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周邊潛艇規模進一步擴大,風險和機遇並存

近年來,常規潛艇技術的不斷髮展並平價化,使得越來越多的中等國家海軍開始具有裝備潛艇的可能性。很有意思的是,東南亞地區和南亞地區的潛艇規模在近幾年有顯著擴大。

首先,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潛艇部隊應該是裝備6艘636型常規潛艇的越南海軍,全部集中到金蘭灣的189潛艇旅,分別為HQ-182“河內”號、HQ-183“胡志明市”、HQ-184“海防”、HQ-185“峴港”、HQ-186“慶和”和 HQ-187“巴地頭頓”。這是越南海軍手中真正具有現代化作戰能力的作戰艦艇之一。636型性能成熟,安靜性也很好,越南海軍的潛艇部隊為東南亞地區最大應該沒有太大疑問。

中國周邊潛艇規模進一步擴大,風險和機遇並存

越南636型潛艇

印尼海軍最重要的作戰平臺是4艘常規潛艇,包括2艘交付1艘在建的“納伽巴薩”級(Nagapasa-class)常規潛艇,為韓國引進的“張保皋”級(Chang Bogo-class)常規潛艇改進型,水下排水量1400噸,是214型潛艇的韓國版,可以攜帶21條533毫米14SUT型魚雷和UGM-84潛射反艦導彈,不過印尼似乎沒有買導彈。2艘“納伽巴薩”級包括“納伽巴薩”號(KRI Nagapasa, 403)和“阿達德達理”號(KRI Ardadedali, 404),分別於2017和2018年交付,“阿魯果戎”號(KRI Alugoro, 405)還在建造中。2艘“卡克拉”級(Cakra-class)常規潛艇則是從德國進口的209型常規潛艇,分別於2004和2006年交付,2艘各為“卡克拉”號(KRI Cakra, 401)和“南伽拉”號(KRI Nanggala, 402)。值得注意的是,印尼的“納伽巴薩”級後兩艘為韓國授權印尼當地建造,

中國周邊潛艇規模進一步擴大,風險和機遇並存

KRI Nagapasa

泰國2017年訂購了1艘S26T型潛艇,2018年追加了1艘,可能還有1艘的意向。根據公開的說法,S26T型技術源於039B型,長77.7米,舷寬8.6米,高9.2米,潛深300米。該型艇最高航速17節,在80%電量的情況下,可潛航260海里。使用AIP系統時,可以續航768海里,或在水下停留20天。如果混合使用AIP和柴電動力,其航程可達2000海里,或航行65天。該艇艇員38名,裝備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以發生魚雷和反艦導彈。

中國周邊潛艇規模進一步擴大,風險和機遇並存

S26T型潛艇

馬來西亞海軍擁有2艘法國建造的“鮋魚”級(Scorpéne)常規潛艇,是馬來西亞海軍歷史上第一次擁有潛艇,2009年入役。“鮋魚”級水下排水量1711噸,可以發射意大利製造的“黑鯊”533毫米重型魚雷和SM39潛射反艦導彈。2艘“鮋魚”級分別為“東姑·阿卜杜勒·拉赫曼”號(KD Tunku Abdul Rahman)和“敦阿卜杜勒·拉扎克”號(KD Tun Abdul Razak)。

中國周邊潛艇規模進一步擴大,風險和機遇並存

KD Tunku Abdul Rahman

新加坡海軍擁有兩型常規潛艇,2艘“挑戰者”級常規潛艇於2001、2002年先後服役,為原瑞典海軍“所羅門”級潛艇,其水下排水量1200噸,擁有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2艘“挑戰者”級分別為“征服者”號(RSS Conqueror)、“百夫長”號(RSS Chieftain)。“挑戰者”級原來的兩艘,“挑戰者”號(RSS Challenger)和“酋長”號 (RSS Centurion)於2015年退役。2艘“挑戰者”級配置在第171分艦隊。2艘“射手”級柴電潛艇同樣為瑞典生產,原為“瓦斯特西約特蘭”(Västergötland-class)級潛艇,新加坡於2005年購入並進行現代化改裝,2011和2013年分別重新服役。“射手”級水下排水量1500噸,擁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和3具400毫米發射管。2艘“射手”級分別為“射手”號(RSS Archer)和“劍客”號(RSS Swordsman),均配置在第171分艦隊。新加坡還向德國訂購了4艘218SG型潛艇,目前第一艘“無敵”號(RSS Invincible)已經在德國基爾下水。如果4艘218SG服役,新加坡海軍將取代“挑戰者”級和“射手”級,裝備質量會有進一步提高。

中國周邊潛艇規模進一步擴大,風險和機遇並存

218SG

目前,東南亞有五國海軍裝備了潛艇,現役潛艇共有14艘,而未來即將服役的潛艇則有8艘之多,而且其中6艘為AIP潛艇。可見,東南亞海上力量近年來增長迅猛,水下軍備競賽可能將心照不宣地進行。而鄰國海軍裝備的發展則會製造新的需求,包括新型潛艇和反潛裝備的需求,因此東南亞未來的反潛裝備需求,包括海上巡邏機、反潛導彈、搜潛系統等都有著比過去更大的市場潛力。不過近年來全球經濟形勢預期不佳,東南亞的潛在需求能否被證明,還需要時間觀察,近日傳出泰國對中國的出口型反潛導彈有興趣可能是個不錯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