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唯一與老撾、越南兩國接壤的縣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江城縣地處橫斷山脈,在無量山尾端。地形起伏大,切割深,形成中低山地貌。地勢呈西北高東南低,最高的獅子崖海拔2207米,最低的土卡河僅317米。

江城縣位於雲南省南部,與越南、老撾兩國接壤,邊境線長達183公里,是雲南省唯一與老撾、越南兩國接壤的縣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簡稱江城縣)為雲南省普洱市下轄縣。因李仙江、曼老江、勐野江三江環繞故名江城。

江城縣名優特產主要有江城香軟米、火燒牛乾巴、江城大黃魚等;風景名勝主要有十層大山、勐烈湖溼地公園、山神廟丫口阻擊戰遺址等。

雲南省唯一與老撾、越南兩國接壤的縣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風俗民情

傣族竹樓

傣族竹樓是一種幹欄式住宅,住宅用竹子建造,留有高腳欄干,分上下兩層,故稱竹樓,樓上住人,樓下堆放什物和關家畜、家禽。

彝族民居

彝族的住宅,一般是穿逗屋架,土基砌牆,茅草屋頂,有的還用石料鑲砌臺階和鋪墊寨內路面,住房多是有門無窗或窗戶很小、光線較暗,習慣喜歡“黑房亮灶”。

雲南省唯一與老撾、越南兩國接壤的縣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彝族服飾

彝族成年男子包青布頭,穿青色對襟止衣和寬大的褲子。婦女纏青布包頭,穿緊袖元領大襟上衣,長及膝蓋,外套青色領褂,領褂上釘有成排銀紐扣,胸前配戴一串銀果和銀響鈴。未婚姑娘系紅腰帶,已婚婦女系青腰帶,喜歡戴耳環、手鐲、戒指。有的未婚姑娘還在頭上裝飾有兩條長線穗,兩個銀葫蘆和兩個銀響鈴。

彝族節日

彝族節日主要有:正月過春節,從除夕過到正月十六,二月“打掃寨子”、“祭竜”、“獻廟房”、“獻水井”,三月清明上墳修墓,四月做重陽會、獻竜山,五月端午包粽粑,六月二十四火把節,殺牛祭祖,七月半接老社公,八月十五蒸糕獻月亮,冬至吃湯圓。

雲南省唯一與老撾、越南兩國接壤的縣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風景名勝

十層大山

十層大山,也稱為寬羅珊山,是一座座落於中國雲南省、越南奠邊省及老撾豐沙裡省的山峰,為三國邊界的交界點,海拔1864米。山頂被稱為雞鳴三國,豎立有一塊花崗岩界碑,分別書寫中國、越南、老撾3國文字的界碑面向著各國的領土。

雲南省唯一與老撾、越南兩國接壤的縣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江城縣邊境風光(6張)

山神廟丫口阻擊戰遺址

山神廟丫口阻擊戰發生於1950年2月,是解放軍在江城縣東北方的山神廟丫口阻擊國民黨軍隊的一場戰鬥。1987年6月29日,江城縣把山神廟丫口阻擊戰遺址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