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海鮮能提高智商嗎?看看營養學家的新研究是怎麼說的

藥明康德/報道

孕期和兒童青少年時期(18歲以下)的營養對孩子的神經認知發育起著關鍵作用,在這個時期內,如果沒有足夠的關鍵營養素攝入,可能會導致終生神經認知發育和心理健康受損,並且在隨後的時間裡無法通過關鍵營養素的補充予以糾正。

由美國13位營養學家發表在一份營養學期刊(PLEFA)上的新研究顯示,食用海鮮有益於嬰幼兒和兒童青少年的神經認知發育;母親在懷孕期間食用海鮮的孩子,比母親在懷孕期間未食用海鮮的孩子,平均智商高出7.7分

吃海鲜能提高智商吗?看看营养学家的新研究是怎么说的

研究人員對44項科學研究進行了系統的回顧,以分析孕婦和兒童時期食用海鮮與神經認知發育之間的關係,其中29項研究涉及102944對母子,15項研究涉及25031名兒童。

研究表明,在懷孕期進食海鮮有助於孩子神經認知發育,在出生後的第三天和17歲測試時,均有顯示;與母親懷孕期沒有進食海鮮的孩子相比,母親懷孕期進食海鮮的孩子智商要高出5.6-9.5分,平均高出7.7分,罹患多動症的風險僅為其三分之一。此外,研究還發現,攝食足量(超過100盎司/周,約2835克/周)海鮮並不會對神經系統產生任何負面影響,在懷孕期每週食用4盎司(約113.4克),就可有助於孩子神經認知功能的發育。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2015—2020美國居民膳食指南》諮詢委員會的成員J. Thomas Brenna博士說:“孕期進食海鮮對孩子的的大腦、眼睛和整個神經系統的發育有很大好處,其綜合功效不是任何一種單一營養元素所能達到的,但風險在於吃的海鮮不夠,而非攝入過量。”

吃海鲜能提高智商吗?看看营养学家的新研究是怎么说的

根據2010年和2015-2020年《美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海鮮的定義,海鮮是指生活在海洋、淡水湖泊和河流中的一大類海洋動物,包括鮭魚、金槍魚、鱒魚和羅非魚等魚類,以及蝦,蟹和牡蠣等貝類。在這個定義中,海洋哺乳動物(如鯨魚)和海洋植物(如海藻)均不被視為海鮮。

由於海鮮富含嬰幼兒和兒童青少年神經認知發育的關鍵營養素,包括碘、維生素B12、鐵、維生素D、鋅、錳、高度不飽和脂肪酸ω-3與ω-6,《2015-2020美國膳食指南》建議居民每週應食用8盎司(約225克)海鮮產品,每天能為機體提供250mg EPA和DHA,兒童應減量;孕婦及哺乳期女性應每週食用8-10盎司(約225-280克),以為孩子提供足夠的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ω-3不飽和脂肪酸。

吃海鲜能提高智商吗?看看营养学家的新研究是怎么说的

由於海鮮中含有重金屬汞,因此在食用時應選擇EPA和DHA含量豐富而汞含量很低的海鮮,如鮭魚、鳳尾魚、鯡魚、西鯡魚、沙丁魚、太平洋牡蠣、鱒魚、大西洋和太平洋鯖魚。經常性食用海鮮以至於超過推薦量的人群更應該注意,要選擇含汞少的海鮮。

[1] CAPT Joseph R. Hibbeln, et al.(2019).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afood consumpt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childhood and neurocognitive development: two systematic reviews. PLEFA, DOI:https://doi.org/10.1016/j.plefa.2019.10.002.

[2] NEW SCIENTIFIC PAPER SHOWS SEAFOOD CONSUMPTION CRITICAL FOR BRAIN DEVELOPMENT. Retrieved Nov 2 ,2019, from https://www.seafoodnutrition.org/press-releases/scientific-paper-shows-seafood-critical-for-brain-development/

[3] 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015-2020 EIGHTH EDITION

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微信團隊,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謝絕轉載到其他平臺;如有開設白名單需求,請在文章底部留言;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繫wuxi_media@wuxiapptec.com

e藥環球 | 藥明康德團隊打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