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楫揚帆破浪行——黎城縣瞄準高質量發展目標創新突破謀發展

奮楫揚帆破浪行——黎城縣瞄準高質量發展目標創新突破謀發展

戰旗獵獵,閃耀榮光。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0 週年大會上,以“黃崖洞保衛戰英雄團”為首的百面戰旗方隊整齊列陣,氣勢如虹通過天安門,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

黃崖洞地處黎城縣北部,在此發生的黃崖洞保衛戰和由此孕育的“黃崖洞精神”,正在成為黎城人民自強不息、奮勇向前的精神地標,全縣人民奮楫揚帆、破浪前行。

近年來,黎城縣以全市“打造山西重要增長極、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美麗幸福長治”為引領,確定“三大板塊”發展目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瞄準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目標,大力推行“課題引領、素質提升、對標一流、向人民報告、創全優環境”等治縣方略,不斷提升縣域發展競爭力。

奮楫揚帆破浪行——黎城縣瞄準高質量發展目標創新突破謀發展

黎城底子薄、基礎差、經濟體量小。如果按照傳統思維去發展、去參與區域競爭,現有“裡子”很難支撐。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16萬黎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縣委、縣政府履職為民的最大動力之源。縣委、縣政府按照“換道超車”的思路,立足自然、歷史、文化“三遺彙集”資源稟賦,確定“山區田園綜合體標杆縣、能源革命東出太行橋頭堡、中太行山國際旅遊度假區”三大板塊發展目標,不僅統籌全縣農業、工業、文化旅遊提質發展,而且為黎城未來的發展搭建起三大招商平臺,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按下“快捷鍵”。

農業板塊,以鄉村振興為目標,以長壽果鄉田園綜合體為龍頭,帶動全縣農業產業與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成功落地了一批以白巖寺文化養生區、農業生態園、黎侯宴酒業文化產業園、百草園為代表的重點項目。

工業板塊,以能源革命綜合試點戰略為指引,依託交通、區位、資源等發展優勢,引進總投資18.5億元的光伏發電技術領跑基地新能源項目、總投資1億元的落基山物理提純多晶硅新材料項目、總投資96億元的裕福氫能源綜合利用傳統產業升級改造項目、總投資17億元的潞東水洋智慧能源物流港現代物流項目紛紛落戶黎城。特別是投資2.7億元的通鑫鋼渣固廢回收利用項目,更是創造了10天落地、120天建成投產的“黎城速度”。

旅遊板塊,依託“三遺彙集之地”資源,謀劃實施了中太行(中惠旅)洗耳河景區、壺山溫泉度假區、中太行山黃崖洞5A級景區提升等10大項目,總投資12.25億元。同時,成功舉辦“2019中太行山旅遊文化節暨第七屆太行紅山騎遊節”等節慶活動,進一步提高了黎城旅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中太行”在全省太行板塊中率先破題。

在“三大板塊”強有力的支撐和帶動下,全縣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今年,共謀劃重點項目128個,總投資279.86億元,當年計劃投資56.54億元;其中轉型項目74個,佔項目總數的57.81%。1—10月份,共實施項目105個,總投資240.26億元,當年計劃投資50.08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73億元,同比增長15.39%。10月18日,黎城縣提前75天完成全年計劃。

奮楫揚帆破浪行——黎城縣瞄準高質量發展目標創新突破謀發展

2019年國慶節,修葺一新的縣委機關大院旁邊的小廣場正式對外開放。熙攘的人流讓這裡熱鬧非凡,晨練者在這裡打卡健身,過往行人在這裡駐足休憩,漫步的群眾在這裡讀書下棋……華燈初上,這裡又成了網紅直播、舞動旋律的好地方。人們都說,縣裡為群眾辦了一件大好事。

黎城歷史悠久,縣城地貌獨特,有山、有水、有樹、有溝、有古建,地形犬牙交錯,歷史底蘊深厚。儘管幾代黎城人接續奮鬥,努力改善城市面貌,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但囿於自然條件和財政實力的限制,縣城面貌多少年來未有大的改觀。

