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公司跳槽到大公司,進來2個多月了,沒讓幹什麼事情,感覺很壓抑,是否應該離職?

偶有一面之緣


壓抑就對了,壓抑說明你在成長,如果進來很輕鬆,那就說明跳槽失敗了。從小公司跳槽到大公司,感覺到壓抑不適應,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小公司和大公司對人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樣的,鍛鍊的能力點也是不一樣的,只有經過大公司的歷練,你的能力才能更加綜合全面。

一、進來2個多月了,沒讓幹什麼事情,大公司對普通員工的期許並沒有小公司那麼大,大公司的普通員工更多的是作為一顆螺絲釘,完成本職工作

為什麼很多人會說去大公司養老,大公司競爭確實激烈,但在普通崗位上,也更加容易生存下去。只要能夠摸準大公司的生存規則,活下去,很好的活下去還是比較容易的。當然這裡我所說的是沒有多大要求的活下去,如果想要升職加薪,走上高位,那還是不容易的。這是大公司和小公司非常明顯的一個區別。

舉個簡單的例子,可能更容易理解。在上海,同樣拿著月薪8000的人,去大公司可能只是一個基層員工,將領導交付的任務完成即可,只要執行力夠強,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什麼問題,業務發展壓力會有部門負責人扛著,輪不到8000工資的人去扛。如果去小公司,月薪8000可能就是個經理了,需要對業績負責了,這個時候老闆不會看你執行力有多麼強,過程中對你可能也不會有那麼多的指手畫腳,但對結果的期望可能更大,業績如果起不來,你隨時可能走人。所以,進入大公司,對於基層員工來說,反而會感覺到輕鬆一點。

二、如果你的薪資並不低,進來2個月了,沒讓幹什麼事,你就沒有事幹,那就很危險了,事情需要自己主動去幹

這種情況也非常常見,有的人在之前公司級別並不低,比如總監崗位,拿著不低的薪水,被大公司挖過來負責某個業務,進入大公司之後,級別可能不是總監,但也能夠做個經理,薪資上則會有大幅的提升。由於之前公司較小,伴隨著公司一路成長,做到了總監崗位,和老闆比較熟悉,雙方的信任度很高。所有的決策,基本上是老闆在下,然後作為總監的你,督促團隊成員完成任務。因公司較小,對業務規模成長性的要求並不高,更多的是賺點小錢,慢慢過日子。

來到大公司之後,業務策略完全不同,在大公司裡,不要說總監,即使是經理,都需要為自己的業務不停的想辦法,而這個習慣你可能並沒有養成,因為之前你雖然是個總監,但基本上是個執行人員。沒有主動考慮業務發展的習慣,且兩家公司的業務壓力完全不相同,即使在上家小公司偶爾會考慮業務發展,但頻率和強度完全是不一樣的。造成你剛到大公司的時候,短時間內還不能夠轉過思維來。而你的領導覺得你已經是個經理了,業務交給你,他只看結果,如果你幾個月下來,遲遲沒有動靜,沒有方案,沒有做業務的策略,沒有帶出業績,那麼你就危險了,估計連試用期都過不了。

三、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做事習慣相差較大,剛開始你無法適應,所以覺得壓抑

小公司人數較少,人際關係相對簡單,大公司則非常不一樣。部門眾多,人員眾多,利益糾葛也很多。做任何一件事情,不僅要考慮業務本身,還要考慮對各個部門的影響。如果別的部門反對,你應該如何解決。如果別的部門告狀,你應該如何解決。如果別的部門不配合,你該如何解決。

在小公司,大家都相對熟悉,且部門沒有那麼細分。舉個簡單的例子,做運營的時候,需要設計師做圖,而設計師可能就是在你部門下面,你一句話他就得做。或者,在別的部門,但大家都很熟悉,你需求提過去,別人也會照做。但在大該公司,資源是有限的,很多部門都在用同樣的資源,你提需求給別人,還需要排隊,對方還會說你需求有問題。碰到非常緊急的事情,找對方幫忙,對方壓根就不理你,完成不了,你又無法跟領導交代。類似這樣的事情太多了,剛開始很多人都會不適應的。說白了,溝通能力是在大公司練出來的,強勢能力也是在大公司練出來的。

