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從2019年高考看青島市南東片

前言:

因為孩子上學的原因,今年5月份,我開始關注學校的信息。打開網絡,網上的聲音都是千篇一律,各個初中又都對中考成績諱莫如深,網上公佈的中考成績也多是隻言片語,作為普通市民,沒法掌握真相。

今年7月底高考成績揭曉後,258開始在公眾號發佈學生的錄取信息,給了我一絲驚喜。儘管有人說初中和高中分別擔負著不同階段的使命,儘管不同的孩子在初中和高中階段的成績有不同的表現,但是根據我自己的觀察來看,大多數人的成績,總體上還是能保持穩定的,儘管不同的階段有起伏,但是初中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大多數在高中階段,仍能保持比較好的狀態。所以如果能記錄下高考成績,總體上來講,追溯到初中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因此,我開始從統計258的高考成績著手,來分析各個初中。

自從8月8日發表了《2中和58中已公佈的985錄取人數(截止到8月7日)》一文,一直到現在,我的努力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朋友的支持。一開始的時候,我只想到了各初中高校錄取學生絕對數量的統計。但是各個學校,各個片區的畢業生人數畢竟不同,單純的絕對數量,並不能全面體現學校的生源質量或水平。有的朋友提出應該用指標生數量推算出各個初中的畢業生人數,然後比較各個初中的相對成績。因此也就有了8月31日的《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談對2013年初中入校生高考成績的粗淺認識》

一文。

說實在的,寫那篇文章的時候,我的手都在發抖,砰砰的心跳聲,迴盪在耳邊。儘管我把數據分析的前提,寫在了文章的最開頭,可還是有人習慣性地忽略前提,直接看結論。尤其是9月18日我更新文章之後,有的朋友讀完後可能很受傷。但是我多次說過,我不會為了迎合任何一方,而扭曲事實。我只是呈現了截至到那個時點的數據,如果不小心讓誰受了傷,那麼讓您受傷的是客觀現實,而不是我寫的文字。

可惜的是,258停止更新。我對於2013年初中入校生高考成績的粗淺認識也只能就此止步。

我要特別感謝一位青島2中的家長朋友,感謝他對我的信任。在最黑暗的時候,是他給了我光明。他及時地下載了蹭飯地圖,並提供給了我。也就因此有了《58中2019年高考成績淺析》一文。這是我迄今為止最引以為傲的文字,因為數據詳實,多個公眾號轉載,點擊率總和已經遠遠超出我的想象。

有了大家的支持和鼓勵,才有了這幾篇文章的發表。當然,批評的聲音也給我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和前進的動力。我深刻體會到了“敵人就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整理58中,9中,39中和2中的高考成績的過程中,我的認識不斷得到深化。

截至目前,我統計到的258學生信息如下:

青島2中673人,就學初中已知的542人(其中特長生11人,指標生331人,自招生100人,借讀2人,其他98人),未知131人(其中特長生37人,其他94人);


58中762人,其中減掉26中出身的高二考生1人,2013級應為761人,再加已知的國際班5人,合計為766人;其中就學初中已知的501人(其中特長生13人,指標生264人,自招生82人,借讀11人,其他131人),就學初中未知的265人(其中特長生14人,自招生13人,借讀6人,其他230人)。

下面我們還是按照以前的方法來推理。

① 首先找到2016年每個學校分配的指標生總數量;

② 把實驗初中作為參照物,2016年實驗初中的指標生人數為65人,假設實驗初中的2016年畢業生人數為600;

③ 根據各初中的指標生人數,計算出各初中的畢業生人數;其中26/37/39/65/7/青大附中/二實驗/超銀的人數是2013年準確招生人數的,不是推算出來的;

④ 把2019年實驗初中的畢業生考入高校的人數作為推理的基準值;

