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馬雲100億!偏執狂王堅,從“騙子”成了院士

只有偏執狂,才能改變世界。

“忽悠”馬雲100億!偏執狂王堅,從“騙子”成了院士

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公佈,阿里巴巴的王堅PK掉了百度的李彥宏、王海峰,微軟的沈向洋,比亞迪的王傳福等多位大佬,成功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堅也成了民企技術人才入選中國工程院士的第一人,關於他的消息和新聞傳遍了互聯網世界的大街小巷。

而只有真正瞭解他的人才知道,在並不遙遠的10年前,這個叫做王堅的男人,不過就是一個“騙子”罷了。

“忽悠”馬雲100億!偏執狂王堅,從“騙子”成了院士

他曾經也是個王者,直到遇見了馬雲

這又是一個“一遇馬雲誤終身”的故事。

在應馬雲邀請加入阿里之前,王堅也曾是王者。

王堅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正值中國原子彈、計算機、人造衛星等一系列技術成功突破的大好時期,他有著那個時期人們共有的烙印,懷揣著強烈的技術自主情結。

小的時候王堅就是航空航天迷,嚮往著雲端之上的瑰麗風景。

那時候的他很想做一個能造大飛機的工程師,但礙於時代的限制,他知道這是難以實現的。於是在讀大學的時候,他轉頭學起了心理學,一讀就讀到了博士。

就算學的是心理學,王堅也一直沒有放下自己對於天空的渴望,大學時期他寫了一篇《人際交互和多通道用戶界面》的論文,這是中國首部討論人際交互的論文,後續航天工程上軌道對接的人際交互程序都受到了這篇論文的影響。

1990年,王堅博士畢業,他被浙江大學留了下來,兩年提升教授,又過了一年成了博士生導師,再一年後成了系主任……

如果按照這個節奏走下去,王堅妥妥的教育界大拿一枚,但是他終歸還是沒有耐得住心裡的寂寞。

“忽悠”馬雲100億!偏執狂王堅,從“騙子”成了院士

1999年,王堅辭掉了超級金飯碗,進入了微軟的亞洲研究院,剛進去不久就幫微軟整出了數字墨水這項絕技,影響至今。

王堅在微軟的那些年裡深得比爾蓋茨信任,外界甚至一度流傳著只要跟比爾蓋茨提數據分析,那麼比爾蓋茨就會回答道:“你應該你去找王堅。”

可即便這樣,王堅還是沒有辦法按捺住自己那顆越發躁動的心。

每個人的童年對於人生都有著莫大影響,深研心理學的王堅也許一直都清楚自己壓在心底的那些執念。所以在多年以後,才有了所謂的“飛天”與“阿里雲”。

“忽悠”馬雲100億!偏執狂王堅,從“騙子”成了院士

2007年,王堅參加了阿里召開的“網俠大會”,他見到了那個在講臺之上不停吹牛的馬雲。

那一瞬間,王堅覺得屬於他的機會終於來了。

他跑去跟馬雲吹了一個牛,沒想到這個“愣頭青”還真的信了,於是王堅便一頭扎進了阿里的星辰大海中,段位也從原來的王者變成了青銅。

“忽悠”馬雲100億!偏執狂王堅,從“騙子”成了院士

“馬總你別聽他瞎扯,他就是個騙子!”

馬雲最初選擇相信王堅,其實也是因為王堅的那個牛皮吹得太對了。

當時中國的互聯網經濟正在高速發展,但是包括BAT在內的所有中國互聯網企業,服務器卻都是從IBM買的,數據庫都是甲骨文的,儲存設備都是EMC的,除了有錢就沒有多少自主技術。

“忽悠”馬雲100億!偏執狂王堅,從“騙子”成了院士

阿里技術被國外控制的這種局面,馬雲是最清楚不過的那個人,雖然馬雲對於技術一竅不通,但是他的遠見和卓識可是七竅通了六竅的。

他明白阿里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真的就會像王堅所說的那樣,在未來的世界互聯網企業中將不會有阿里巴巴的身影。

所以他選擇信了王堅的邪,畢竟他要的可是能活102年的阿里巴巴。



“忽悠”馬雲100億!偏執狂王堅,從“騙子”成了院士

2009年9月,手裡捏著馬雲給的一年10億的預算和400名員工,阿里雲正式立項。

當時的王堅躊躇滿志,眼裡滿是即將“上天”的神采,他堅定對所有的員工說:雲計算將取代傳統IT設備,成為互聯網世界的底層設備。

一語成讖,阿里雲在剛開始的那幾年真的成了“底層”,連帶著整個阿里雲部門都“底層”。

在後來的4年時間裡,阿里雲整個部門都是集團的最低分。王堅也頂著“呵呵,博士”的稱號被罵了整整4年。

因為太長時間得不到結果,做不出成績,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覺得王堅是個騙子,在阿里的高層會議上甚至還有高管直接對馬雲說:“馬總你別聽王堅瞎扯,他就是個騙子!”