四、在小公司,你和領導溝通相對簡單,有什麼說什麼,領導也是同樣風格,到了大公司,領導有些行為可能經常讓你摸不著頭腦,不知道領導在幹啥,在想啥,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否對

大公司辦公室政治會明顯許多,你做的很多事情,在你看來可能正確無比,但在領導那個角度看來,可能錯得離譜。錯的原因可能不是因為你的業務判斷,而是你的悟性、情商太低。最終的結果就是,你總是覺得領導有問題,一些明明正確的決策為什麼領導不採納,等等。

五、寫在最後

以上的一些情況,是我工作多年得出的一些經驗,小公司到大公司,經常會遇到類似的問題。人一旦遇到有難度的事情,遇到不適應的環境,難免會有些壓抑,難免會開始自我否定。不過這都沒有關係,重點是要分析為什麼,然後去解決它。遇到的事情有難度,說明在成長,成長的過程必然是有點痛苦的。

至於要不要離職,我的建議是你最起碼要待個一年,看看自己到底有沒有能力搞定它,如果實在搞不定,那就離職。希望以上的分析能夠給你一些幫助。


八魚先森


五六年前年前我招過一個軟件工程師,當時大概在20-30萬的薪資水平上吧。當時招他的目的是業務部門打算投入一個新的技術方向,等他來了,這個方向黃了。於是他剛入職就閒的要命。

如果我們是一個小公司,妥妥的就把他開了,大不了多給一個月工資補償金就是了。但我們不是小公司啊,作為大公司,來都來了,怎麼能讓你走呢。

先是業務部門,雖然那個技術方向不做了,那你可以做別的呀。咱部門四五個專業組,七八十號人,你說你想做啥吧。其實如果是工作兩三年的,隨便安插哪裡都能幹。但此人不是啊,他不願意,想走。

我作為招他進來的HR,不能眼睜睜看著我的勝利果實浪費掉啊。這裡不想做了是吧,沒問題,我給你推薦別的部門。於是很快,我跨公司跨部門(同一個集團公司內)給他推薦了出去,完美。

他感激於我的高質量招聘服務,一直和我保持聯繫。在以上第二個公司工作了兩三年後,他和我聊,還想換換。恰好,當年招他入職又依依不捨放他走了的老領導去了新公司開展新業務,又召喚他過去,他也看好那個發展方向,於是就又換到第三個公司了。

這就是大公司的好處了。


職場三原色


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從小公司跳槽到大公司,沒讓你幹什麼事情覺得很壓抑,應不應該離職。

我前一家公司是3000人規模的上市公司,我現在的公司是一家有2萬人的上市公司,從公司規模來看,應該是從小公司跳槽到大公司。

我剛入職的時候可能和題主是一個思想,進來兩個多月什麼都沒有幹,我只幹一件事情就是核對數據字典。

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叫數據字典。

當我們需要獲取一個表格的數據,但表格裡面會有很多的字段名稱,而同一個字段名稱在不同的表格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定義或者計算邏輯,這就意味著如果你需要使用正確的數據,那就必須所使用表格的字段包含的定義及計算邏輯要搞清楚。

這一項工作需要和其他城市的bi工程師聯繫,每天就是微信電話或者微信在線溝通。

說實話,曾經一度我想過辭職,我覺得這是一個文科生就可以乾的事情或者說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就能幹的事情,為什麼需要我一個數據分析師來幹呢?我不應該去幹更有意義的事情嗎?

那這樣的心理路程是不是和題主是一樣的呢?

