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5字教子經,使這位母親培養出13名博士子女,一位是世界級名探

這15字教子經,使這位母親培養出13名博士子女,一位是世界級名探

2018年,CCTV4一檔名叫《謝謝啦,我的家》中邀請過一位活著的傳奇——有“現場之王”、“當代福爾摩斯”之稱的華人神探李昌鈺,但那一期真正的主角卻並不是他,而是他的母親——王淑貞。這位母親在最動盪的年代,憑一己之力將13個子女培養成各行各業的人才精英,無一人怠惰度日、流於平庸,這無疑是一個教育史上的奇蹟。其實,創造教育奇蹟的秘訣都藏在她的教育經中。

提起李昌鈺,國人的印象大都停留在《挑戰不可能》中那個時而慈祥、時而嚴苛、睿智儒雅的評委身上,對他“神探”的名頭知之甚少。其實,李昌鈺在美國可謂家喻戶曉,他不僅是國際刑事鑑別專家、美國康州行政廳長、紐海文大學教授、康州公共安全委員、法醫實驗室主任,還出任了最高檢技術信息中心顧問,參與了肯尼迪刺殺案、尼克松水門案、克林頓桃色案、辛普森殺妻案、南斯拉夫萬人屠殺案、國內319槍擊案等一系列世界級重大案件的偵破,被授予美國刑事領域傑出服務獎、世界傑出華人獎、鑑識協會終生榮譽獎等眾多獎項,

堪稱警界傳奇、華人之光。

提起對自己幫助最大的人,李昌鈺首推母親王淑貞。但王淑貞的偉大卻不僅限於培養了這個優秀的小兒子,她的其他12個子女也都在商業、設計、科研、藝術等方面有著卓著成就和貢獻。

這15字教子經,使這位母親培養出13名博士子女,一位是世界級名探

大兒子李昌銓畢業於上海商學院,繼承父親衣缽,在商海打拼。二兒子李昌鐸從臺灣農學院畢業後前往紐約大學深造,專注科學研究。三兒子李昌鋼畢業後被聘為美國環保水利工程師,聯合國非洲農業顧問。四兒子李昌鑫從馬里蘭大學博士畢業後,於維吉尼亞大學任教,擔任學校研究院副院長。大女兒李昌雲畢業於臺灣政治大學,在美國文具公司供職。

二女兒李昌瓏畢業於上海家政學校,在美國從事服裝設計。三女兒李小楓從臺大畢業後先後考取愛德華大學碩士、匹茲堡大學博士,畢業後進入紐約大學職教。四女兒李昌婗從臺灣東吳大學畢業後,考入紐約大學,出任過美柏林證券公司副總、石化公司總裁。五女兒李昌霞畢業於杜魯大學,出任美國保險公司電腦設計。六女兒李昌萍畢業於臺灣東吳大學,出任法官。七女兒李昌如畢業於臺灣國防醫學院,做了一名護士。八女兒李昌芷從臺灣新聞學院畢業後,前往美國學習時裝廣告設計,成了廣告設計業的專家。其中三人獲得過“美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這15字教子經,使這位母親培養出13名博士子女,一位是世界級名探

相比於那些整個家族擠在一兩個行業,互相攀附、成就的顯赫家庭,王淑貞的子女們更加獨立。他們選擇在自己熱愛的行業各自為戰,不靠繼承,不彼此扶持、借力,從底層一步一步打拼起來,而且都取得卓著成就,足見13個人都有著優秀的品質和能力,這離不開王淑貞的十五字教育箴言——待人要好,做事要專心,少說話,多做事

王淑貞出生於1897年光緒年間,祖籍江蘇如皋。王家世代書香,重視教育,王淑貞讀過女子中學。19歲那一年,王淑貞與當地的富家子弟李浩民結為夫妻。李家經營糧行,有許多土地。結婚後,李浩民打理生意,王淑貞負責家務,兩人感情和睦,陸續生下13個孩子,生活富裕,李家成了人人羨慕的大家庭

1948年,解放戰爭漸進尾聲。50歲的李浩民帶著妻兒移居臺灣,轉行做了漁業,搭船回內地購進魚苗。結果乘坐的太平輪號不幸發生了海難,李浩民身死途中。王淑貞聽到消息如遇晴天霹靂,悲痛萬分。但她來不及傷感,因為還有更大的困難在等著她——為了收購魚苗,丈夫帶走了家裡的大部分錢財,但這些錢財都隨著船難石沉大海,也就是說,他們沒錢了。

