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筆記本成為黑馬的背後:5G迎來多屏協同共生時代

華為筆記本成為黑馬的背後:5G迎來多屏協同共生時代

​大家或許還記得,2010年蘋果發佈第一代iPad,開始帶火PAD這個產品品類。2011年蘋果iPhone 4發佈,在前幾代iPhone的鋪墊下,iPhone 4真正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與此同時,安卓系的平板、手機也爆發出旺盛的生命力。移動互聯網與智能手機、PAD相互交織著螺旋上升,彼此成就。

在PAD和手機興起的同時,從2011年開始,PC市場就進入了長達七八年的低迷。2011年,當年全球個人電腦銷量達到3.53億臺,而2018年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只有2.59億臺。一方面是PC的創新遇到瓶頸,另一方面是手機、PAD與PC之間此消彼長的關係,這導致連續多年PC被稱為夕陽產業。

5G到來,我們將進入多終端時代。這將帶來一個可見的變化:手機、PAD、PC、電視這些屏幕之間,未來將不是取代關係,而是協同共生關係。

死氣沉沉的市場和殺出來的一匹黑馬

其實在2010年前後,微軟、英特爾這兩家傳統PC最上游的軟硬件企業就已經意識到這個行業遇到了創新瓶頸:軟件是Windows,芯片是英特爾,產業鏈上的零配件非常成熟,代工大廠就那幾家。一切,都已經有了“規矩”。但是,成熟也意味著停滯。

新的看點出現,是2016年前後,華為和小米作為主流手機廠商先後進軍PC市場,無論是產業界還是消費者,都希望新玩家能給市場帶來一些刺激。小米延續手機的性價比路線,獲得市場的認可,銷量穩步增長。華為帶來更大的衝擊,不斷用創新的技術刷新用戶對PC的認知,市場份額也一路飆升。

即使受到美國製裁的影響,華為的筆記本今年還是增長迅猛,截至目前比去年全年增長214%。

華為筆記本成為黑馬的背後:5G迎來多屏協同共生時代

​華為筆記本產品聚焦在消費筆記本,到Q3這一數字已經上升到15%,華為成為消費筆記本市場排名第二。由此可見,進入市場僅三年的華為筆記本,已經成為這個市場真正的主流廠商,並且也激活了這個市場。“我們通過創新的思路、創新的方式,真正把國產的PC創新爆發出來,因為只有投入,這個產業才有希望,如果不投入,這個產業就沒落了。”王銀峰如經闡述華為進入這個行業的初心。

華為筆記本在這麼短時間內成功,除了不遺餘力地創新,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華為所有產品之間的協同。

華為的手機過去三四年處於高速增長,已經立穩全球第二、中國第一的地位,品牌的影響力不斷提升。華為手機在如此大的體量基礎之上,今年依然取得了26%的增長,遠超出市場大盤。

華為筆記本成為黑馬的背後:5G迎來多屏協同共生時代

​可穿戴設備更是兇猛。根據IDC數據今年Q2以22%的市場份額位列中國市場第二名,並且是所有廠商中增長最快的一家。

再有,今年華為的智慧屏可謂“千呼萬喚”,萬眾矚目。華為的智慧屏發佈之後,馬上又成為一個行業風向標,各個企業紛紛推出自己的智慧屏產品。

我們會發現,華為並不是一個產品好,而是一系列產品都賣得好。懂懂總結這其中有三重原因 :第一是華為手機塑造了很好的品牌形象,讓用戶對華為品牌產生認同感。第二就是創新,無論進入哪個品類,華為一定要用創新改變行業的現狀。第三就是產品之間的協同功能,給用戶帶來極大的便利,用戶更享受這種無縫連接、輕鬆在多個屏幕之間切換的感覺——而這才是未來的方向。

從新品HUAWEI MateBook D 14 銳龍版看華為PC三大基因

在王銀峰看來,華為筆記本之所以受到用戶的喜歡,是源於三大基因:第一是美學,第二是技術創新,第三是智慧體驗。從華為今天發佈的HUAWEI MateBook D 14 銳龍版,可以看到這三大基因的延續。

全面屏從手機上先火起來,華為在2018年初的MWC展上首次讓全面屏概念引入到筆記本上,MateBook X Pro憑藉91%屏佔比在全球首次定義了全面屏筆記本,開創了筆記本全面屏的新時代。

華為筆記本成為黑馬的背後:5G迎來多屏協同共生時代

​今天發佈的新品HUAWEI MateBook D 14 銳龍版,繼承華為MateBook系列的“高屏佔比、輕薄、時尚、高效”的基因以及時尚外觀。

“全面屏超窄邊框”是所有PC廠商希望的理想狀態,但是真的要實現起來並不容易,需要兼顧成本、性能和體驗。華為這家企業的“個性“就是,進入一個領域就要不惜重金投入研發解決用戶的痛點。華為藉助手機端成熟的技術以及架構堆疊專業技術,最終在筆記本上實現了完美的全面屏效果。比如,最有華為特色的一個設計就是隱藏式攝像頭,把攝像頭從屏幕上移到鍵盤上,既保護了隱私又讓窄邊框得以實現。