我從三個方面給你解答為什麼不應該離職:

01

永遠記住你跳槽進大公司的目的

我相信很多人在跳槽的時候選擇大公司,要麼是看中了公司的發展空間,要麼就是大公司有更高的薪資待遇。

那不管是從哪一點來看,當時你選擇跳槽其他公司一定是有某種目的,那在這種目的還沒有實現之前,我覺得你更應該踏實的執行現在的工作。

如果目的還沒有實現就打了退堂鼓,那即便給你換另外一份工作或者另外一家大公司,也很有可能在沒有實現目的之前就離職了,所以我們時刻要記住自己當時選擇大公司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是發展空間,就評估一下自己是不是還沒有得到發展空間。

如果是薪資待遇,那麼就評估一下自己是不是甚至還有更高的發展空間呢?


02

工作無小事

很多人覺得進了大公司那就變成了螺絲釘,每天重複做很機械的工作,其實根據我的經驗來看,你只是沒有發現你做工作背後的意義。

說一個我最近的工作感悟,我目前的工作是審批全國每個城市的產品銷售價格。

我的工作流程就是由城市發郵件向我們申請產品銷售價格的變動或者新增某個產品價格,由我們審核完了之後發給其他部門的同事繼續審核。

整個流程中我們部門起到的作用就是將城市發過來的郵件表格進行格式的轉換,下一個部門審核就可以直接進行審核及操作。

是不是認為我每天的工作就可能只是操作表格的格式而已呢?

這一項工作會不會就是你認為的“沒讓幹什麼事情”?

事實上,在我接手這項工作三個月之後,我基本上可以理解這項工作的意義。

如果在我手裡審核產品的價格存在不合理現象,那麼就有可能造成市場的混亂以及很多經銷商有趁機牟取暴利的機會。同時什麼城市賣什麼產品以及什麼城市賣什麼價格,都是需要進行合理的評估,並不是簡單的進行表格格式的轉換。

就在上一週,我扒出了某一個城市存在價格不合理的情況,經過上級領導的審批,把這個城市的價格進行調整優化。

如果讓這個城市繼續保持原來的價格策略,那麼初步預算公司每年可能損失大概在300萬至500萬之間。

當你明白背後的意義之後,你就不會認為這只是一份很簡單的工作,就好像價格策略並不是拍腦袋決定,而是需要結合很多業務場景以及外部因素來進行審批,所以對於個人綜合能力要求是非常之高的。

看到了這裡,你還認為進大公司兩個月沒讓你幹什麼事情嗎?


03

工作更需要主動積極,而不是坐以待斃

我記得我剛進現在公司的時候,每天到點就下班,也沒有領導說不加班或者其他的什麼情況。

所以一度我認為大公司原來不需要加班,每天到點就可以走,而白天的工作就是簡單的做表格,轉換一下格式就可以了,原來這樣的工作也可以拿到1萬塊錢一個月。

在我度過了一個月的新人期之後,我才逐漸發現原來其他同事也可以到點下班,但是他們都在為明天的工作做進一步的規劃或者資源的協調,而這樣的工作形式更容易得到工作成果。

相信大家都知道,很多公司都會定期述職,述職的結果就決定你的職級或者薪資的增長。

我在上一週回想了一下,如果我還按照剛進公司的狀態繼續工作的話,有兩種結果,一種是被辭退,另外一種是述職的時候沒有工作成果可以講,最後的結果也有可能是被辭退。

所以在大公司,看似好像沒有人盯著你工作,實際上是有相應的制度是需要你展現自己的工作成果,而這個工作成果大部分並不是領導交代給你的,而是由你自主自發進行的工作,同時需要你跨部門協作,獲取其他部門的支持來完成這項工作從而獲得工作成果。

這樣在述職的時候才有東西可以講,才能體現你近半年或者近一個季度工作的價值體現。


講完了這麼多,我相信從我個人的經歷,你應該是可以瞭解大公司的工作形式和小公司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你也可以從我的經歷,來評估一下你現在所做的這份工作,到底是不是真的沒讓你幹什麼?


