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市“東西協作”謀新篇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今年我家櫻桃樹上的500公斤樂都大櫻桃賣了5萬塊錢,收入相當可觀。”在11月7日樂都區舉辦的農村致富帶頭人集中培訓班上,金富櫻桃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英良欣喜地給同期學員介紹他的致富經。

作為國家級貧困縣,這是樂都區開展“人才+”造血式致富之路的一個縮影,依託“東西部扶貧協作”平臺,樂都區充分發揮農村致富帶頭人在脫貧攻堅中的示範引領,加大對農村致富帶頭人扶持力度,鼓勵他們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濟組織,強化農村致富帶頭人隊伍助力黨建促脫貧攻堅作用,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今年以來,藉助無錫市惠山區扶貧資金支持,通過自薦、推薦等方式,按照“因村定業、因業選人”原則,著眼規模種植、養殖為主,以傳統特色產業或新業態產業為輔的農村專業合作社或新型組織,精心遴選能帶動3戶以上貧困戶的農村致富帶頭人共100名,於6月23日和10月19日赴無錫市惠山區培訓。按照“課堂教學+現場教學”的教學模式,於11月7日遴選130名農村致富帶頭人赴高廟鎮卯寨景區、蒲臺鄉羊起臺村、達拉土族鄉白草臺村,現場觀摩農村經濟發展的致富典型,以他山之石為農村致富帶頭人“充電蓄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