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華:小茶葉裡走出來的大院士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胡澤匯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姜醋茶。茶葉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我國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於西漢的蒙山茶。過去幾千年茶對於我們來說只是生活中的飲品,喝了好,可好在哪裡呢?除了泡水喝,現代科技可以給茶葉帶來怎樣的新生?小小的茶葉如何讓廣大茶農奔小康?

這些問題他最清楚——劉仲華,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茶學學科帶頭人,國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加工研究室主任、浙江大學兼職教授。

刘仲华:小茶叶里走出来的大院士

38年只研究茶葉,讓現代中國茶風靡世界

長沙市馬坡嶺附近坐落著湖南省內的兩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一個是以袁隆平院士為首席專家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個是以劉仲華教授為首席專家的國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劉仲華是湖南衡陽人,與茶葉的緣分始於1981年,他考入湖南農業大學,1988年碩士研究生畢業留校。1992年劉仲華被破格提為副教授,是湖南省最年輕的的副教授,也是中國茶學領域最年輕的副教授。1999年,34歲的他因科研成果突出被評為教授。他領銜研究的科研成果“黑茶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獲得了201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小小的茶葉成了他一輩子離不開的事業。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茶葉面臨一個出口危機,農民迫於生計只能把茶樹砍掉。在老師施兆鵬的帶領下,劉仲華在思考,要如何利用科學技術幫助農民解決實際上的問題:從茶葉深加工的角度入手,如何把廉價的甚至是廢棄的茶樹資源通過現代技術提取分化茶葉裡的活性成分再把它開發出來成為無形之茶,即醫藥保健品、食品功能飲料、化妝品等等的原料。一句話總結,就是把傳統農業通過現代技術把它轉化為現代工業產品,然後發展成現代產業。

用新的思路,新的技術去突破傳統的的東西,才能有所跨越。經過10餘年的艱苦攻關,劉仲華率領研究團隊成功構建了茶葉功能成分 (兒茶素、茶氨酸、茶黃素、咖啡鹼、茶多糖等)的現代分離純化技術體系和高品質速溶茶提製新技術。

1996年到2006年這十年,他率領團隊跟美國、日本合作,把茶葉的苗茶素提取分離純化出來,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以茶為原理的藥物,也是美國FDA1962年批准藥點以來第一個純植物藥,因為這一點,美國日本和德國三家合資公司,在美國的納斯達克市場上融資了1億美金。

他的團隊開發新產品跟日本的花王合作,推出世界上第一個具有降脂減肥功能的飲料,2003年投放市場,如今仍是日本市場上熱賣且價值最高的產品。

團隊跟美國寶潔公司合作推出健康飲料,把膜技術運用在茶上,去除茶的苦味,讓年輕人和小孩子原本不喜歡苦味的都能喝上茶。他們還世界首創把茶葉的功能成分放到菸葉裡去,然後把菸葉出口,幫助中國香菸走出國門……

這一綠色、安全、高效的中國技術,就像打開茶葉功能成分利用寶庫的鑰匙,使茶葉提取物從美國膳食補充劑原料的第25位躍升到了第4位,也使中國在茶葉提取物研究領域從跟隨者躍升為引領者,為中國茶葉深加工產業的興起和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勁的理論與技術支撐。

刘仲华:小茶叶里走出来的大院士

推動安化黑茶復興,讓灰姑娘變金鳳凰

安化,是萬里茶道發源地之一,安化黑茶有600多年曆史,其鼎盛時期曾佔據我國邊銷茶的半壁江山。

早在1991年,為探明黑茶與茯磚茶品質及風味形成的機理,劉仲華在導師施兆鵬教授的帶領下埋頭苦幹。那個時候物質條件差,白天沒電,大家全是白天在家裡睡覺,晚上八點到實驗室搞通宵,因為實驗室晚上有電。這種黑白顛倒的生活連續過三年,團隊把黑茶加工的理論技術品質形成機理研究透,在《茶學科學》出版了由他主筆的《黑茶製造化學》專輯。

但進入21世紀,因外形粗放笨拙、品飲儲運不便、質量控制不穩等缺點,再加上市場的放開,安化黑茶風光不再,2006年,綜合產值不到2億元,稅收僅24萬元……

2003年,在導師施兆鵬的囑咐下,劉仲華帶領自己的研究團隊,再次出發,踏上了用科技推動安化黑茶產業復興之旅。

黑茶,為中國六大茶類之一,具有去油膩、助消化、調腸胃的獨特作用,是我國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的生活必需品,被譽為“生命之茶”。新疆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中國一百名壽星前十位有五位是新疆人,新疆有2000萬人口,有1400多位百歲老人,其中八十歲老人超過20萬人,他們的最大愛好是喝湖南黑茶。黑茶的秘密更值得研究了。

茯磚茶和千兩茶是安化黑茶中的兩大瑰寶。其中茯磚茶的獨特在於它有“金花”,即冠突散囊菌。因其外形金色,有淡淡的菌花香味,俗稱“金花”。發花,是茯磚茶加工過程中最關鍵的工序,為國家二級機密。

傳統黑茶主要原料為粗老茶葉,茶梗多,利於“發花”。安化黑茶產業要復興,原料要升級,如何讓沒有茶梗的細嫩茶葉也能發花?

2005年,湖南省益陽茶廠副總經理劉杏益將這一個難題交給了劉仲華。

“那是2005年5月,接到我們請求後,劉仲華帶著他的團隊來到我們廠攻關。他的科研精神令人感佩,為取得一個可靠的數據,常常通宵達旦工作。” 劉杏益介紹。

一次失敗、兩次失敗、三次失敗……在益陽茶廠的實驗室,經過無數次失敗後,劉仲華聯合益陽茶廠技術團隊終於找到了最佳溫度、溼度和茶葉透氣性,讓無梗的鮮嫩茶葉也發出了茂密的“金花”!

