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洞每年都湧出魚群!村民一下能舀上三五斤,吃不完晒魚片醃鹹魚

神農架有許多地下洞穴,在每年的第一聲春雷響過之後,就開始翻江倒海般湧出大量魚群。最神奇的莫過於“官封魚洞”了。當人發現洞口的水開始由清變黃進而變濁不久,魚群就出現了。

這個洞每年都湧出魚群!村民一下能舀上三五斤,吃不完曬魚片醃鹹魚

官封魚洞掩藏在神農架的綠樹草灌之中,不易被人們發現。洞內的水流量很大,經年不竭。不知從什麼年代什麼世紀起,官封魚洞在第一聲春雷響過之後,就開始出魚。

當人發現洞口的水開始由清變黃進而變濁不久,魚群就出現了。這個時候,山民們早已拿著舀子,提著籃子,水上水下地站著、擠著、叫著、嚷著,擺出架勢瞪大眼睛盯著洞口。若是夜晚,便有幾百火把熊熊燃著,照得洞口河面一片通亮。等到洞口的水完全混濁時,一尾尾筷子長短(約一斤重)、無鱗無甲、潔白如銀的魚群便搖頭擺尾地競相出現在洞口。

這個洞每年都湧出魚群!村民一下能舀上三五斤,吃不完曬魚片醃鹹魚

人們哄喊著用舀子舀,用籃子撈,用手抓,用口袋堵……出到高潮時,一舀子能舀到三五斤!不一會兒,人們把帶來的水桶、盆子、簍子全部裝得滿滿的。有的山民就地將魚開腸破肚,串成魚串。最惹人逗笑的是那些路過而沒有拿傢伙的年輕人,他們看到出魚眼饞,就三下五除二脫光了衣服,跳到水裡,在水裡用雙手撲撲騰騰亂抓。抓住魚後,便嘴裡街、腋下挾,或跑到岸上用衣服又裹又包,水上水下,來回折騰,忙得不亦樂乎……

以前官封魚洞每年出魚的時間最少兩天,最長出七天七夜,少時出兩千多斤,多時出數萬斤!山民們吃不了,就曬魚片,醃鹹魚,也免不了腐爛許多。更奇怪的是,官封魚洞流出的魚不僅一般大小,而且無鱗無甲。

這個洞每年都湧出魚群!村民一下能舀上三五斤,吃不完曬魚片醃鹹魚

遺憾的是,官封魚洞的出魚量近年來大為減少了。

小編說:從書中看到這篇文章時,小編感覺非常好奇:官封魚洞的魚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於是查閱了一些資料供大家參考。

170萬年前,地球進入第四紀冰川時期,當時的神農架是一片未被冰層埋葬的地方,因此成為一座巨大的生物避難所。倖存下來多科目生物物種,也殘存下諸多地下暗河支流,為魚群的生存提供了場所。以科學的觀點來看,神農架魚洞出魚與魚類洄游產卵習性相關聯。

這個洞每年都湧出魚群!村民一下能舀上三五斤,吃不完曬魚片醃鹹魚

夏秋之時,魚群逆流而上,經過洞口而潛入地下河內產卵。冬季,藉著地下河優越的溫度條件,魚卵開始孵化,並逐漸長成幼魚。春季來了,地下河窄暗的水域再也不能滿足魚群活動的需要了,魚群便會蜂擁而出,游出洞外,向江河尋找廣闊的天地。

■文/摘編自魯迅文學獎河北獲獎作家書系之《泥河灣》(梅潔 著 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

這個洞每年都湧出魚群!村民一下能舀上三五斤,吃不完曬魚片醃鹹魚

■圖片除圖書封面外均為資料圖片,圖文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