華為筆記本成為黑馬的背後:5G迎來多屏協同共生時代

​在技術上,華為一面圍繞用戶的需求創新,同時也將手機上的創新技術“轉移”到筆記本上。比如,用戶希望開機的速度越快越好,而其它筆記本要不就是密碼,要不就是人臉識別,這些雖然只是幾秒或是十幾秒的耽擱,也會影響用戶的體驗。而華為開創性地將手機上成熟的指紋技術平移到筆記本上,大受用戶的歡迎。此次新推出的面向學生群體的HUAWEI MateBook D 14 銳龍版,繼承了指紋設計方法,在Windows系統上使用指紋識別與電源鍵合一的設計,用戶按壓電源鍵啟動時,同時通過指紋信息進行身份識別,不需要等待登陸界面去輸入密碼或者掃描指紋,可直接進入工作界面。

此外,HUAWEI MateBook D 14 銳龍版在智慧體驗上又更提升了一步。隨著移動應用越來越豐富以及5G時代的到來,用戶的生活場景呈現多元化、多終端的趨勢。對用戶而言,希望在這些設備之間可以無縫協同,並且不同設備間的優勢可以互補,根據需求隨時“組合”出一個超級終端來提升體驗。

在此之前,很多廠商都提出過無縫連接的使用方案,但整體上解決的方式比較複雜,用戶體驗並不好。而華為從2018年11月華為首發Huawei一碰傳技術通過手機、PC端的深度定製和整體打通優化,讓手機觸碰PC的瞬間即可分享。

華為筆記本成為黑馬的背後:5G迎來多屏協同共生時代

​在此次的最新發布上,一碰傳帶來更多新奇的體驗:一是多屏協同,不僅實現手機和PC之間的協同,還可以在PAD、智慧屏等更多屏幕之間協同、互通。二是硬件之間的協同能力,比如MateBook鍵盤、鼠標可以成為手機的外設,而手機上超強的攝像頭,也可以為筆記本所用。從這兩點來看,這是目前其它所有品牌都沒有的實現的一種全新體驗。

PC,已不是那個PC

從多屏協同和硬件互助的實現,讓我們意識到,華為的多屏協同與很多廠商提出的投屏、互聯互通等概念的底層邏輯並不一樣。

“華為多屏協同是基於自有的分佈式系統概念,不僅可以傳輸文件,還能夠在所有設備之間實現能力共享。”王銀峰舉例到,如果覺得手機的屏幕不夠大可以調用智慧屏的,如果想辦公要以調用筆記本的鍵盤, “這些設備能力的連接,是通過華為的分佈式系統的理念連接起來。”

也就是說,華為的邏輯是從底層真正打通了Windows和安卓操作系統,可以實現跨平臺的操作軟件應用和硬件設備。對於用戶而言,不用考慮是哪個系統、哪個設備,只考慮需要什麼應用、在什麼場景下會是更完美的體驗,然後根據需求調用各個設備的能力。

“我們多屏協同的理念是希望整合我們的系統和設備,核心出發點是希望信息隨著人而動。”王銀峰強調,華為的邏輯是從用戶的體驗出發,人用手機時,信息就在手機上面;人用平板時,信息就在平板電腦上;人用筆記本時,信息就在筆記本上;人在看電視,信息就在電視上面。

華為筆記本成為黑馬的背後:5G迎來多屏協同共生時代

​如果具體到筆記本這個產品,只是很多工作設備的一種,也只是用戶智慧生活場景之一。筆記本與手機、PAD、智慧屏等其它終端實現跨操作系統的連接,就可以使得這些設備真正融合在一起,智慧屏的大屏和音響,筆記本的超強處理能力以及鼠標鍵盤的操作性,手機強大的拍照能力,這些不同的能力可以分佈在不同的設備上,但都被同一個用戶所擁有,就隨時可以讓信息在這些設備間流動。

其實,前些年手機和PAD的發展擠壓了筆記本的生存空間,不同的設備之間是相互替代、相互競爭的關係。而從華為的邏輯來看,所有的設備是協同共生的關係,他們通過連接可以實現更強大的功能。所以,未來終端設備將不再是競爭和此消彼長的關係。可以預見,未來既激活了PC這個被稱之為“夕陽”的產業,也給用戶帶來更多美好的體驗。

華為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跨平臺操作能力,這也極大的解放了開發者的生產力。華為為開發者提供了完整的開發工具,一次開發就可以多端適配,在手機上開發的應用,可以輕鬆地應用到平板或筆記本上。

當然,基於跨設備應用還有更大的想象空間,這也依賴更多的開發者的無限創意,充分付出調用不同設備的能力,創造出更多以前我們在單一設備上無法體驗的神奇應用。

——————————————————————————————————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佈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