面對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黎城縣搶抓國家棚改政策機遇,以棚戶區城中村改造為切入點,橋北新城、橋南老城、黎侯古城“三大組團”整體規劃,五大片區分步實施,縣委書記、縣長親自擔任雙組長,14個工作小組各司其責,在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共爭取棚改資金4.46億元、配套資本金1.12億元,徵遷公產單位48家,涉及私人家庭561戶,徵收房屋16萬平方米,騰退土地320.6畝,在有限時間內全面打響打贏一場漂亮的“棚改大會戰”,初步形成古城、老城和新城“三城一體”的大縣城空間格局。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黎民文化廣場、北坊溝中央公園有望在明年向公眾開放;縣綜合文體廣場、人才公寓將全面開工建設。

未來兩到三年,一個獨具太行山味道的“宜居古城、花園山城、美麗新城、幸福黎城”即將呈現在人們面前,美麗黎城呼之欲出。

奮楫揚帆破浪行——黎城縣瞄準高質量發展目標創新突破謀發展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和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都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進行了全面部署。作為縣級層面,黎城縣緊緊抓住幹部綜合素質能力提升這個“牛鼻子”,在提升縣政治理水平上不斷探索,“課題引領、素質提升、對標一流、向人民報告、創全優環境”多措並舉,創新突破,逐步走出一條“黎城之治”新路徑,切實把各方面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助推全縣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

——“課題式三合一”工作法破解頑瘴痼疾。就是針對影響全局的發展難題和重點工作,把每項工作具體化為課題,每個課題按“課題研究、項目招商(引智)、成果落地”三個步驟,一套人馬,跟蹤到底,直至達效。在此引領下,圍繞全縣“三大板塊”“三大組團”等重點工作以及破除因病致貧、義務教育不均衡、“四好農村路”等民生領域難題,黎城縣推進實施產業類項目74個、社會民生項目38個、基礎設施類項目16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5個、億元以上項目43個,全縣上下形成以課題引領發展的良好態勢。

——“請進來、走出去、課題化”組合拳提升幹部綜合素質能力。通過不同方式和不同途徑,不斷提升幹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目前,“請進來”講座41期,參訓12000餘人次;大批量、長時間組織幹部赴河北涉縣、江蘇邗江、浙江溫嶺、福建福清等地,“走出去”跟班學習4期206人次;遠赴港澳培訓學習考察2批次45人;赴北京、河北、四川、廣東等地“小分隊”式對口學習90餘人次;實行“職業導師制”,助推新入職97名公職人員和26名高學歷人才快速成長。“課題化”公示並推行涵蓋全縣各行業、各領域重點課題52個,真正形成工作課題化、課題項目化、項目成果化的工作格局。

——“對標一流”和“向人民報告”提升縣政治理水平。全縣118個單位確立省內外先進典型189個,對標事項315個,對標措施877條。以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切入口,縣四套班子帶頭,圍繞規定性工作,創新突破性工作和打基礎、利長遠工作3個方面,全面開展“向人民報告”,各單位將向人民報告的事項在《縣政治理·學習與交流》和《黎侯周訊》上進行公示。年初亮目標、年終曬業績,“內考外評”接受全縣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的評議,由此激勵幹部幹事創業激情。《縣政治理·學習與交流》和《黎侯周訊》也成了全縣幹部思想交流的平臺,人民群眾瞭解時政動態的窗口,讓大家在思想交流中提高認識,統一步調,共促發展。

——“創全優環境”為民務實解難題。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在全縣開展“創全優環境”工作,成立領導組,下設5個工作小組和1個綜合協調組,分別由縣四套班子主要領導擔任組長,以解決“企業辦事難、基層辦事難、群眾辦事難”問題為切口,每週一至週五下訪發現問題,一包到底。目前,共發現問題78個,立說立行解決33個,已制定方案正在推進解決45個,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得到解決,“解決一個問題、剖析一類情況、消除一批隱患、形成一種規矩、建立一套制度”的“五個一”長效機制逐步建立。

初心凝聚力量,使命催人奮進。今日的黎城,機遇疊加、勢頭強勁,“三大板塊”的廣闊平臺正在釋放出更加充沛的市場活力,“創全優環境”正在吸引更多極具戰略眼光的投資者投資興業,“黃崖洞精神”正引領老區人民爬坡過坎、振興崛起,一個幹群有情懷、民生有溫度、發展有質量的新黎城撲面而來!(本報通訊員:嶽保國 申廷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