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吸一次血,還不如人類吃一塊炸雞?

吸血鬼吸一次血,還不如人類吃一塊炸雞?

在電影、二刺螈等作品中,吸血鬼一直都是神秘又強大的存在:

有人因為機關算盡、走投無路,喊出了「我不做人啦,舅舅!」,戴上面具成為了吸血鬼。

而後把眼睛當成水槍玩、每天吸血當作吃麵包,還對用壓路機練習舉重、扔到別人身上有著蜜汁熱衷。

吸血鬼吸一次血,还不如人类吃一块炸鸡?

有人不滿足於吸血,而是養吸血鬼來當面包吃;畢生追求克服陽光的辦法,為了成為終極生物,然鵝最終在太空中游蕩,停止了思考。

也有人為了拯救瀕死的吸血鬼,自願獻身,結果除了傷口癒合得快一點,別的方面都跟普通人差不多,被揍了也是一樣那麼疼。

這些吸血鬼,通常都有著出色的容貌、不老不死的身體,而且還吃!不!胖!

吸血鬼吸一次血,还不如人类吃一块炸鸡?吸血鬼吸一次血,还不如人类吃一块炸鸡?

說到吸血鬼,標配可能是顏好優雅愛吸血。然鵝,這類如今常見的吸血鬼形象,多數經過了藝術加工;在形成這樣的人設之前,吸血鬼們更多地體現了人類對死亡和未知的恐懼。

和吸血鬼相關的傳說、信仰已經存在了數千年。較為早期的有美索不達米亞當地的傳說:女惡魔拉瑪斯圖(Lamastu)擁有翅膀、鳥狀的爪子(有時還有獅子的頭),以人類及其嬰兒為食。

吸血鬼吸一次血,还不如人类吃一块炸鸡?

刻有拉瑪斯圖紋樣的護身符,來自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CC0]

希臘神話中,類似吸血鬼的有拉米亞(Lamia):她是宙斯的凡人情人之一,而宙斯的妻子赫拉(Hela)由於嫉妒,施法讓她發瘋,變成了一個吸取嬰兒鮮血(一說吃)的怪物。

吸血鬼的傳說在東歐也極為盛行,甚至專門找家人來坑——

在羅馬尼亞等地,吸血鬼被稱為「strigoi」,這類「吸血鬼」可能經歷無形、可見、回到家中等幾個階段,從搬動傢俱到吸食人類血液(先從家人開始)(什麼仇什麼怨),愈演愈烈。

在 17、18 世紀的東歐,經常有人報告他們看到死去的親戚四處遊走、襲擊活人。當局因此挖開了許多墳墓並焚燒屍體,而這類傳言也逐漸傳到了西歐。

一般來說,這類神話、民間傳說中的吸血鬼通常近似於野獸,遵照某種本能,智商顯得比較低下。而現代的吸血鬼形象,可能是從 18、19 世紀開始成型的。

1819 年,約翰·威廉·波里杜利在小說《The Vampyre》中,塑造了盧希梵爵士這一吸血鬼形象,這時候的吸血鬼,已經和現代人印象中的相當接近了。而後在

1897 年,布拉姆·斯托克在小說《Dracula》中塑造了吸血鬼德古拉,儼然成為了吸血鬼的代言人。

吸血鬼吸一次血,还不如人类吃一块炸鸡?

小說《Dracula》 | Creator:Bram Stoker [Public domain]

在 18、19 世紀這一時期,吸血鬼的人設中加入了貴族、吸血蝙蝠等設定,形象變得更加豐滿。比如一些作品中的吸血鬼喜歡倒掛著睡覺,愛吸血、一身黑色等,還可以驅使蝙蝠,甚至變成蝙蝠。以上這些元素都和吸血蝙蝠高度相關,但具體出現時間不可考。

目前已知的吸血蝙蝠總共只有 3 種:普通吸血蝠、白翼吸血蝠毛腿吸血蝠;其中吸血蝠偏好吸各種哺乳動物的血,比如牛、馬等牲畜;而後兩種蝙蝠傾向於吸鳥類的血。

吸血鬼吸一次血,还不如人类吃一块炸鸡?

普通吸血蝠 | in Alcide Dessalines d'Orbigny [Public domain]

然鵝,雖然貴為吸血鬼的主要原型,吸血蝙蝠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酷炫,甚至要為了生存奔波。

吸血蝙蝠的主要進食方式,是利用尖牙將獵物的皮膚劃開,然後用帶有凹槽的下唇接近傷口,並用長舌頭輔助「舔血」;為了延緩血液凝固,還會利用唾液中一種特殊成分——Draculin 抗凝。

所以,嚴格來說,吸血蝙蝠並不算是「吸」血。

吸血鬼吸一次血,还不如人类吃一块炸鸡?

