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為什麼沒有因為近親繁殖滅絕?

科學成就健康


這一結果是自然進化和人工干預造成的。一方面,麋鹿的自然進化時間比較長,在中新世早期就從鹿科動物上分支出來,遺傳基因相對穩定。另一方面,在麋鹿繁衍的關鍵期,英國烏邦寺在其種群發展到250只後開始向外輸送,在達到600只時開始人為淘汰繁殖能力不好的個體,因此使優質品種保存下來。


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主任張林源介紹,麋鹿最初進入歐洲時,由於近親繁殖程度高,曾出現過嚴重的近交遺傳衰退現象。但經過多次重複引進和輸出過程,使大量有害基因喪失,麋鹿優良性狀得以保持,安然度過“瓶頸”期,近交耐受力增強,逐漸形成了一個較為純合的現代麋鹿種群。


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蔣志剛說,通過近5年的研究,科研人員發現麋鹿父代與子代的性成熟期錯開,避免了父子兩代的近親繁殖。北京、大豐、石首3地麋鹿的基因已經產生了差異,這樣變異對麋鹿的遺傳基因的多樣性來說也許是件好事。儘管麋鹿在我國擺脫了滅絕的危險,但來自英、美、加、德等國及國內的70多位專家學者,在學術交流會上呼籲:擴大和增加麋鹿保護地點,開展麋鹿種群的繁殖行為、種群結構與遺傳管理研究是當務之急,需要有一個組織來協調交換各地麋鹿亞種群的血統。


麋鹿的懷孕期290天左右,也有超過10個月的,每到懷孕後期,雌鹿食慾明顯下降,行動很緩慢,臨產前自己會尋找安靜、隱蔽的地方待產。雌鹿每胎產一仔,幼仔出生後不到半小時就能站立起來找母乳吃。哺乳期8個月左右。出生後一兩天就有追隨母親奔跑的能力了。初生的仔鹿體重大約12公斤,體毛呈棕色,有白色毛斑,兩三個月後毛斑自行消失。產仔後的一週左右,母鹿隨群覓食,將幼鹿藏在較隱蔽的地方,並定時來餵奶,其餘時間任由幼鹿睡眠度日。大約一週以後幼鹿就參加群體活動了。在群體活動時,幼鹿們大都聚集在一起。而母鹿憑著叫聲和體味,能在幼鹿群中認出自己的子女。

仔鹿約兩年後性成熟,雌性仔鹿長到兩歲就可以受孕繁殖下一代。雄性麋鹿成熟期稍長一些,但是不長成4歲以上的大小夥子,是難以從其他雄性麋鹿那裡爭奪到配偶的。一頭麋鹿的壽命,在20年左右。


寵物雜談聊聊它


其實麋鹿最初進入歐洲時,由於近親繁殖程度高,曾出現過嚴重的近交遺傳衰退現象。但經過多次重複引進和輸出過程,使大量有害基因喪失,麋鹿優良性狀得以保持,安然度過“瓶頸”期,近交耐受力增強,逐漸形成了一個較為純合的現代麋鹿種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