歡迎關注【職場萬事屋銀桑】,每天分享職場乾貨!

銀桑筆記


我不同意前面的朋友說的,我很理解你的感受。我在大公司也覺得壓抑,甚至對上班這件事都反感至極。


一般來說,在一家公司感到壓抑,不是一個很好的兆頭。


我工作八年了,最開始的兩年多是在一家很大的公司。在我做了三個月之後,可以兩週之內明顯的看出來,這一批來的新員工誰會幹的比較久,誰會很快離職。

其實判斷的方法很簡單,如果這個人每天比較精神,工作也比較有衝勁,那他或她大概率會在這家公司乾的比較久。如果一個人每天很萎靡,悶著頭做自己的事情,那大部分都不會幹很久。


每天比較精神的人可能比較適應這個環境,這個環境對他們來說是舒服的。每天上班對他們來說是順其自然的事,就像吃飯呼吸一樣自然。


狀態比較萎靡的人,可能不是特別喜歡這個環境,每天上班就好像用盡了全部力氣。每天感覺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壓迫著自己,上班的心情像上墳一樣。

大公司覺得壓抑,其實是有原因的。在大公司裡面,每個人就像流水線的工人一樣,被當做機器對待。公司有其運行規則,你是誰不重要,你的感受也不重要,領導和同事只關注你的投入和產出。


如果你真的感覺很壓抑,那其實不是你個人的問題。現在這個社會,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做著自由職業。你也可以攢夠一定的積蓄之後,做下這方面的嘗試。


多元化是社會的進步,本來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沒有人願意被當做機器對待。


木魚說職場


初入大公司,不管你是畢業直接進的,還是從小公司跳槽進去的,初期工作都不會給太多的工作量,專業技能過硬只是你面試的敲門磚而已,等你進了之後會發現,大公司根本不在乎你的專業能力有多牛逼,能進來的人都有幾把刷子,他們會給你一段時候的適應期,並不會明確的告訴你這段時間你要做什麼,或者這段時間有多長,一些都視你的表現來決定


我有一個朋友大我一屆,大學畢業後進了谷歌(北京),在之後的一年裡她換了兩個項目組,每個項目組裡她都負責一些代碼“搬磚”,她經常跟我們吐槽隨便一個大專生都可以很快上手,乾的活簡直對不起為了大學苦學技術掉的頭髮。但是她今年開始第三個項目時,她已經是組內的技術骨幹,已經開始帶實習生了。


大公司都有個“毛病”,面試造航母,工作擰螺絲,由於公司體系結構龐大,很少有人進來後就被委任挑起項目大梁的重任,不在項目裡摸爬滾打個幾圈根本不可能交付一些重要任務

我在這裡給你的建議是不離職,一個拼搏者的世界裡沒有舒服二字,所有的成就都是汗與淚澆灌出來的。如果你覺得還想往下看,那我再給你幾條建議,在公司沒有事情乾的時候,就是真正考驗你職業能力的時候,這時候你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1.清楚瞭解項目現狀

沒得說,瞭解的越多收穫的越多,排一排踩過的坑,為之後未知的事情做好準備工作,

如果在瞭解的過程中發現痛點問題,立馬拉人討論,並給出解決方案,團隊地位將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提升

2.小小的改變

潤物細無聲地改變,無論是項目,還是技術,都要做出及時的更新和改變

大的改變,就意味著大的風險,那麼就應該把改變拆小,這樣就能夠把風險拆小,一方面大家在面對更小風險的時候更易於接受,另外一方面,項目經理也更易於掌控拆小的風險。所以,做盡可能小的改變,持續地改變。

3.保持好奇

不要讓自己的好奇心在工作中隱身,只有不斷的尋找新的刺激點,工作的狀態才會越來越好


只要積累一段時間,自然能擔任起更重要的職責。

加油


成都小浪兒


首先我覺得從小公司大了大公司說明樓主能力還有有的,可能習慣了小公司的工作模式,一個人可能幹了N多人的活,乾的累死累活,拿的工資還很少,到了大公司,突然沒有這麼忙了,拿的還多了,有些不適應了,所以出現這種反差心裡,覺得壓抑,那我就已我身邊親戚為例:

