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與「人道」是相反的嗎?


「天道」與「人道」是相反的嗎?

天之道和人之道的這個觀察,是老子(不是我)提出的觀點。昆明霧友會在某日討論時候拋出與此相關的問題:

為什麼天道和人道是相反的?

這是一個非常挑戰元認知的問題,可以充分體現一個人思考的深度。挑戰性在於:


一般人已經把“天道”或“人道”當成了自己的認知起點,也就是思考到這裡就不再調動精密邏輯,把二者當成一個必然的存在——天道和人道就該這樣。

這就像歐幾里得把“兩條平行線不相交”作為基本公設一樣。因為當時的人在這裡無法進一步調動思維,那就當成“公理”,默認它是“真的”。

但天道和人道背後就沒有更深層的、決定其運作的規則存在嗎?

當然是有的,那就是——熵增。

我們先來看前半部分: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這其實這就是熵增定律: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的總混亂度(熵)不會減小。

孤立系統總是趨向於熵增,最終達到熵最大狀態,也就是系統的最混亂無序狀態,這個狀態也稱為熱寂。

這種現象在自然界非常明顯而常見:從一滴墨水在水中的擴散,溫度傳遞,電流流動,食物的腐敗,金屬的腐蝕,動能勢能內能轉化,到高山被削平,深海隆起,生物的衰老死亡,恆星的生成毀滅…都是熵增定律在起作用。

「天道」與「人道」是相反的嗎?

這個定律就像一個真正的死神一樣,不僅收割生命,而且收割無生命的“生命”——將系統內在的有序性和規律慢慢抽離,形成一團漿糊。

區別只在於,越是高級的東西,能力越強的東西,被收割和抽離的速度越快——


比如生命比礦物結晶高級,生命維持必須從外界攝取能量以維持自身穩定,這叫新陳代謝。

新陳代謝就是由於個體高度不穩定,為了抵抗熵增,只能從外界補充能量的行為,但是你何曾見過礦物結晶需要吃東西?

但是比礦物結晶更低級的原子,能在礦物結晶無法形成的環境穩定存在,而且存在時間遠比礦物結晶久遠。

這說明了越是高級的東西越不穩定,越難以抵抗熵增。

而對於人這種極端高級的“東西”,熵增的作用最為顯著:

經濟學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理叫做邊際效用遞減,最常舉的例子就是肚子餓吃包子,如果5個剛好飽,第6個的滿足感就下降,第7個可能就痛苦而不是滿足。


在投資方面也是:

投資-收益曲線一定會在某一個地方形成拐點,該點收益對投資的一階導數為零。

說人話就是:在這一點,隨著投資的繼續增加,收益的增加率為0,超過這一點,收益不僅不增加還會減少。

隨著投資越來越多,維持相同的收益會變得越來越難,或者說,隨著投資的增多,單位投資對應的收益會越來越少。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是如此。

以上這些現象,甚至這些現象總結出來的某一領域的規律,都可以看作是熵增定律的推論。

生物之所以能生存,就是因為不是封閉體系,要與外界有物質能量交換抵抗自身熵增。


因此,如果一個個體、一個體系、一個組織將自己封閉起來,抵抗熵增就極為困難。封閉程度越高,抵抗難度越大,越可能衰敗。

所以要改革開放,一帶一路。

到此為止,熵增定律還是宇宙中一個基本規律。天之道,確實損有餘而補不足。

而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卻也非常常見。

我曾經在一家銀行門口感嘆說有錢人就是好,因為該銀行打出公告:存100萬到該銀行賬戶,一個月後就可以取出,除了正常利息之外還贈送剛上市的iphone一臺。

普通人要擁有iphone,必須自己花錢去買,少一分都不行;擁有資本(有形無形)、資源、權力的人,已經不需要自己花費時間精力,新的資源會不斷被吸引過來。

商業領域贏家通吃、形成寡頭的例子比比皆是,以至於現在都有一個詞形容這種企業——“獨角獸”;

投資股票也是,追漲殺跌;

日常生活中也有“無人雪中送炭,盡是錦上添花”的普遍現象。

「天道」與「人道」是相反的嗎?

這個現象在《聖經》總結為“馬太效應”——

“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

馬太效應在生物領域也有表現:

一棵樹因為各種原因長得很高大,陽光都被遮擋住,根系佔據大範圍土壤,其他小樹就難以發育逐漸枯萎;

一隻公猴身強體壯佔據猴王寶座,全部母猴和食物都要由它分配,實際上它消耗不完那麼多。

這又回到本文開始的那個問題:為什麼天道和人道是相反的?

