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豆瓣6.3,票房才近10億,為何? 原因如下

大家都知道《攀登者》是也吳京主演的電影,《戰狼》《流浪地球》都非常的成功,票房都達超過了50億,但為何《攀登者》上映之前,人人都吹爆了,口碑那麼好,花絮那麼好看,為何到頭來豆瓣評分才6.3,票房才近10億?

《攀登者》豆瓣6.3,票房才近10億,為何? 原因如下

我總結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幾點,如不贊同,求輕噴,謝謝。

第一,客觀原因,天不時,上映的時間存在缺陷。

在《攀登者》上映的同時,還有兩部電影上映,一部就是張涵予領銜主演的《中國機長》,這部電影是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這比電影的陣容也是相當強大,累計票房28億。

《攀登者》豆瓣6.3,票房才近10億,為何? 原因如下

另一部則是《我和我的祖國》,也是非常優秀的一部電影,累計票房達到了29億。這三部電影就題材而言,都是很好的,無可挑剔,《攀登者》與這兩部電影同期上映,觀眾被大大分流,而看過攀登者的人又宣傳說不怎麼好看,這麼一來,票房就更低了。

《攀登者》豆瓣6.3,票房才近10億,為何? 原因如下

第二,感情戲太多,香港導演格局小沒有大情懷。

看過《攀登者》的都知道,這部電影講的是,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衝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但由於沒有照片證明,國際登山隊不承認這一事實。15 年後,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樑、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 嚴酷的現實,也是生與死的挑戰......

《攀登者》豆瓣6.3,票房才近10億,為何? 原因如下

為祖國而攀登,這是一件莊重嚴肅的事情,實在不應該加那麼多感情戲,像戰狼裡面那樣,點到為止即可。重點應該放在展現登山隊員面對的艱難困苦。

第三,電影本身內容也有問題,劇情太累贅。

我在觀影的時候,看到很多彈幕說:“這個攝影機的梗是過不去了”,就是說,電影反覆展現攝影機掉落的畫面,彷彿意外都來源於拿攝影機的人,讓觀眾感到視覺疲勞。另外突發情況銜接得也不是很自然。

《攀登者》豆瓣6.3,票房才近10億,為何? 原因如下

最後值得一說的是,這部電影演員陣容是很強大的,有吳京、張譯、井柏然、成龍、章子怡、“蒙大統領”、還有大家都喜歡的胡歌等。就有人認為,章子怡是敗筆,在電影放映之前就有很多人質疑:“為什麼要選章子怡,有她就不想看了”。

《攀登者》豆瓣6.3,票房才近10億,為何? 原因如下

在這裡要指明一下,演員選取其實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章子怡在影中的表現也還可以。其它演員的演技都很好,吳京、張譯、胡歌等就不用說了,都是實力派。

《攀登者》豆瓣6.3,票房才近10億,為何? 原因如下

我覺得問題在於戲份的安排,導演選的這些演員,都是很有影響力的,像吳京、成龍、胡歌,都是大部分觀眾都喜歡的。我想導演選這些人來,無非就是為了吸引觀眾,增收票房的。但成龍、吳京的戲份並不多,感覺就好像走了個過場,讓觀眾覺得很失落,導致最後看過的人都說沒啥看頭,這麼一來,票房低就很正常了。

《攀登者》豆瓣6.3,票房才近10億,為何? 原因如下

以上便是我大致總結出的四點,僅代表個人觀點,若不認同,求輕噴。

朋友們,你們覺得呢?最後建議大家可以看看《攀登者》,其實也還挺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