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最新”旅遊景點排行榜名單曝光

朔州市“最新”旅遊景點排行榜名單曝光

TOP.1朔州應縣木塔

上榜理由:釋迦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釋迦塔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釋迦塔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噸,純木結構、無釘無鉚。塔內供奉著兩顆釋迦牟尼佛牙舍利。

TOP.2朔州崇福寺

上榜理由:崇福寺位於山西朔州市朔城區舊城內東街北側。是一處規模宏敞,殿閣群居的古寺廟。崇福寺坐北朝南,外觀古樸、莊嚴,門前雄獅端坐,寺內,殿閣五重,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17米,面積23400平方米。崇福寺創建於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由唐代大將軍、朔州人、鄂國公尉遲敬德奉旨建造。到遼代,寺被改為林太師府衙,後又改為寺廟,取名林衙寺。金代熙宗年間,寺廟擴建,大興土木。金代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金朝海陵王完顏亮題額“崇福禪寺”一直至今。

TOP.3右玉殺虎口

上榜理由:殺虎口,也稱西口。位於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境內晉蒙兩省交接處,殺虎口兩側高山對峙,地形十分險峻,其東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兩山之間開闊的蒼頭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至今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經由此地,建於明朝,古稱參合口。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殺虎口聞名遐邇,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TOP.4廣武漢墓群

上榜理由:中國漢代墓群。在山西省山陰縣新舊廣武村迤北的開闊地上。明清兩代曾扼隘口建城,即今的新、舊廣武城,墓群因此得名。秦至漢初,此地屬雁門郡樓煩縣。東漢時期雁門郡移治於今漢墓群北1公里處的陰館古城處。由於這裡是漢朝與匈奴長期爭戰之地,數百年間遺留下龐大的漢墓群。1950年文化部文物局雁北文物勘查團來此地調查,始以廣武命名。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TOP.5廣武長城

上榜理由:廣武明長城據有關資料和碑文記載,是明代洪武七年(1374年)修築,屬內長城,全長約40華里(從新廣武到西安峪),土牆尚存26華里,剩餘部分為殘跡,保存較完整的在山陰縣新廣武境內。

TOP.6神頭泉

上榜理由:神頭泉為山西省19大岩溶泉水之一,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神頭村。泉域面積4756平方公里,泉群分佈面積5平方公里,大小泉眼100餘處,呈散流狀排洩,泉水流量多,年平均(1956年~1984年)達8.15立方米/秒,最大流量可達9.78立方米/秒,別名“塞外西湖”。

TOP.7朔州金沙植物園

上榜理由:金沙植物園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西南方向,距市區約五公里,交通便利,風景優美,是市民休閒遊玩的必選之地。

TOP.8廣武城

上榜理由:廣武城是明長城山西鎮重要關堡。位於山西省山陰縣境內。廣武堡有新、舊兩座,新城緊傍長城而築,舊城在新城西,居長城之外。廣武舊、新兩城是研究國家軍事史的重要實物資料。2006年05月25日,廣武城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TOP.9王家屏墓

上榜理由:位於山陰縣西南15公里的泥河鄉河陽堡村南,是明代著名政治家王家屏之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家屏墓佔地 10168平方米,規模宏大,地面享堂猶存,有石人、石羊、石馬等儀仗及碑石10通,碑文大部分為聖旨加封等內容,現已破壞嚴重。

TOP.10珠海寺

上榜理由:殊海寺位於應縣城東西15公里處,海拔1300米,始建於東漢,後又多次修葺。是雁門十八隘之一,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TOP.11平魯南山公園

上榜理由:平魯南山文昌塔文化公園又稱南山公園,分為文昌塔區、戰國秦漢墓遺址保護區、石碑及出土文物保護展覽區、四季植物公園區。中部為文昌塔區,主要建築有文昌塔、牌樓、山門、戲臺與看臺及附屬設施。西部為四季植物園,種植不同季節的植物、花卉。配有亭、廊、座椅等,由小道連接為一體。東部為戰國秦漢墓遺址保護區、石碑及出土文物保護展覽區,主要建有博物館、碑廊、仿漢亭等。文昌塔於2008年10月竣工,塔為平面正八邊形,塔體內高6層,外部高9簷,兼具樓閣式與密簷式塔的特徵,塔下基座3層,塔基總高24.9米,塔身端立於方形主臺基中央。塔基周緣設有石雕欄杆,基座四周栽植樟子松等景觀樹木。

TOP.12丹陽王墓

上榜理由:丹陽王墓位於懷仁縣城北4公里的大運公路邊。《懷仁縣誌》記載墓主人是丹陽王叔孫建,但無確鑿史料及出土文物為證。建造年代當是北魏無疑。

TOP.13右玉南山滑雪場

上榜理由:南山滑雪場座落在右玉縣南山生態公園東,總佔地面積一千四百餘畝,周邊有松林,楊樹林,沙棘林等,自然環境優美,置身期中,鳥語花香。滑雪場緊鄰109國道和大呼高速,地理位置優越。2010年,滑雪場通過雪道改造,建成了晉北首家高爾夫練習場,同時開發了具有愛國主義教育的真人CS叢林野戰、射箭場、野營篝火等遊樂項目。2010年,因其良好的生態環境,右玉獲評“中國生態文明示範縣”,全國上下掀起了學習右玉精神的熱潮。

