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留守娃花光奶奶74000塊養老錢,奶奶氣得住院,他說:只是玩玩

熊孩子沉迷手遊,讓做父母的很是苦惱,一方面是耽誤學習,另一方面手機上綁定了各種支付軟件,一個不留神,多年的積蓄,可能就會被熊孩子敗光了。

9歲留守娃花光奶奶74000塊養老錢,奶奶氣得住院,他說:只是玩玩

前不久,廣西河池一男孩華華,用奶奶的手機,在遊戲商城大肆購買裝備,僅兩個月就把奶奶7萬多的積蓄花光了。華華奶奶說,這筆錢是已故丈夫留給自己的養老錢,發現卡里的74000塊都沒後腿都軟了,連著打了幾天吊瓶。華華家人隨後與遊戲平臺緊急聯繫,平臺表示將在15個工作日內答覆。

據瞭解,華華今年9歲,上小學四年級,其父母已經離婚。由於父親常年在外,華華平常就由奶奶帶著。奶奶幹活的時候,總是把手機丟給孫子玩,想著小孩子,哪會知道密碼這些東西,因此才大意了。據華華說,他是在無意中解開了奶奶的支付密碼,並且不知道購買裝備是要花錢的,只是覺得好玩,所以就點了。

9歲留守娃花光奶奶74000塊養老錢,奶奶氣得住院,他說:只是玩玩

隨著網絡的普及,手機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物件,低頭刷手機是很多人的日常狀態,受大人的影響,小孩子們極易養成沉迷手機的習慣。玩遊戲、看直播等,本是消遣放鬆方式,可小孩子由於心智尚不成熟,容易沉迷其中,長此以往,傷身,耽誤學習,甚至會瞞著家長,在平臺上揮霍掉大量的錢財。

此前,新聞上諸如華華之類的案例,有很多。石家莊11歲的小牛,在暑假期間通過手機,把爺爺奶奶手機上綁定銀行卡的錢轉過來,用於給某短視頻平臺的主播送禮物,金額達5萬多,這些錢都是爺爺奶奶起早貪黑,在工地幫忙做飯掙的辛苦錢。今年10月份,揚州夏女士13歲的兒子,瘋狂打賞某遊戲主播,一個國慶假期竟花掉了將近10萬元。

9歲留守娃花光奶奶74000塊養老錢,奶奶氣得住院,他說:只是玩玩

熊孩子因一時貪玩,衝在平臺上的錢能不能悉數索要回來呢?按照法律規定,未滿8週歲的未成年人,無論金額大小家長都可以要求退還;8週歲以上18週歲以下的未成年人,能不能退回,退多少,則要視情況而定。

造成熊孩子亂充值現象頻繁發生的原因,與家長在監管上的缺失有很大的關係。多數都是因為家長沒有看管好自己的手機,並把自己的支付方式透露給孩子,你想啊,小孩子是怎麼付款的?肯定是模仿大人的動作的,不管是輸密碼,用指紋,還是刷臉,都得需要做家長的去設定,很顯然是這個環節出問題了。等出了事再去懊悔,再去怪平臺,有些時候已經無濟於事了。

9歲留守娃花光奶奶74000塊養老錢,奶奶氣得住院,他說:只是玩玩

當然,這也暴露出平臺現有的機制不健全問題。平臺原本可以出臺更繁瑣的付費驗證方式,但他們懼怕這樣會導致失去成年用戶,成年人都很忙且懶,希望有各種免密支付,雖然方便,卻是高風險,會很容易就把錢划走了。

支付方便的同時,也得有一定的安全保護步驟。目前不少平臺已經設置了未成年遊戲消費提醒這個功能,只要單日累計消費達到了限定金額以上,平臺就會主動聯繫相關賬戶的所有人。建議各大平臺推廣使用,此方式可以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的消費行為。

9歲留守娃花光奶奶74000塊養老錢,奶奶氣得住院,他說:只是玩玩

總之,家長要盡到自己的監管責任,不給小孩玩手機,不就什麼事都沒有了?網絡遊戲開發者不能只顧著賺錢,也要關心一下未成年人的成長,比如平臺要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區分未成年人玩家和成年人玩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