之前也是在小公司工作了三年做了個小組長,後來去阿里面試,第一次被刷了下來,第二次又被刷了下來,後來第三次好不容易進入阿里,開始是在南京工作,當時不知道是P幾,反正工資不高,只是經常會看到他休息時候還會拿著電腦學習一些Excel,英語等,後來閒聊才知道他進入阿里後 好多東西確實存在盲區,別人又不會教你,不想被淘汰 只能看著人家做的好的人做什麼,自己利用空閒時間去學習,後來過了兩年,被掉到了杭州總部,現在到了P7崗位,月薪也是我們遙不可及的,年終獎都二三十萬,手裡還有阿里的股份,所以想想還是非常羨慕他的,也成了我們親戚眼中的翹楚,但即使目前這種狀態,也經常瞭解他經常加班到八九點,而且定期還會報些培訓班,所以目前樓主這種狀態,我覺得還是要好好規劃下接下來的目標:

1.明確公司的性質不同

大公司一般公司組織結構比較穩定,可能缺了誰他還是照轉,不像小公司,一個人可能負責好幾個人事,哪天有事不在,有的事情就完成不了,所以在這種公司內,不是公司主動要給我們安排事情,而是我們要主動去找事情做

2.明確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

剛進新公司 都會有迷茫徘徊時期,但這個時期不能太久 我們要主動去了解周圍同事都在做什麼,如果自己做同事做的事情,要該怎麼做,能不能做好,自己身上可能會欠缺什麼,像做的好的同事去學習,給自己定期充能,主動學習,而不是無所事事,混日子,覺得反正工資照發就行,這樣時間久了,就會成為公司內無建樹之人,遲早會被公司淘汰;

所以,在恭喜樓主順利進入大公司的前提下,也希望樓主能穩抓穩打,一步一個腳印,主動去適應新環境,去主動找事情做,不斷充實自己,早日成為那個公司離不開的人,fight




一葉丿木兮


首先表達個人觀點:

不應該離職。

從小公司跳槽到大公司,總體來說屬於跨度比較大的轉變,無論是企業文化,還是流程體系,又或者是個人定位,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本身就需要一個過渡的適應期,而2個多月的時間,作為過渡真的不算長。

在這期間,也許領導給你分配的業務工作並不多,但是假設從今天開始,分配給你和其他同事相當的工作,你真的已經可以從容應對了麼?

我看未必。

分享下本人的真實經歷吧。

我曾經從一家一千人左右的企業,跳槽到一家十幾萬人的巨頭企業。因為規模上差了好幾個量級,姑且也算是從“小企業”跳槽到大企業吧。

進入公司的前四個月,是新員工的試用期。用公司前輩們的話說,試用期在公司是難得的“蜜月期”,因為在這期間負責的項目少,壓力也不大,但是試用期過後,那絕對將是另外一副景象了。補充說明下,這家企業一向以狼性而著稱。

然而,即便是在“蜜月期”,我也感受到了強烈的反差,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企業文化

上一家公司,企業文化總體來說比較人性化,不鼓勵加班,假期也很多,崇尚工作是為了生活;而現在的公司,典型的狼性文化,推崇員工的奉獻精神,實行996工作制,員工為了工作要主動放棄生活。融入這種文化的初期,真的是種煎熬,和題主一樣,感覺非常壓抑。

2.流程體系

大公司,有完善和成熟的流程體系,有了它可以把成百上千的部門、數以萬計的員工,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從而推動著這艘巨大的航空母艦不斷往前進;而小公司,流程體系方面要薄弱許多,一方面是出於成本的控制,畢竟不像大公司那麼財大氣粗,另一方面小公司的日常運行更依賴於個體的人,流程體系太複雜了反而效率不高,能維持公司正常運行就已足夠。

