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腳步的《漫綜藝》,還能追上觀眾嗎?

“在相聲中,我是個逗哏,而哇哥(鍾漢良)卻像是整個旅行中的逗哏,主導著這次旅行。我倒像個捧哏,沒有方向,沒有規劃,隨心而行。”

郭麒麟這樣形容他與鍾漢良在綜藝《漫遊記》中所扮演的角色。

《漫遊記》是浙江衛視最新推出的一檔散文體美食旅行紀錄綜藝。一個“漫”字彰顯著這檔節目的主題,意味著沒有限制、沒有約束的旅行。同時也因與“慢”同音,使其有了一字雙關的韻味。節目組選取了年齡、背景、經歷都不相同的兩位常駐嘉賓鍾漢良和郭麒麟,以揹包旅行的形式與飛行嘉賓一起去探尋美食與美景。

放慢腳步的《漫綜藝》,還能追上觀眾嗎?

目前,《漫遊記》只播出了第一期,但已能初窺其貌。節目開播前所宣傳的“沒有遊戲、沒有任務,只有自由旅行的未知與自在”並不是噱頭。

從二十多年前的《正大綜藝》開始,中國電視熒屏上的旅遊類綜藝便幾乎未曾停止過發展的腳步。在如今的旅遊類綜藝中,旅遊在節目中更多承擔了載體的作用,真正吸引觀眾的還是節目的任務與遊戲。在這一點上,《漫遊記》的確做到了與眾不同。

放慢腳步的《漫綜藝》,還能追上觀眾嗎?

小清新:真正的去油無汙

《漫遊記》之所以被觀眾稱為“清流”,是因為它“漫”的大膽,為了實現這一主題,它全方位的保持了自己的小清新。

首先《漫遊記》的節目形式設置相對簡單,觀眾再也不用懟在屏幕前,試圖搞懂節目中出現的多種遊戲規則了。實際上,從鍾漢良和郭麒麟出機場的那一刻,他們便處在了一種自由隨性的氛圍之下。在隨後的整期節目中,幾乎做到了與工作人員的零交流:自己制定出行計劃和遊覽方略,自己決定出行方式和食宿,實現了無任務、無遊戲、無經費限制。

當然,看起來嘉賓花的都是自己的錢。

放慢腳步的《漫綜藝》,還能追上觀眾嗎?

這種節目形式的設定為旅行營造了真實感,讓觀眾不用做過多的思考,只需要帶著眼睛跟隨嘉賓一起去享受異國他鄉的風情。

其次是畫面,作為一檔主打“旅遊”的綜藝,養眼的風光自然成了重中之重。《漫遊記》將旅行的第一站放在了歐洲東南部的克羅地亞。充滿濃郁歐洲風格的建築群、成群飛翔的海鷗、古老的大教堂和中世紀街道等美景充斥著觀眾的眼球,隨手一截都是可做屏保的精美壁紙,讓觀眾在舒適的畫面中沉醉。

放慢腳步的《漫綜藝》,還能追上觀眾嗎?

同樣讓觀眾感到舒適的還有兩位常駐嘉賓,在如今以明星為“主菜”的綜藝大勢下,哪個綜藝沒有一兩個廣受爭議的人設,都不好意思上熱搜。尤其是四五十歲的中年男藝人更是成為立“爭議人設”的重災區,但《漫遊記》在這一點上沒有跟風。

放慢腳步的《漫綜藝》,還能追上觀眾嗎?

常駐嘉賓鍾漢良比郭麒麟年長22歲,只比郭德綱小1歲。當這樣一對“老少”組合一同出國漫遊,分分鐘能夠讓觀眾腦補出一場大戲,步入中年的鐘漢良似乎也是“油膩人設”的最好人選。

事實上,在旅遊前節目組對二人的訪談中也能看出,他們的思維觀念完全不同。

鍾漢良想要一個與自己性格不同的旅伴,在旅行的過程中達到互補;而郭麒麟則希望對方與自己的步調一致,可以省去很多磨合。這樣的組合自然看點十足,觀眾期待能夠看到他們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果不其然,旅途第一天,鍾漢良和郭麒麟的習慣差異便體現出來,睡懶覺的郭麒麟先是讓鍾漢良在餐廳苦等半個小時,而後還將自己晚起的原因歸為“沒有吃早餐的習慣”。

在之後的午餐中,郭麒麟卻展現出了自己“大胃王”的一面,這樣的飲食習慣在自律的鐘漢良眼中自然極其不健康,但他並沒有以一個長輩的姿態去對郭麒麟進行說教,更沒有炫耀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是用微笑表示了自己的驚訝。

放慢腳步的《漫綜藝》,還能追上觀眾嗎?

在整個旅途中,鍾漢良對郭麒麟極為照顧。為了二人的旅途更為完美,光筆記就做了滿滿的幾頁紙。只是因為郭麒麟在車上的隨口一句“想去看日落”,行程中就多了一條“驅車三小時去看日落”。而郭麒麟,則更符合現代一部分年輕人的旅遊觀:隨心而動,隨性而為。

除了上述特點之外,《漫遊記》在“散文體”方面也做得較為出色,它將“花字”這一綜藝法寶的使用率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散文體的長句感悟,配合上旅途中的美景,不僅不矯情做作,反而更添美感。

放慢腳步的《漫綜藝》,還能追上觀眾嗎?

由此可見,無論形式還是內容,《漫遊記》都稱得上是一檔真正“慢”下來的綜藝。不過,這種“慢”是現在的觀眾所喜歡的嗎?

放慢腳步的《漫綜藝》,還能追上觀眾嗎?

“慢”到極致是平庸?

觀眾希望看到目前的綜藝節目褪去浮躁,露出最本真的一面。但同時,又往往對這種沒有“爆點”的綜藝缺乏耐心。

當沒有了遊戲和任務,沒有了強立的“爭議人設”,《漫遊記》第一期中所觸及到的衝突點也只是兩位嘉賓年齡差距帶來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上的反差,而且由於二人的相互體諒和相互理解,這些衝突點瞬間被化為無形。

但這才是真實生活的常態,《漫遊記》勇敢的地方就在於,它真真切切地將這一部分無聊的真實展現了出來。

放慢腳步的《漫綜藝》,還能追上觀眾嗎?

在第一期節目的尾聲,鍾漢良、郭麒麟和飛行嘉賓李晨在海邊聊天,此時錄製還未結束,在短暫的沉默之後,李晨突然問郭麒麟:“相聲有沒有現掛(即興發揮)?”

在旅途中的異國他鄉,在景色優美的海邊,他們沒有任何徵兆地聊起了這個話題,好像在聊相聲,又好像在討論他們正在參演的綜藝本身。

放慢腳步的《漫綜藝》,還能追上觀眾嗎?

這一略顯尷尬的場景恰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漫遊記》的處境,當傳統綜藝的套路被拋棄,當嘉賓在綜藝中的話術臺本失效,留給觀眾的是一種真實的凌亂和不知所措,這或許也是節目在創新路上必經的一種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