⑤ 按照實驗初中的升學率,算出各初中應考入人數,作為各初中的考核目標,然後再用實際考入人數除以這個考核目標,得出各初中的目標達成率(實驗初中設定為100%)。

我還是要強調一下,推理是有前提的,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到這幾個前提條件:

1)2中有14名自招生,136名指標生,29名特長生,合計179名學生暫時查不到高校信息,我們假定這些學生都考入了高校,只是高校信息不詳。我覺得這個應該沒有異議,即便有意外,應該也不會存在大的偏差。

2)目前能追溯到初中的學生,258兩校共有1043人,比起9月6日的290人,人數確實是增加了不少,但是仍不能覆蓋全部學生;另外目前只能根據學生姓名來判斷來自哪所初中,可是單純的姓名並不具有唯一性,所以也會導致出現誤差;

3)本次呈現的並不是對今日今時的現狀描述,而只是2013年初中入校生的狀況,並不代表現在的狀況;

4)258兩校借讀生的存在,也在某種程度上,對結果有干擾,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爭取到借讀,那些有借讀生的初中存在被高估的可能。

先簡單地介紹一下我們選定的座標:青島實驗初級中學。在9月16日總共只有290名高校錄取信息的時候,實驗初中的表現,還不是那麼理想。但是樣本擴大到1043人的時候,實驗初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成績變得非常好。當然,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實驗初中的全部學生名單基本上都能查到(也有幾個實驗初中的學生不在電腦排位和特長生名單上,你要問我是怎麼確定這幾個學生是不是實驗初中的?通過網上搜索可以查到。),所以實驗初中基本上不大存在遺漏學生的問題,而其他的所有初中暫時都無法查到全部學生名單。也因此除實驗初中以外的其他初中學校,都有被低估的可能。

在上述前提條件下,讓我們觀察一下市南東片的各個初中:

1)59中:

總體情況:相當於實驗初中的65.5%,

985高校:在實驗初中有26人高校類型未知的情況下,59中的相對成績是99.3%。

如果以目前的數據來觀察的話,59中2013級學生的成績不算太理想;不知道那未知的396人裡隱藏著多少59中的學生,也不知道數據齊全的情況下,能否改觀?

事實上,59中也存在生源流失的問題。嘉峪關學校小升初進入實驗初中的有33人,其中考入高校的有12人;市南實驗小升初進入實驗初中的有19人,其中考入高校的有5人;鎮江路小學小升初進入實驗初中的有10人,其中考入高校的有2人;如果這三所小學沒有參加實驗初中的電腦排位,考入高校的這19人計算入59中的成績的話,59中也能躋身第一梯隊;可惜沒有如果,以目前的成績來看的話,其實這是第二梯隊的水平;

2)51中:

總體情況:相當於實驗初中的52.9%,

985高校:在實驗初中有26人高校類型未知的情況下,51中的相對成績是63.6%。

以目前的數據來講,51中差不多要進入第二梯隊的樣子。其實早在我發表《2中和58中已公佈的985錄取人數(截止到8月7日)》一文的時候,就有朋友敏銳地察覺到了51中的成績令人側目。現在再看51中的成績,可以說她確實是有了很大的改觀;

3)57中

總體情況:相當於實驗初中的44.8%,

985高校:在實驗初中有26人高校類型未知的情況下,57中的相對成績是23.6%。

說明57中很顯然存在優質生源流失的問題,不過這個成績,在市區範圍內,穩穩地進入第三梯隊;

4)5中

總體情況:相當於實驗初中的43.2%,

985高校:在實驗初中有26人高校類型未知的情況下,5中的相對成績是21.4%。

說明5中也很顯然存在優質生源流失的問題,不過這個成績,跟57中一樣,在市區範圍內,穩穩地進入第三梯隊;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從2019年高考看青島市南東片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用非常簡潔的語言概括了關於運動變化的思想:"一切皆流,無物常住。"宇宙萬物沒有什麼是絕對靜止的和不變化的,一切都在運動和變化

其他學校又是什麼情況呢?讓我們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