3.個人定位

小公司,每個人都是多面手,職責劃分沒有那麼清晰,要求博而淺;大公司,職責劃分很清晰,每個人負責的業務範圍很明確,要求精而深。所以總體來說,在小公司,個人價值更容易得到體現;而在大公司,大多數人只是個螺絲釘,個人的存在感較低。

綜上所述,雖然這2個多月領導給你分配的業務工作並不多,但其實仍然有很多工作值得去做,例如:

1.加強與領導和同事的溝通,積極參與公司培訓,主動到前線熟悉工作環境,以儘快融入公司的文化。

2.學習公司的規章制度,熟悉流程體系,重點關注與業務相關的,為將來順利開展業務工作打下基礎。

3.如前文所說,在大公司業務範圍雖窄,但是要求精而深,即專業性更強。所以,有必要主動深入學習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

4.態度很重要,凡事還是要多主動。看到身邊的同事忙不過來,可以主動提出給予支持,既有利於更快的融入團隊,又可以更快的熟悉工作。

結語

題主跳槽前後的屬性變化很明顯,所以目前應該還處於過渡期。在這期間,在業務工作之餘,完全可以儘可能準備充足的彈藥,為即將正式走上戰場做好準備。建議彆著急,先平穩度過這段緩衝期,也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柯軻919


其實很正常,入職大公司,至少前面半個月都在學習一些公司制度,參加培訓等等。需要去適應從小公司大公司的這種變化。有時候在小公司一個人做的事情在大公司可能分給2-3人做都有可能。

之前我也有入職過一家幾千人的大公司,剛開始一週也感覺到挺格格不入的,沒什麼事情,辦公電腦又還沒申請下來,只能做著看資料,但其實資料也學習不了啥。所以剛開始那幾天日子挺難過的。也挺想離開。後來慢慢才調整過來那種心理的落差。

感覺到壓抑也是多方面的,不單純因為沒事情做。所以做多方面的評估之後,才做決定比較好。

01對於環境的不熟悉,大公司辦公室的人際冷漠

小公司裡面同事之間的關係會更加容易親近一些,大公司一般都是幾十個人在一個很大的空間裡面辦公,相對比之下會覺得壓抑。有時候想說話的時候也覺得沒人可以說。剛進去的那種的陌生感需要自己去排解。

02大公司崗位職責分得很細,實際上沒有太多的事情做

這點是需要適應的,不能按照在小公司那樣的做事方式,到了大公司,會有小公司沒有的一些流程。做什麼事實都需要到OA系統申請,每個事情如果不按照流程來辦,是不會有人理你的。

03瞭解自己的崗位職責,主動,積極

2個多月了沒什麼事情做,有幾種可能。公司現在處於淡季。沒有什麼業務量。自然就沒什麼事情做。自己沒有主動積極跟直屬領導溝通,領導也沒有在意你。這樣下去也會導致自己更加沒有事情做。

要知道在大公司的員工都養成了一個很慢性子的做事風格,一般上一個流程沒批,就是等待。

所以你說的該不該辭職,其實還是要綜合考慮,自己是不是在情緒上沒有合理調節,沒有積極主動去做一些事情,或者溝通上出現什麼問題。還是公司本身發展的問題。



小媛筆記


先說結論:跳槽簡單,離職也簡單,核心是背後的原因和道理。

真人真事,我的故事。

也說一個自己的故事,我畢業到第一家公司是一個1000人的公司,應該是當地比較大的公司了,剛開始上班的時候,更沒有什麼事情做,也沒有人來教你怎麼做,不過當時公司有一個制度叫做師徒制,會給你雙選的機會,找一個部門裡面的人當你的師傅,你做他的徒弟,然後你和師傅都能得到公司的積分,這個積分能幫助雙方晉升工資使用,在這種制度的幫助下,我順利的度過了那段特別難熬,又無所事事的階段。