TOP.14永鎮寺

上榜理由:永鎮寺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縣城東部的小石口村北的山坡下,背靠青山,前臨小溪,環境非常美。永鎮寺規模不大,但佈局嚴謹,山門、鐘鼓樓、正殿、配殿俱全。

TOP.15馬邑漢墓群

上榜理由:馬邑漢墓群分佈於朔州市朔城區四周20公里以內範圍。朔城區現址是秦漢馬邑城的一部分,地處雁門關外,為中原地區通往塞外漠北草原的必經之路。南部通過陽方口、雁門關可達中原,北有臘河口、劉家口可達平城(今大同市),西南有大水口、北岔口直達黃河。歷史上胡人的南侵擄掠,漢人反擊圍剿,均以該地區作為重要的進攻和防守目標。尤其在漢代,這裡是重要的關外軍事重鎮。那些守衛邊關的將士死後大都埋葬在這裡,形成這一帶地區密集的漢代墓葬群。

TOP.16朔州淨土寺

上榜理由:山西省應縣淨土寺,位於應縣城內東北隅,又名北寺。創建於金天會二年(1124年)。主殿為大雄寶殿, 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原有山門、舍利塔、天王殿、鐘鼓樓、東西配殿、大雄寶殿、後殿、藏經樓等。如今,僅剩大雄寶殿和配殿。其中,大雄寶殿建於金大定二十四年,平面略呈方形,斗拱疏朗,尚可看出金代建築風貌。殿內的藻井四面金龍盤繞,造型美觀,構圖精細,是研究金代建築學的實物資料。殿內四壁的壁畫,始繪於清代,主要記述釋迦牟尼佛以及諸菩薩的佛教事蹟。

TOP.17楊莫嶺森林公園

上榜理由:楊莫嶺森林公園位於山西省朔州市山陰縣馬營莊鄉地處山陰縣東南部,東鄰應縣,西連本縣後所鄉,北毗本縣古城鎮,南接忻州市代縣。距朔州市50公里,距大同市80公里,距太原市200公里,距首都北京400公里。楊莫嶺森林公園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山坡區,地質古老,屬恆山剝蝕斷塊高中山區,太古界變質火山岩沉積岩地層,中、北部為平川區,為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年平均氣溫8.3℃,地下水源十分豐富,光照充足,無霜期為130天,主要動物有13目,25科,主要植物有42科、90屬、195種。境內泉水湧現,溪流不斷,水中富含多種微量元素,極具開發價值。南部山區的省級生態公園楊莫嶺森林公園原生態自然景觀富有,山高水長,風景秀麗。

TOP.18朔州古城遺址

上榜理由:北齊朔州古城與元末明初朔州城,位於現朔州市朔城區,是山西省現存較早、殘垣保存較完整的古城之一。 古城城垣的確切建築年代,據《朔州志》記載,創建於北齊天保八年( 557),其周長九里十三米,為土城夯築城垣。隋、唐、遼、金各代沿用,距今已有1439年的歷史。它是在秦漢馬邑城舊址上擴建而成的。元末明初,省去西北城垣之半,並利用東南隅北齊城牆重建朔州城,明洪武三年(1370)包磚。 北齊古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800米,東西寬1600米,周長6800米,總佔地 288萬平方米。現存城牆殘高約 8米,底寬約15米,頂寬約10米,城牆上部建築構造現已不明。

TOP.19朔州龍潭湖

上榜理由:龍首山數萬畝樟子松林常年鬱鬱蔥蔥,景色宜人,可供遊客徒步圍獵,置身於自然;庫內遊艇隨您領略北方難有的江南水秀;沙灘浴會使你回到孩期童年的夢境。它將成為集旅遊、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塞外江南渡假景區。

TOP.20朔州寶寧寺

上榜理由:寶寧寺在山西省右玉城內,俗名大寧寺,明清建築,現存大殿兩座,形制雄偉。寺內原藏明代以前的水陸畫一百多幅,據傳此畫是朝廷敕“為生民造福”的,現藏於山西省博物館。同名的還有湖南攸縣寶寧寺。

TOP.21朔州清涼山

上榜理由:清涼山在懷仁縣何家堡鄉悟道村西約五里遠的地方,山勢陡峭,峰巒疊嶂。山上有一寺名清涼寺,據說是文殊菩薩赴五臺山途中的第一道場。主峰有一座磚塔名華嚴寺磚塔,磚塔高約十多米,七簷八角,遼代所建,峰北山凹處有一石窟,石窟中一尊石雕文殊菩薩像,高1.78米,栩栩如生,端坐在須彌座上。主峰磚塔與峰北山凹處的石窟遙相呼應。據考證,石窟、佛雕和磚塔均建於遼、金時代。