王淑貞沒有讓孩子們面對困境,一個人暗暗扛起了一切。當時他們住在荒郊,離市區的學校幾十裡,上學十分不便,花銷不菲,但她不動聲色,如常給孩子們生活費,不讓他們有壓力。供養十多個孩子開銷巨大,家裡最後一點積蓄很快就消耗殆盡,變賣財物也沒能維持多久,最後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在那樣的情況下,讓年紀大或學習不好的孩子退學,與她一起供養剩下的孩子是最好的選擇。但王淑貞堅決不讓他們退學,一面鼓勵他們一定要好好學習,一面自己想方設法做工賺錢。王淑貞出身好,婚後又直接做了富家太太,活到41歲沒吃過苦,但為了孩子們,她放下身段,從使喚人的主人變成了被使喚的下人。除了做鋼琴老師,她還找些傭人的活計,給人洗衣、做飯、照顧孩子。為了養活十幾個人,她沒日沒夜地忙碌,付出了常人不能想象的辛勞。

這15字教子經,使這位母親培養出13名博士子女,一位是世界級名探

孩子們心疼母親,都分外懂事,家裡住所簡陋,沒錢改善伙食,也沒有錢添置新衣服,兄弟姐妹們擠在一張桌子上學習,為了省鞋,他們光著腳走泥路,哥哥姐姐的衣物穿小了傳給弟弟妹妹,放假時滿街跑著做報童賺錢,分擔母親的壓力。一個女人帶著孩子們過得緊緊巴巴,但卻堅強地將這個大家庭維持了下來。

王淑貞在落魄時也保持著一種可貴的貴族精神,再忙也不忘將家收拾得乾乾淨淨,孩子們的衣服再舊也是整潔的,她教育孩子們“我們雖然沒錢,但要乾乾淨淨”,做人也是如此。她年少開始信佛,一直與人為善,再困難也不忘幫助別人,言傳身教地將“待人要好,做事要專心,少說話,多做事”的為人之道一以貫之。

在王淑貞的努力下,子女們各個成績優異。但王淑芬不自滿、不安於現狀,她有著強烈的進取心,要求孩子們精益求精,鼓勵他們不斷深造。李昌鈺大學畢業後被聘為臺北巡官,其實待遇不錯,但王淑芬對他說:“你要繼續讀書,讀碩士還不夠,要把博士也讀出來。”

這15字教子經,使這位母親培養出13名博士子女,一位是世界級名探

在這樣的督促下,她的兒女們都成了行業精英,先後在美國安家立業。孩子們生活和事業都有了著落,王淑貞肩上的擔子也卸了下來。兒女們建議母親移民美國,王淑貞又開始準備起移民考試。對於年餘60的老人來說,英語無疑是個大問題,但王淑貞有著驚人的毅力和學習能力。1959年,她成功通過考試,結束了20年在臺生活,移居美國。

此後,王淑貞在兒女身邊頤養天年,但她沒有摒棄中國習慣,堅持與孩子們說漢語和家鄉話,以提醒他們銘記國家,時時以艱苦的青少年生活自我鞭策。在王淑貞百歲生日那天,兒女們為她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生日宴,美國總統克林頓和市長親自到場祝賀。孩子們問她有什麼願望,王淑貞堅定地說,“

我要回中國給孩子們建學校”。她雖身在異國,卻始終不忘生養自己的土地,不由讓人欽佩。這樣的情懷和精神也感染著兒女們,現在李昌鈺常常回國參加活動。

2003年,106歲的王淑貞於紐約去世,喪禮場面浩大,成群結隊的人夾道致敬。由於李昌鈺在警界的威望,到場的警察多不勝數,喪禮威嚴森森,盛況空前,轟動一時,當時的美國華人都與有榮焉。

“待人好”、“做事專心”、“少說話,多做事”、“乾乾淨淨做人”,王淑貞的育兒經看似簡單,卻融匯了最深刻的做人道理。她以數十年的言傳身教將這些道理傳遞給了後代,培養他們的品性,助他們走上康莊大道。而那些坎坷的過往,如同一把刀,砍掉稜角的同時,也為他們雕刻出堅毅輪廓,使他們愈加發光發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