現在回頭梳理下和分享下那段時間的一些思考。

【一】心態上:感謝空閒,感謝所謂的無所事事。

這一段是針對你說的,你沒有事情,很壓抑想辭職說的。


記得有一本書叫《稀缺》,其中的觀點是:無能可以導致貧窮,貧窮也可以導致無能。窮人的稀缺心態,是導致他們無能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窮人的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更弱。他們的大腦中裝滿了稀缺,就沒那麼多心思去想其他事了。窮人不僅缺錢,更缺帶寬。反過來,帶寬負擔會致使他們的智力下降。很多窮人,不是因為他們笨,他們不勤奮,是因為他們完全沒有空閒去思考為什麼窮,認知帶寬全部被佔滿了,如果我們和他們遇到的起點背景一樣,照樣會「窮」得想不了其他事情。

按照上面的理論,你應該感謝這段時間所謂的空間,正是因為有個所謂的空閒,沒什麼事情可以做,反而可以抽離當下,可以去思考問題,有時間去思考看到的問題,而不是所謂的無價值「假忙」,也不要輕易把離職兩個字隨時掛載到腦袋中,思維認知裡面。

所以,希望你好好珍惜這來自不易的空閒,沒事做,把這段時間變成重新起飛的緩衝和助力劑,未來你會感謝這段空閒的時間,讓你選擇了正確的事情,這比具體做事本事更有價值。

【二】工作上:起步低調模仿,乘勢勇敢創新。

這一段也是針對你說的“沒有事情做”來闡述的,不是沒什事情做,是你沒有發現有什麼能做,也不知道去做。

小公司和大公司的組織模式和運行模式是不一樣的,很多事情都需要發郵件、走流程、簽報彙報等等,相對小公司顯得死板和拖沓,但是這些看似慢的蠢的東西,也是保證大公司穩定運行的前提,保證大公司不會一下因為某事就死透。

在這種大前提下面,對每一個崗位要求和邊界都相對很清晰,有時大家形容大公司的崗位是三個字“螺絲釘”就是道理,所以有兩種情況。

  • 第一種情況是招聘老崗位人,是做現有崗位一樣事情的人,如果不是因為前面同崗位的人離職,你都會遇到一模一樣的螺絲釘,你要相信,這些老同事,老螺絲釘,他們看到的人肯定比你多,這個時候最佳的策略是低調模仿,沒有思考清楚就不要表現,不要妄言。模仿一句話,古時候不恥下問,現在也需要有這種心態,如果真的是落後,需要學習,就要有點學生樣子,為什麼別人能很快出活,為什麼xx特別受到大家的待見,為什麼xx總是不願意搭理xxx,為什麼每次領導下去調研都要叫xx一路,這都需要去思考才行。

  • 第二種情況是招聘的人,以前沒有人幹過,是新的崗位,更容易出現你說的情況,可能公司和直管領導都沒有想清楚你該幹什麼,這時就應該主動去把模糊的崗位和邊界定義清楚,探一探路,給領導一個主動思考,積極行動的初始印象是很不錯的,對後期的發展有事很有幫助的,甚至會成為這個崗位的元老,專家,對應來講你會獲得更多,如果你不安排自己,就會被人安排。

所以,還是第一個角度說的,得通過思考,去發現自己的處境,環境,針對性的去破局。

【三】成熟度上:成年人,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因為你沒有說年齡,這一段是針對你提問中反饋出來的態度說的,貌似你遇到困難或者其他原因就要辭職和準備閃了,其實裡面的問題更大,第一段點了下,這裡特別拿出來再說下。

以前說的,失敗是成功之母,機會都是偽裝成困難,困難時成長的階梯等等各種很老,很土的話,今年30歲,才對這些語言有了新的感覺,年輕人的時候是不知道其中深意的,以為那時這些句子就好像是密度很大,很堅硬的羅漢果,沒有用時間和經歷是沖泡不開的。


如果職場這一輩子,沒有最終培養出一種認認真真分析問題的能力,踏踏實實去死磕的一種精神,就算跳再多的槽,其實都是低水平奮鬥。

最後,跳槽只是職務上,而認知有沒有同步「跳槽」才是關鍵。

不要刻意去說我們的公司大小,其實真正重要的是你的能力和認知是不是一個大廠人,level是大廠,這才是核心。慢慢來比較快,不要輕言放棄,認知和能力一起同步跳槽才是關鍵!

