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國際灣區,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還有哪些發展潛力?

粵港澳大灣區有深交所和港交所兩個資本市場,又有廣發、平安等起源於廣州的商業銀行,整體來講金融資本資源不差。但是對標國際其他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科創企業提供的金融資本服務還是有所欠缺的。

景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胡景暉認為,儘管我國進行了LPR改革,也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釋放流動性,但是中國很多民營企業、科創企業、中小微企業因為規模小、缺少抵押物、信用不足、營商環境差的原因,很難通過商業性銀行進行融資。

對標國際灣區,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還有哪些發展潛力?

對標國際其他灣區金融資本服務,東京灣區不僅有基礎的商業銀行,也存在很多政策性銀行和專業性銀行,融資渠道多樣。

日本政策性金融體系,一部分是三家長期信用銀行,受政府政策導向,通過發行金融債券等把一般性的商業資金和儲蓄資金組織起來轉為長期資金使用,在政府的導向下,向大型企業集團提供期限為5~10年的設備貸款和長期週轉資金貸款。

對標國際灣區,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還有哪些發展潛力?

另一部分是兩庫十行政府金融機構組成,它們一般不接受存款,除資本金外,主要向政府資金運用部借款。兩行十庫按照政府的方針政策參與金融活動,它們都有特定的貸款範圍和貸款對象,從不同的側面彌補民間金融機構長期資金的不足,向社會提供長期建設資金。

日本也有眾多擔保機構,對企業品牌、專利、預期收入有一定的評估能力,提供擔保進行銀行貸款,又有信用擔保聯盟為企業擔保,一旦出現問題,共同承擔風險。日本也設有TLO(技術轉移機關)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提高專利的轉化和實施率,對接受TLO技術轉移的企業提供一定的資金和政策優惠支持。

對標國際灣區,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還有哪些發展潛力?

與日本不同的是,美國灣區的科創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則大多通過投行、金融中介服務機構獲得豐富的資金注入,比如舊金山灣區,有3000多家投行、金融中介服務機構為科創企業和中小微企業提供天使輪、VC輪等融資,直到上市。其中風險投資公司根據創新可能產生的高收益,對此類勇於創新投資的中小企業進行資金投入,為那些難以得到貸款的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以促進中小企業的科技開發和創新。商業銀行貸款中也有地區性的面向中小企業的少量貸款,但利率較高,且期限較短。

對標國際灣區,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還有哪些發展潛力?

胡景暉指出:不管是從銀行的間接融資還是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更多的是靠有形資產評估融資,這很難形成對企業的有效金融資本支持。就造成今天不缺少流動性,但缺乏信用背書導致有錢不敢放的局面,所以,借鑑國際灣區金融資本市場對科創企業和中小微企業融資的服務經驗,我們面向企業的融資渠道還有很大的創新提升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