隨後,劉仲華團隊又發明了黑茶誘導調控發花、散茶發花、磚面發花及黑茶品質快速醇化等加工新技術,科學系統研究探明瞭黑茶(尤其是富含“金花”的茯磚茶)的健康密碼,為黑茶從邊銷茶蛻變成健康茶、時尚茶,奠定了科學依據。

茶葉,是自然界吸氟能力最高的植物之一,而且原料越老含氟量越高。要做大做強安化黑茶,就必須解決傳統茯磚茶中氟含量偏高的問題。

這又是一場攻關硬仗。“自2006年起,我們花了整整5年的時間,研究發明了茯磚茶高效安全綜合降氟技術,可在相對低成本下控制茯磚茶含氟量符合國家標準。”劉仲華說。

如今,安化茯磚茶含氟量全部控制到了國家標準300個PPM以下,打破了這一困擾黑茶產業發展的瓶頸。

接著,劉仲華團隊又研製了系列黑茶加工新裝備,實現了黑茶加工的清潔化、機械化、連續化和標準化,建立了黑茶質量標準體系,研製了方便型、功能型、時尚型黑茶新產品20多種等等。

除了運用科技手段幫助黑茶提質,黑茶的外包裝也是劉仲華研究的點。“黑茶是一個灰姑娘,不好看而且不方便,包裝很簡陋,人民幣兩塊錢的事情。我們研究時候就定好要讓它方便化、高檔化、時尚化和規模化,用標準化、機械化到自動化的項目工藝來改造這個加工環節,使整個黑茶徹底的改頭換面。”劉仲華說。

他率領團隊把黑茶的標準體系建立起來,並擔任國家標準委員會黑茶標準組的組長。現在不僅湖南的黑茶,廣西、湖北、四川等國內所有黑茶家族幾百個億的產品標準是以湖南農業大學為主導單位,引領這個產業發展。

這一系列的技術突破和產品創新,使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安化黑茶產業,再次煥發青春:2016年產值160多億元,稅收3億元。

十年間,曾經的灰姑娘,蛻變成了金鳳凰!

刘仲华:小茶叶里走出来的大院士

學習和創新是一生永恆的重點

這麼多科研成果需要大量的時間為之奮鬥。從1992年到現在,劉仲華從來沒睡過午覺,每天晚上從沒有在凌晨兩點以前睡覺過。“我人生最大的願望是好好的睡一個自然醒,但是我沒有做到。我在2012年的時候,因為過度疲勞,腦梗塞在醫院裡住了20天,所以我在住院的時候醫生都發現病人有點神經病,不把身體放在第一位還在用電腦在旁邊做PPT。我說住多久的院,什麼時候出院,不是醫生決定,是茶葉說了算”。”劉仲華說,一年多後複查的時候,醫生會診發現他有一個腦血管瘤,非常危險,還討論說這個人未必還在上班?“我開玩笑回答什麼上班,我天天上班而且每天只睡4、5個小時,是因為我要做的事情太多,我跨越教學科研產業甚至管理與運營,任務就是不斷把科學技術和人才培養融入到產業發展裡面去。”

今年54歲的劉仲華依然在科學路上砥礪前行,“我一直在堅持學習,我也提醒我自己的學生我這個博士碩士我團隊的成員一分鐘都不能放棄學習,要能夠跟上整個科技發展的步伐,行業裡面的動態和信息,不要一個教授到外面去做學術報告的時候,讓人家覺得你這個知識在若干年前或者網上已經有了。我應該說是中國茶學領域和植物提供領域做報告做的比較多的人,我絕對不把一個報告任務在兩個地方講,每一場報告必須都有自己新的內容,必須要豐富自己,要去學習。看我們同行研究的什麼,我們產業有什麼新動向。”劉仲華從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

作為一名教師,作為一名科研人員,他對科學研究成果要求很明確:要服務於產業,要農民知道你們的科研成果是有效的;要用我們自己的研究成果,去影響領導產業發展;科學技術一定要轉化為生產力產生效益。“通過現代科技幫助茶葉發展,做新型健康產品,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國家增稅,同時還提升國民甚至全人類的生活質量和身體素質。”

2012年9月22日,白沙溪茶廠召開近千人的營銷大會,邀請劉仲華教授講課。不巧的是,因勞累過度,劉仲華正在醫院住院。接到邀請後,劉仲華第二天就辦了出院手續,趕到安化。

2008年,湖南遇到大冰災。劉仲華在古丈考察時,看到一處茶園毀壞嚴重,一次性從自己科研經費中拿出5萬元錢給茶農,鼓勵他恢復生產。

石門一位素不相識的退伍軍人,想搞茶葉生產,找到劉仲華後很快獲得支持,如今他辦的這家企業已成長為湖南茶業龍頭企業。

桑植60多歲的易大姐想辦茶企,劉仲華從生產基地到生產線全程指導。

“劉老師常跟我們說,中小企業一定要扶持,沒有報酬也要做。”他的學生王坤波教授告訴記者。

外國企業曾高薪聘請劉仲華,但被他婉拒了。劉仲華創辦茶葉深加工的高科技企業,從343萬元貸款起步,做到了年銷售1.8億元。後來,他還是選擇迴歸學術,專心從事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

“因為我想通過科技的平臺,影響全行業。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茶國,歷史上我國茶葉出口曾佔據80%的海外市場,如今僅18%。這需要我們更努力地去研發、去傳播更好的中國茶。”劉仲華說,“我有一個夢想,希望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健康而喝茶,希望更多的中國茶走出家門口,走向世界。”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新湖南客戶端讀者熱線:0731-84326002。轉載授權:0731-84326133蘇女士。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