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也懂的理財辦法,為什麼那麼多人做不到?

在歷年的雞尾酒會等場合人們都向查理.芒格提出了無數個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是許多人都比較關心的。

問:許多人問我有沒有傻瓜也能懂的辦法,可以用來確保有足夠的錢花或者不為退休後的生活發愁,我總是設法逃避這些問題。


查理回答:量入為出,養成儲蓄的習慣,把存起來的錢放進一個延期納稅賬戶,日積月累之後它就會變成一大筆錢,這就是傻瓜也能明白的辦法。

字很少,但是字字經典。

01量入為出,控制總支出

查理的祖父的鐵律,專注於當前的任務,控制支出。

何為專注當前的任務?

就是當前的工作,做好當前的工作,把手頭的事情做好,把已經擁有的客戶服務好,自然會吸引到其他的客戶,那麼就有了利潤也就是量,當前任務做不好就沒量,無量就沒法談出,更不要說量入為出了。

一條大河,一個口子流進來1億立方水,另一個口子流出去1億立方水,上游如果沒水流進來,河就乾枯了。

如果在河的中間,挖一個很深很深的水塘,能夠儲存下一半水不要流到下游去(控制支出),在這個水裡可以養魚、養蝦、養螃蟹,例如陽澄湖大閘蟹,認真養殖,賣出,服務好客戶......

02養成儲蓄的習慣,把存起來的錢放入一個延期納稅賬戶

還記得哈佛大學的教條嗎?

儲存30%的工資是硬指標,剩下的才消費。只會超額完成,這樣錢就會越來越多。

我現在回頭看我們的財富積累可能需要走過三個階段。

第1個階段當我們剛畢業,積累社會經驗工作經驗的時候,工資很少,但人力卻是我們最大的資本(年輕,有創意、有想法,敢想敢幹)。

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邊提升自己邊儲蓄,哪怕每個月工資的30%只能存500元也要存,這個時候是習慣的養成階段,存多少不是最重要的,能不能按時儲存30%最重要。

小錢存不住,將來賺了大錢,一樣也存不住。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年薪百萬的家庭看著收入很高,但是一看他們的負債也會嚇死你,沒有學會先儲蓄再花剩下的。

慢慢的工作10年到了三四十歲,應該是人生的第二階段,這個時候經驗能力,錢財都有了,45歲之前會是事業的巔峰。

這個階段,有了一定的儲蓄,也可以承受一定的風險,投資理財、資產升值保值顯得尤為重要。

一方面是自己的賺錢能力,另一方面是錢生錢的能力,兩條腿走路。

也就是查理芒格說的,把存起來的錢放入一個延期納稅賬戶。

不要小看了稅收,自己算算自己的工資,稅前收入與稅後收入,至少30%的收入在到你口袋前就已經被拿走,這就是稅。

也就是說,一個企業付你稅前1萬塊錢每個月,實際上到手只有7000元。

拉出你股票賬戶賬單,看看股票交易費,如果你做短線,長期頻繁操作,你為券商貢獻也不少。

一隻股票,買入了之後長期堅持30年,延期納稅,查理稱為稅收效應(主要是投資稅收),算了一筆賬,如下圖。

傻瓜也懂的理財辦法,為什麼那麼多人做不到?

稅收效應

每年相差3.5%,看上去不多,但是時間拉長,複利的威力就顯現出來了。

03日積月累


這個不需要再多的重複了,前幾天我公號另一篇文章已經說明了日積月累的力量,每天740個字,堅持240天,就是17萬多字。

如果把這些字換成錢每天存740元錢,一年會存多少?10年會存多少?30年會存多少?

成為贏家的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再工作,並期待能夠看準幾次機會,下重注。

就是這麼簡單。

回過頭來會發現,雖然短短的兩句話,但是一環扣一環,只有很好的量入為出,才能存下部分錢用於投資,無論是房產和股票,都需要先有原始的積累。

傻瓜也懂的理財辦法,為什麼那麼多人做不到?

傻瓜都明白的理財辦法

今兒我還發了個朋友圈,寫的傻瓜理財為什麼那麼多人做不到呢?

有朋友回答是因為貪婪和恐懼是人難以逾越的人性弱點。

這主要應該是指投資理財,當有財可理的情況下,如何克服人性的弱點?

如果自己的自學能力特別強,自律能力特別強,那麼就自己操刀上戰場,如果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弱點,那麼就請專業的人士上戰場,為你理財。

大部分普通人投資理財,結果通常是手裡的錢越理越少。

還有朋友說看到身邊很多人都是這樣,比如有了50萬餘錢會想換寶馬,有了100萬的餘錢,會想換保時捷,他們也會儲蓄,只是儲蓄到一定程度又會大額消費,反正有100萬的餘錢,還騎共享單車的比較少見(我說的是工薪階層)。

我想說沒有理解真正的量入為出的目的,財商不夠。

工薪階層無論存了50萬還是100萬,存這個錢就是為了光宗耀祖,顯擺面子了,而不是查理芒格說的,把儲蓄的錢存入一個延期納稅賬戶,這裡延期納稅賬戶,是可以錢生錢的賬戶,是購買可以產生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流的資產,而不是負債。

一個家庭A,年收入15萬,手裡有8套拆遷房市值2000萬,財商為零甚至負數,查看資產負債表年支出遠遠大於年收入,主要啃老、啃房租生活。

一個家庭B年入百萬,無房,控制總支出,每年可以存下50萬,財商高,會投資理財。

時間拉長30年50年看,我投票給年入百萬無房的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