現在有句話說得比較多,叫“學歷決定你的下限,能力決定你的上限”,用到這個問題裡面來看,可以改編成為“公司決定你的下限,能力決定你的上限”。

自己不會因為跳到大單位自己的能力和本事也自動升級了,還需要自己不斷的去思考,不斷的去學習,讓自己真正去把遇到的困難去戰勝,而不是簡簡單單的繞過,跳過,pass了,這是對自己的放過,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所以總結上面的三個點,心態能力,協作能力,成熟度等幾個維度,都還沒展開去說,但希望你能看到自己真正的問題所在,其實並不是沒有事情做,是你沒有發現事情,也不知道怎麼去破解這種困局的能力。

祝好!
我是「譚說」,@500強企業、中層幹部、211研究生、85後、男!年齡越大,越覺自己淺薄,越發不敢說話。以前年少輕狂,什麼事情都敢指點。「譚說」就當是網絡空間的一個鏡像虛擬窗口,低調的說點真誠的話,真誠的分享下自己的理解,慰籍自己的同時,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譚說」的原創內容,禁止轉發!

譚說


離職,可以,但要看怎麼個離職法。

題主的經歷跟我十年前的經歷很像。我當年畢業後,去了一家南方的小公司,因為離家太遠,公司也不咋地,很快就辭職了,回到本省的省會,進了一家央企下屬的上市公司。

進了這家公司後,我發現這個公司的一切,與大家印象中的老國企,一模一樣。在很長時間內,我都沒有正式的任務去完成,只是幫著部門大佬,做一些不成系統,很瑣碎的事情。

這個“很長時間”,比你的兩個月多月長多了,我的是近一年。

我發現這樣下去不行的時候,我已經失去了社會競爭力了。僅僅一年的時間,我早已經脫掉了應屆生的防護服,成了一個社會人,可一年的荒廢,導致我根本沒有真正的能力提升,工作經驗幾乎還是0,在這種情況,跳槽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我跟畢業生一樣什麼都不會,但我已經不是應屆生。

剛剛23歲的我,開始焦慮,開始神經衰弱,整夜整夜的睡不著。因為我不知道我的未來在哪裡,那個時候才真正體會“男怕入錯行女怕嫁對郎”的智慧之言,但已經入錯了,我改怎麼辦?

天無絕人之路,就在我惶恐不安的時候,我的同學給我打電話,說你在國企不忙吧?跟我一起考公務員吧。

至此,我又有了生機。經過一年的奮鬥,成功脫離那個老朽的大國企,進入了更深的體制。

如果我是你,我不會輕易離職,輕易離職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但不是不能離職,而是你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做好規劃。

給自己一個時間節點,如果在這個節點到來之時,你還是沒有任何的改變,那麼不要猶豫,趕緊離職,越晚越麻煩。

提升自己。

在時間節點到來之前,趁著沒事,可以考考證,給自己增加競爭資本,可以練練寫作,增加自己職場技能等等。

抓住機會

在合適的時候,當機會出現時,要勇於抓住。這個機會,可以是公司的機會,例如有大的項目,沒人願意去,你可以試著毛遂自薦,不說獨挑大樑,但可以參與進去;也可以是有更優秀的企業或者工作機會,向你伸出橄欖枝。

總之,辭職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萬一你下一個工作還是這個狀態呢?要給自己做好規劃,讓自己擁有安生立命的本事,等你有了足夠的能力,你想閒,也閒不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