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杭州亞運會後,房價是否會像廣州亞運會後一樣一地雞毛?

編者按:亞運會不是簡單的城市舉辦了一場賽事,而是通過亞運會的籌辦,實現城市基建跨越式發展、助力經濟加速騰飛。在杭州籌辦亞運會的階段,我們感受到了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感受到了基建給我們生活方式帶來的改變。

聽,這是經濟脈搏蓬勃跳動的聲音

廣州和杭州,一南一北,一個老牌一線城市,一個新一線城市。他們處於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兩個區域——珠三角和長三角,他們現在又要有一個共同點——都舉辦過亞運會。

廣州亞運會後,恰逢房地產下行週期,廣州亞運村區域房價經歷2010年前熱潮之後出現了滑坡,之後起起伏伏一直沒有亮眼的表現,“亞運會”結束即利空的觀點也在此時出現。那麼杭州亞運會後也會和廣州一樣的命運嗎?不是的!

一、廣州的城市規劃和杭州的城市規劃完全是城市發展的兩種模式。

廣州城市發展規劃是“衛星城”發展模式。最新的規劃中提到了“一主一副多點”:

主城區:荔灣、越秀、天河、海珠

副中心:南沙區全區

多點(衛星城):(1)花都城區(2)空港經濟區(3)知識城(4)番禺南部城區(5)從化城區(6)增城城區

衛星城(Satellite Ctiy)是指在大城市外圍建立的既有就業崗位,又有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設施的城鎮。建立這種城鎮旨在控制大城市的過度擴展,疏散過分集中的人口和工業。

簡單的說,廣州發展模式是每一個衛星城獨立發展,自成體系,不集成、不連片,而廣州的亞運村就位於6個衛星城中的番禺區,與廣州的主城區距離25km!

杭州城市是“集中式”發展,規劃中提到的是從西湖時代邁向錢江時代!可以認為是一江兩岸,連片發展。杭州亞運村位於錢江世紀城,是杭州最核心區域之一。在資源的配置上,“集中式”發展強調有主有次,區別於廣州衛星城模式獨立發展

從城市發展角度來說,集中式發展對城市中心城區資源傾斜更大,而“衛星城”模式則更傾向於同步推進均衡發展。

二、杭州房價漲幅和人口源源流入有關。

杭州人口流入量全國第四,2018年杭州常住人口為980.6萬人,新增常住人口33.8萬人,預計到年底公佈2019年杭州市常住人口時,杭州市常住人口將破千萬。對於房地產的價值,有一句公認的話:房地產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

2022年!杭州亞運會後,房價是否會像廣州亞運會後一樣一地雞毛?

2018年浙江省各市主要經濟指標

一個年輕人源源不斷湧入的城市、一個千萬人口的省會城市、一個城市經濟GDP總量排名全國前十的城市,這些都在悄悄訴說著城市發展的活力。

誠然廣州也同樣符合上述特徵,但是由於廣州衛星城發展模式,廣州其核心區及次核心區的常住人口密度將註定不及杭州“集中式”發展模式。杭州核心區不可替代性高於廣州。

三、政府政策的引導和市場反應更加成功

從2016年土拍要求溢價率120%封頂現房銷售,到2017年降低封頂溢價率、改現房銷售為競配自持,再到2018年土拍繼續降低封頂溢價率同時增加配建人才房,最後到當下土拍時完全鎖定未來上漲預期,規定預售指導價格,以市場價格控制倒逼土地市場保持理性。

我們看到了杭州在近兩年一次又一次成為全國土地出讓金的“銷冠”,是政府想通過增大房屋供給保持市場供求平衡、維護市場價格理性上漲的決心。我們看到每一年土拍政策連續的變化,是政府一次又一次對即將起飛的樓市價格的嚴厲政策調控

在如此高壓政策下,杭州房價和土地價格仍然在不斷上漲,這是市場宏觀層面對杭州城市發展給予的肯定,也是很長一段時間杭州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的原因。

杭州和廣州發展模式不同,調控政策及市場的反應不同,房價與當前杭州市在全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匹配。杭州亞運會後,只會在這個過程中更好,而不是一地雞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