“忽悠”馬雲100億!偏執狂王堅,從“騙子”成了院士

在知乎、微博等各大論壇上,也有著“阿里雲是不是忽悠”這樣的相關話題,下面的評論和留言大多數也都是站在不相信的那一方,畢竟就連很多的互聯網大佬都曾公開嗆聲過雲計算,更何況是普通的吃瓜群眾們。

在一次BAT三雄聚首的時候,他們談到了雲計算。

當時的馬化騰說:“這個事幾百年後可能實現,但現在太早了”。

“忽悠”馬雲100億!偏執狂王堅,從“騙子”成了院士

而李彥宏則是真的一點都不客氣的說著:“雲計算這東西,不客氣一點講,它是新瓶裝舊酒。”

“忽悠”馬雲100億!偏執狂王堅,從“騙子”成了院士

面對內部和外部的雙重壓力,馬雲都不得不親自出面,說出了“請相信博士,給他一點時間”這樣的話來緩和矛盾。

但馬雲出面能管得住人們的嘴,卻管不住人們的心。在種種質疑下,阿里雲有超過一半的人選擇了離職轉崗。

但沒想到的是,阿里雲卻因為這樣反而被擰成了一股繩,開始了逆襲。

“忽悠”馬雲100億!偏執狂王堅,從“騙子”成了院士

撞破南牆,“飛天”上天!

終於有人懂了王堅的偏執

那是2012年,已經被罵了快三年都沒有太多情緒表露出來的王堅,在阿里雲部門的年會上,看著底下空了大半那些座位,失聲痛哭。

他站在臺上哽咽的說道:“這兩年我挨的罵甚至比我一輩子挨的罵還多。但是,我不後悔。”

“忽悠”馬雲100億!偏執狂王堅,從“騙子”成了院士

在內外皆否,人員流失過半的情況下,王堅也沒有過放棄的念頭。無論馬雲問他多少次他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否定的聲音越大,王堅對阿里雲的信心越是強烈。

那一刻,馬雲和剩下來的那些阿里雲成員們,

終於明白了這個傢伙是個徹徹底底的偏執狂,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撞了南牆也不會回頭。

於是連帶著,他們也和王堅一樣變得偏執了起來,馬雲力排眾議立下10年每年砸10億的狠話,阿里雲的成員們發了瘋一樣的鑽研技術,不捨晝夜。

“忽悠”馬雲100億!偏執狂王堅,從“騙子”成了院士

阿里雲整個部門的士氣空前的凝聚,朝著5K瓶頸頑強的發起進攻。2013年6月,撞得頭破血流的阿里雲團隊終於把南牆給撞破了。

至此,阿里巴巴成了中國第一家擁有完整雲計算能力的企業,成為阿里102年生命的護道者之一。

這一年開始,阿里雲飛天真正的上了天。在那以後,中國企業的IT架構升級再也不用依賴於他人,我們終於有了中國人自主研發的雲計算!

現如今,阿里雲計算已經排名世界前三,估值一度高達710億美元,成了阿里手中的王牌之一。

“忽悠”馬雲100億!偏執狂王堅,從“騙子”成了院士

被偏執狂改變的世界

2018年,王堅參加了央視的《朗讀者》節目,他捧著那本名為《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的書專心的朗讀著:

有一種人,越是做不到的事對他們越有吸引力,決心和信念是他們最強大的武器,說的客氣點,這種人叫怪人,說得不好聽,那就是瘋子……珠峰吸引著屬於它的這種人,這種人有三個共同特徵:自信、堅決和耐力。

“忽悠”馬雲100億!偏執狂王堅,從“騙子”成了院士

這段話中所說的那種怪人、瘋子,像極了曾經的王堅,而阿里雲就是他心中的珠峰。

這個世界上總有著這樣的一些人,喜歡打著火把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腳下是泥濘頭上是風雪。他們既當詩人又做小丑,將火高高舉起。

和那些夢想著改變世界的人一樣,只有靠著此火,他們才得以度過一生茫茫黑夜。

當所有的唏噓與偏執都成了過往,時間會告訴我們對錯。

“忽悠”馬雲100億!偏執狂王堅,從“騙子”成了院士

現如今,在阿里巴巴的雲棲小鎮上豎立著一尊並不高大的雕像,其上以“飛天”二字為形。其下鐫刻400餘人姓名,其首人名王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