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部氣溫“大跳水”

近日,隨著一股較強冷空氣東移南下,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大跳水”,出現6攝氏度至10攝氏度,局地12攝氏度降溫天氣,中央氣象臺連續發佈寒潮預警。本輪強冷空氣的特點、影響和未來發展趨勢如何?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

據瞭解,本輪較強冷空氣從11月21日開始影響新疆北部地區,在22日到23日主要影響內蒙古中西部和西北地區東部,並於23日夜間開始逐漸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預計24日至25日,這股冷空氣將給我國東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區帶來6攝氏度至10攝氏度的降溫,局地12攝氏度以上降溫影響。

氣象部門預計,本輪較強冷空氣影響時段主要集中在24日至25日,並持續至26日早晨。其中,中東部地區最低氣溫出現在25日夜間至26日早晨,屆時0攝氏度線將南壓至秦嶺到黃淮一帶,26日至27日最高氣溫10攝氏度線將南至湖南、貴州中南部到江西、浙江中北部一線。從26日白天開始,除華南外,全國大部分地方氣溫將逐漸回升。

受冷暖空氣共同影響,24日至25日西南地區東部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

馬學款介紹,本輪冷空氣屬於西北路徑,是由西伯利亞地區高空橫槽轉豎,引導地面堆積的冷空氣東移南下,經內蒙古到達長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區。本輪較強冷空氣特點是影響範圍大、降溫幅度大,氣溫波動比較劇烈並伴隨大風,其中部分地區降溫10攝氏度以上,局地超12攝氏度至14攝氏度。在降水方面,伴隨較強冷空氣東移南下,大部地區有弱雨雪天氣過程,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東部、西南地區東部、江漢中西部,有利於緩解江漢、江淮等地氣象乾旱。

在近期幾次冷空氣的輪番影響下,我國氣溫和降水情況較歷史同期相比怎樣?馬學款告訴記者,冷空氣活動方面,從近30天的全國氣溫距平來看,除了東北地區中北部、西南地區東部、華南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外,其餘全國大部地區的氣溫比常年偏高。降水方面,近30天華北南部及以南大部地區的降水比常年同期要明顯偏少。東北、西北地區東部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多。

氣象專家提醒,冷空氣入侵主要影響是降溫和大風。本輪冷空氣天氣過程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劇烈波動,部分地區陣風風力較大,公眾要注意防寒保暖,預防感冒和心腦血管等疾病。外出還應注意大風天氣下不要在戶外廣告牌、臨時搭建物下逗留,相關部門應妥善處理易受大風影響的戶外設施。

農業方面,氣溫波動下降利於北方冬小麥進一步增強抗寒能力,但大風降溫對北方設施農業和畜牧業不利。長江中下游旱區將有弱降水過程,利於改善墒情和作物幼苗生長,但雨量仍較常年偏少。

光明日報記者 郭靜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