在我看來,人類社會中,馬太效應的其實還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的表現形式之一。

也就是馬太效應只是以相反形式表現出來的熵增而已。

But why?

我們知道絕大多數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這裡的“以自我為中心”不是說自私,而是以自己的感受、經驗、認知和固有思維格律去判斷和選擇。

所以佛祖才說有3000世界,這裡3000是虛指,意思就是很多,每一個人都有以自我為中心的一個世界,別人的世界最多和你有相交,但絕不可能相同。

因此當我們在進行人之道,做“損不足而奉有餘”的事的時候,比如我們去給別人錦上添花的時候,本質上是以我們自己的世界去推演他人的世界。

因為別人某方面強大,而我們自己弱小,想要通過別人的強大而沾點光,分一杯羹,抱抱大腿,卻在無形中促成了別人的“強上加強”。

我們在自己的世界裡其實想要達成的是自我熵減效果——你的強分我一點平衡一下;

但別人的世界與你的不同,想當然地去以自己推演別人,這種行為恰恰會導致別人的熵減,自己熵增。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文章說:

圈子不同不要強融。

體量不夠,融入進去多半被吞噬成為別人更成功的“燃料”。想要通過別人的強大來成就自己,這是在自我世界一廂情願的天真。

營銷有一個基本原則——用戶視角。

站在用戶視角的目的就是,儘可能找到用戶“熵大”的地方,你創造出“熵小”的產品或服務用戶自然就形成購買。

這種“熵大”的地方,現在有一個詞來概括——“痛點”。

情人節男生“熵大”的地方是禮物被女生喜歡,但自己又不會挑選。如果你的產品還是“質量好、價格低”,並不能平衡男生的“熵大”。

這種“熵大”有天然形成因素(性吸引),也有後天社會教化(消費主義)。

而現代社會,厲害的企業或商人都是在不斷刻意引發個人的“熵增”,再用“熵減”來平衡,這麼一增一減之間就瘋狂賺錢。

絕大多數商業行為都是在創造“熵增”,又在另一個方向用“熵減”來平衡。

也就是很多“痛點”、“剛需”全都是人為創造的,然後再給出一套解決方案或產品,但只是感覺能解決,實際上並不真的解決。

焦慮就是典型的熵大,創造焦慮就是在加速熵增。然後用一個方案或產品讓受眾感覺可以解決。

比如鑽石,先引發女性的“熵增”——婚姻穩定性和諾言可靠性的焦慮,然後用一顆並不能保證忠誠的碳來解決;

比如咪蒙,先引發女性的“熵增”——對婚姻、工作、人生和親密關係的焦慮,然後用不僅毫無用處而且還害人的毒雞湯來解決。

從上面可以看出,人類社會的馬太效應,也就是“人之道”,確實還是隸屬於“天之道”。


那麼我們把視野擴大一點,看看其他領域,馬太效應是不是也是熵增定律的表現形式呢?


在生物界的馬太效應實際上是短時間、小範圍內的現象,把時空拉長一看,熵增還是難以避免——

比如前面說的大樹,固然是佔據了養分土地和陽光,但樹越大,遭遇雷電、山洪、暴風、地震破壞的可能性越大,破壞效果越顯著,越容易被毀滅;

強壯的猴子成為猴王,被別的猴子挑戰的甚至被別的生物襲擊的可能性也增大,受傷致死的可能性也更大,因此在長時間看,還是遵循了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更進一步,超出生物界看看,馬太效應又是個什麼樣子?

「天道」與「人道」是相反的嗎?

一個在非生物領域出現的馬太效應:馬爾科夫尼科夫規則(Markovnikov Rule)。

這是一條有機化學規律,具體指:

“在烯烴的親電加成反應中,加成試劑的正性基團將加到烯烴雙鍵 ( 或三鍵)帶取代基較少(或含氫較多)的碳原子上。”


例如:鹵化氫加成到烯烴上,加成的位置是氫多的碳原子加氫,氫少的碳原子加滷離子。

這看起來好像是馬太效應,但其實背後的機理是由於親電加成反應中生成了較為穩定的碳正離子。

“氫上加氫”這種表象只不過保證了整個分子能量最低最為穩定而已。

也就是說,這類反應表面呈現的是“馬太效應”,而本質上遵循的是“熵增定律”——能量最低,真是一個狡猾的反應啊!

從上面可以看出:損不足而奉有餘的可不止人之道,“生物道”、“化學道”也有,但剖析下來也都沒有逃過天之道。

一切“損不足而奉有餘”都只是在短期、局部,也就是限定時空之下的表現,是廣大天道的某個時空特例或者另類表現形式。

追根溯源,擴大時空範圍,最終會迴歸到天之道中,最終都逃不了熵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