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奶國際陷增長瓶頸,收入增速持續放緩

斑馬消費 陳曉京

一度熱銷內地的維他奶,正陷入收入增速下滑的窘境。

維他奶國際陷增長瓶頸,收入增速持續放緩

日前,維他奶國際披露2019/2020財年半年報,實現收入48.64億港元,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5.33億港元,同比分別增長5.31%和2.90%。中國內地是公司的業績支撐,下滑最嚴重,增速同比下降超過24個百分點。

公司21日披露財報後,當天股價下跌10.77%,翌日再跌6.83%。

11月22日,匯豐發表報告,將公司2020年及2021年盈利預測分別下調8%及13%,並將其目標價由40港元降至33港元,維持“持有”評級。

4大市場全線疲軟

維他奶國際(00345.HK)是一家從事豆奶生產與銷售的港資企業,創立迄今已有80年。

香港羅友禮家族靠賣豆奶從香港發跡,產業版圖逐漸擴張至北美、新加坡、澳洲及新西蘭以及中國內地市場。

2016年,公司戰略調整,賣掉北美業務,加大對上述4個市場區域的投入。尤其將市場重心放在亞洲市場,新增佈局進入菲律賓市場,所設工廠將在明年投產。

斑馬消費梳理發現,該公司豆奶市場主要集中在澳洲及新西蘭、中國內地以及香港市場(主要涉及香港、澳門當地以及出口業務),新加坡主要是以銷售豆腐產品為收入主力。

2018/2019財報(截止2019年3月31日)顯示,公司實現收入75.26億港元,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6.96億港元,同比分別增長16.41%和18.77%。

同一財年,中國內地、香港業務、澳洲及新西蘭以及新加坡市場,分別實現收入46.28億港元、22.64港元、5.22億港元和1.12億港元,同比分別增長25.08%、4.81%、3.98%和7.69%。

上一財年(2017/2018財年),上述4大市場收入增速分別為38.78%、-0.42%、6.36%和4%。

公司最重要且最大的市場——中國內地市場收入增速下滑尤其嚴重。2019/2020財年上半財年業績顯示,中國內地市場收入32.44億港元,同比增長僅8.42%。

同期,香港市場實現收入11.37億港元,零增長;澳洲及新西蘭地區收入2.48億港元,同比增長-5.70%;新加坡市場收入0.56億港元,同比增長1.81%。上年同期,這三個市場收入增速分別為4%、5%和9%。

除了貨幣貶值的影響,公司逐一解釋:香港市場受到部分較預算延遲執行的創新計劃影響;澳洲及新西蘭則是極端乾旱天氣導致當地大豆成本上升、生產受限制影響;新加坡在投資業務拓展之餘錄得收入增長。

內地市場增速下滑24個百分點

中國內地市場收入貢獻所佔比率繼續提升,2019/2020上半財年,其收入貢獻佔比69.26%,為歷年來貢獻佔比最高一次。

今年上半財年,中國內地市場收入增速僅為8.42%,上年同期收入增速為32.86%。

維他奶國際自2003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迄今已是名副其實的行業龍頭企業。在內地市場擁有龐大消費人口基數、且原材料利好等情況下,公司在內地收入增速大幅下滑並非首次。

2018/2019財年,來自中國內地市場經營溢利7.2億港元,同比增長32.84%,對比上個財年70.98%的增速,跌落38個百分點。

進入2019/2020財年後,中國內地市場收入增速繼續大幅放緩。公司認為,在去年同期強勁增長以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增長表現“溫和”。

斑馬消費梳理發現,在公司整體收入增速下滑、尤其是中國內地市場收入增速大幅下滑的同時,公司對市場的投入增速亦在同步放緩。

2019/2020上半財年,公司市場推廣、銷售及分銷費用為12.98億港元,同比增速6.83%。上年同期,其對市場投入增速為32.07%。

是豆奶真的不好賣了嗎?

目前市場終端出現的即飲豆奶產品越來越多,涉足即飲豆奶的企業,都遇到了最為困惑的問題:豆奶口味差別小,產品力不夠顯著。

為此,維他奶國際在今年,推出如無添加蔗糖豆奶、“青親地球” 純味豆奶、巴旦木仁咖啡風味植物蛋白飲料、無糖茶系列等產品,以利樂包、瓶裝等多種包裝形態出現在銷售終端。

然而,這也沒能提振中國內地市場收入的增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