TOP.22朔州大安寺

上榜理由:應縣大安寺,在應縣縣城東南15公里的東崔莊村南,佔地面積6840平方米。1315年(北宋元延佑二年),仁宗皇帝為獨峰和尚敕建,1369年(明洪武二年)重修。

TOP.23化悲巖寺

上榜理由:位於山陰縣城南35公里處,坐落在翠微山東麓西側山腰。化悲巖寺又名化悲廟,化悲巖,羊馱寺。始建於遼金時期,續建於元至正十五年間(公元1307-1341)。 寺院依山傍勢,寺內石窟別緻相連。成就了奇特的八大景觀:“悲巖晚照”、“孤松獨石”、“兩山夾一樓”、“香山滴翠”、“朱沙河”、“佛燈明”、“二泉映月”、“鐘鳴百里”。寺院周圍奇峰崔嵬,溝壑橫流,一條羊腸小道是通向化悲寺的唯一路徑。

TOP.24臥羊場

上榜理由:臥羊場位於應縣東南部,屬恆山山系。在堯峪村北,與渾源交界。西北一東南走向,境內面積約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333.4米,為朔州第二高山。

TOP.25朔州桃花源農莊

上榜理由:桃花源農莊位於右玉縣鄧家村,緊靠109國道,農莊內有水上樂園、游泳館、水果採摘園、卡丁車場、沙灘摩托、養殖園、動物觀賞、騎馬、垂釣、自助燒烤、餐廳、篝火晚會以及餐飲住宿,集觀光休閒及度假娛於一體的鄉村景點。

TOP.26山陰縣

上榜理由:山陰縣,歷史文化名城,為山西省朔州市轄縣,位於山西省北部,介於東經112°25′-113°04′,北緯39°11′-39°47′之間。東鄰應縣,南毗代縣,西交朔城、平魯二區,北與左雲、右玉、懷仁接壤。全縣轄4鎮9鄉,總面積1657平方千米,總人口22萬人(2002年)。縣人民政府駐岱嶽鎮。年均氣溫7℃左右。山陰縣境內自然資源較為豐富,其中以煤炭為主,是產煤大縣,有“煤鄉”之稱。2018年9月7日,山西省政府正式批准山陰縣“省定貧困縣”退出並向社會公告。

TOP.27狼兒村

上榜理由:位於朔州西南方向二十五公里處,此地又稱陳家峪,也稱陳家谷。狹谷南北走向,長達十里有餘,東西兩崖奇峰怪石,陡峭如壁,為自古兵家用武之地,宋朝抗遼名將楊業在此殉國。 相關背景:血染狼村 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遼國聖宗皇帝隆緒年幼即位,蕭太后臨朝攝政。宋太宗趙光義趁遼國“母寡子弱”之機,企圖分三路兵馬收復燕雲十六州。中路以田重進為主將,出兵飛狐口;東路以曹彬為正將,米信為副將出兵雄州;西路以潘美為正將,楊業為副將出兵雁門關。楊業父子英勇善戰,身先士卒,很快收復了衰、朔、應、雲四州。後來因東路曹彬、中路田重進作戰失利,戰場形勢急轉直下。

TOP.28朔州平魯烈士陵園

上榜理由:平魯烈士陵園位於平魯區井坪鎮陵園路北,總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該國始建於1964年,竣工於1973年8月,主要是為紀念、陳列抗日民族女英雄李林烈士及革命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犧牲的1366名平魯籍革命烈士而建的,是雁門關外著名的烈士陵園之一。

TOP.29金沙灘生態旅遊區

上榜理由:金沙灘生態旅遊區位於懷仁城西20公里處。旅遊區主要涵蓋金沙灘鎮、何家堡鄉,包括金沙灘林區和洪濤山林區。區內百里蒼翠,萬頃碧波,清流似帶,鳥語花香。以宋遼交戰和崇國寺佛教文化為主題的園林建築群,掩映於莽莽林海之中,氣勢恢宏,覆壓2000餘畝。整個景區以林海為軀,古戰場為魂,集生態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置身其中,既能領略到自然風光的清幽旖旎,又能感受到歷史文化的渾厚凝重。

TOP.30應縣佛宮寺

上榜理由:世界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構塔式建築。塔平面八角形,五層六簷樓閣式,總高67.31米。頂層為八角攢尖頂,剎高9.91米。木塔雄偉壯觀,瑰麗精巧,體態和諧,雍容大方,在藝術構圖上有著相當嚴密的幾何關係,迷宮一樣的木構架將結構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即使從今人的眼光看,也具超群的魅力。交通:距離大同約75多公里,可於大同新南汽車站乘坐去應縣的班車,車票11元;然後坐小三輪,2、3元可直達景區;2個多小時可到。還可於7:30在大同火車站乘坐一日遊的小公共汽車直達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