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唯一繼承蘇聯的國家,制度文化一如既往,雖然不富裕卻很幸福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縱觀歷史,文化乃是國家的靈魂。如果一個國家被外來文化霸佔,社會的根本制度被徹底改變,那麼這個國家就失去了延續性,其文明傳承亦斷絕。比如全球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都曾創造出燦爛輝煌的文化,然而其中三個古國的文化都不幸斷絕,只剩下中華文明以強大的生命力在五千年光陰流轉中屹立不倒,歷經風霜磨難而綿延至今。不僅是古代,現代社會也同樣有這樣的悲情案例。

全球唯一繼承蘇聯的國家,制度文化一如既往,雖然不富裕卻很幸福

▲典型的蘇式建築

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人們對於這個國家及蘇聯文化的印象,大多是蘇式建築的鮮明風格——方方正正、中軸對稱、主樓高聳。當然,還有那些帶有紅色主旋律風格的街道名稱,蘇聯式的福利制度和經濟制度,以及隨處可見的蘇聯領導人畫像和雕塑。然而在1991年,隨著蘇聯宣告解體之後,紅旗黯然落地,各國紛紛走上資本主義道路,那些曾經代表蘇聯文化的事物也都如同煙消雲散一般消失。如今只有一國將蘇聯文化保留下來,這個國家不是俄羅斯,而是它的“兄弟”白俄羅斯。

全球唯一繼承蘇聯的國家,制度文化一如既往,雖然不富裕卻很幸福

▲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眾所周知,蘇聯當初解體為15個國家,各國在瓜分蘇聯的政治及軍事遺產後,隨即自立門戶。一些國家加盟共和國瓜分了全部遺產,然後自立門戶。大部分國家為獲得西方的支持和援助,都選擇轉變制度,全面推行市場化。在這種情況下,街道上的舊雕塑被推倒,畫像、海報和橫幅被取下,街道和城市名稱被予以更改,有關蘇聯的一切都被統統抹除。繼承蘇聯主要遺產的俄羅斯,更是直接推行“休克療法”,將蘇聯時代的制度徹底推翻,這種激進的做法差點兒導致國家二次解體。在這樣一個集體否認蘇聯模式、與蘇聯文化割裂的大背景下,白俄羅斯做出保持傳統文化和延續蘇聯模式的決定,顯然是需要一定勇氣和定力的。

全球唯一繼承蘇聯的國家,制度文化一如既往,雖然不富裕卻很幸福

▲身著傳統服飾的白俄羅斯姑娘

白俄羅斯是蘇聯時代的斯拉夫三國之一,國民大部分是東斯拉夫人,血統甚至比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都要純正,這個“白”字就含有“純正”之意。獨立建國之後,白俄羅斯將蘇聯時期的大部分制度和雕像都大部分保留下來,街道名稱也未更改,那些蘇式建築也依然在供白俄羅斯人居住和使用。因此,世人至今還可以在白俄羅斯看到蘇聯時代的風景——街道上矗立的列寧、斯大林雕像,名為“十月”“勝利”“老戰士”或“紅星”的酒吧,還有叫做“少先隊員”“禮炮”的電影院。毫不客氣地說,白俄羅斯是當今世界上保留蘇聯文化最完整的國家。

全球唯一繼承蘇聯的國家,制度文化一如既往,雖然不富裕卻很幸福

▲白俄羅斯閱兵儀式

當其他加盟國乃至全世界都在否定蘇聯經濟制度時,白俄羅斯卻默默延續著蘇聯模式,沒有隨大流推行私有化,而是以大型國有企業為基礎,允許少量私有化存在,發展平均主義。因此,白俄羅斯國內的貧富差距非常小,沒有明顯的階級矛盾,同時依然實行蘇聯時代的社會保障制度,令人民生活比較和諧滿足,幸福指數很高。在如今的白俄羅斯,或許唯一改變的就是對領袖的稱呼,從蘇維埃主席變成了總統。對那些懷念蘇聯和渴望瞭解蘇聯的人而言,前往白俄羅斯無疑是最佳選擇。時至今日,十月革命日、衛國戰爭紀念日等蘇聯節日依然是白俄羅斯的法定節日,每年都會舉辦相應的活動和儀式。

全球唯一繼承蘇聯的國家,制度文化一如既往,雖然不富裕卻很幸福

▲明斯克街頭的白俄羅斯人

相比而言,這些痕跡在其他加盟國都已徹底消失,因此一些對蘇聯時代充滿懷念的前蘇聯居民,都紛紛選擇遷居白俄羅斯,在這裡度過餘生。縱然外部世界在一夜之間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舊有制度被推翻,舊有文化被拋棄,但白俄羅斯依舊堅守傳統,也為世人保留關於蘇聯時代的記憶。從某種角度而言,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的軀體,憑著龐大身軀在國際事務中縱橫捭闔,而白俄羅斯則繼承蘇聯的靈魂,在世界上閃爍社會主義的光芒。

《列國志:白俄羅斯》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歡迎加入世界史愛好者同盟,增長見識、開拓眼界、積累談資、結交知己、收穫友情。子淵在這裡與你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