大概像這樣

除此之外,有時候普通吸血蝠甚至還要充當一下 Tony 老師——在吸一些體積較大、毛髮較濃密動物(比如牛)的血之前,它們還需要用牙齒將它們的毛髮 “剪開”,才能吸到寶貴的血。

而它們這樣吸一次血,獲得的熱量也是比較有限的。

另外,這些吸血蝙蝠難以將血液中的熱量轉化為脂肪儲存,事實上,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它們很難撐過 3 天。

但所幸普通吸血蝠是蝙蝠物種中社交性最強的物種之一,除了社交性的美容行為外,還有食物共享:沒有吸到血的蝙蝠可能獲得同伴的救助——吸飽了血的同伴會分享一些給它們,日後有機會再返還,這種互惠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它們的生存率。

如果和吸血蝙蝠類似,那麼吸血鬼們的生活可能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吸血鬼吸一次血,還不如我們吃一塊炸雞??

以豬血為例,每 100g 豬血的熱量為 55 大卡;而每 100g 豬肉的熱量為 143 大卡,熱量是同等重量豬血的 2 倍多。

而根據設定,吸血鬼只能吸生血,熱量更是沒法跟人類烹飪後的食物相比——100g 炸雞腿的熱量在 260 大卡左右。

吸血鬼吸一次血,还不如人类吃一块炸鸡?

難怪吸血鬼大部分都很瘦(大霧)。

吸血鬼吸一次血,还不如人类吃一块炸鸡?

雖然吸血鬼是虛構的形象,但其現實原型,還在對人類社會持續造成影響。

例如上面提到的普通吸血蝠,一方面,它們作為狂犬病毒的潛在攜帶者,會對動物及人類帶來潛在威脅;但另一方面,它們的唾液中含有的成分——Draculin,是一種由 400 多種氨基酸組成的糖蛋白,是活化因子 FXa(Factor Xa)的可逆,緩慢緊密結合,非競爭性抑制劑,可能作為抗凝劑應用於臨床,具體還在研究中。

抗凝劑可用於心肌梗死、房顫、腦卒中等血栓栓塞性疾病;傳統抗凝劑的其中一個著名代表——華法林,最初還是一款老鼠藥呢。

還有的人嚮往吸血鬼的長生不老,不惜 cos 成了吸血鬼——

一些有錢人正在成為真實的「吸血鬼」。比如硅谷的 Peter Thiel,據稱他每季度會花費 40000 美元,以在身體內注入年輕人的血液,進行「換血」。

吸血鬼吸一次血,还不如人类吃一块炸鸡?

但這種「療法」目前並沒有令人信服的臨床證據,還可能帶來各種風險。

然鵝,一些人選擇「吸血」,可能真的只是為了「活下去」。

這一類人不能隨意接觸陽光,在受到紫外線照射後,皮膚就可能出現潰爛;另一類人的症狀則可能是多毛、皮膚硬質化等。

——這種疾病被稱為「卟啉症」(Porphyria),通常是由於人體合成血紅素的過程中,一些酶出現異常,導致是卟啉無法合成為血紅素,在人體內堆積引起的,可造成細胞損傷。

引起卟啉症的影響因素很多,除了一些外界因素外,遺傳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卟啉症可能遺傳自雙親之一,或父母雙方,是由於負責合成血紅素的基因之一突變而造成的;遺傳模式可能為自體顯性、自體隱性或伴 X 性遺傳。

吸血鬼吸一次血,还不如人类吃一块炸鸡?

卟啉的3d化學結構

由於血紅素合成障礙,卟啉症患者通常會伴發貧血,因此還需要另外補充血紅素——在缺乏相關知識及條件的年代,這種補充方式通常是飲用血液——因血紅素可抵達小腸而被消化道吸收。

然鵝,如今的卟啉症患者並不需要再用「吸血」的方式進行補充:輸血的利用效率更高,也更容易為患者所接受。

常見的卟啉症主要有遲發性皮膚型卟啉症、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症等,前者的治療方式通常為口服羥氯喹、部分情況下使用放血療法;後者主要為口服β胡蘿蔔素降低光敏感、或使用 NB-UVB 光療以提高光耐受。

在 2018 年 5 月 11 日,卟啉症還被收錄入《第一批罕見病目錄》。

嘖嘖,想問問大家嘗過血的味道,覺得好不好吃呢......

吸血鬼吸一次血,还不如人类吃一块炸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