看到這種情景,善良的劉鴻卿心頭猛地一酸,眼含熱淚抱緊尚有一絲生還希望的嬰兒匆匆趕回家中。這個當年被人撿來的棄嬰,便是今天在全國戲曲界享有“豫東紅臉王”美譽的國家一級演員、著名錶演藝術家劉忠河。

“高粱地裡亮嗓門,唱的萬山起回聲”。豫東紅臉王–劉忠河簡介

豫東紅臉王劉忠河

關於自己的身世,劉忠河介紹說,據其父親和當地的老人們講,那個嬰兒是在1943年秋天,一支由山東曹縣南下的部隊途經大劉鄉時丟下的。究竟是哪個番號的部隊,在當時那個多事之秋,部隊又是深夜經過,沒有人知道。

“高粱地裡亮嗓門,唱的萬山起回聲”。豫東紅臉王–劉忠河簡介

豫東紅臉王劉忠河

時光荏苒,這些早已一去不復返。如今的劉忠河老師依然活躍在一線,帶領劇團下鄉演出。我們衷心祝福劉老師: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