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教會了,要你有什麼用”,寶爸深夜群裡質問老師,群情激奮

導語

前段時間,一張孩子家長群聊天記錄的截圖引起了熱議,許多網友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這段聊天記錄的主要內容是幾位孩子的家長,在群裡質問老師的教學方式。

有位家長質疑老師,為什麼老師佈置的作業都是還沒學習到知識,還吐槽到“我都教會了,要你有什麼用”,這位家長的質疑引起了群裡其他家長的共識。

“我都教會了,要你有什麼用”,寶爸深夜群裡質問老師,群情激奮

另一位家長緊接著跟上吐槽:“孩子的作業都是我一題一題做的,我現在孩子預習孩子後天的功課……”,還有一位家長無奈的說到:“孩子都睡著了,我現在還在寫作業。”

老師佈置給孩子功課不僅給孩子帶來壓力和負擔,也讓孩子的家長們費盡了力氣。

現在的老師,都要求孩子不僅要做好複習,更要提前預習將要學習的功課,晚上回到家的孩子不僅要完成作業。

還要去上個各種的補習班和培訓班,孩子的時間根本不夠用,孩子完成功課之後,不要談娛樂放鬆,甚至連正常的休息時間都受到了壓縮,很多孩子都要熬夜寫作業。

孩子們的壓力父母們看在眼裡,疼在心底裡。家長們看到孩子這麼多功課沒完成,自己也就擔心了起來,有的孩子做事又比較拖拉,家長們看著更是心煩。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是抗拒寫作業的,因為學習是枯燥的,是需要堅持的。

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幫助孩子,給孩子輔導作業,那麼為什麼家長們經常給孩子輔導作業呢?這幾點讓家長感覺輔導孩子寫作業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都教會了,要你有什麼用”,寶爸深夜群裡質問老師,群情激奮

一、為什麼家長經常輔導孩子作業?

1、家長們對孩子學業的重視

應試教育下的中國學子,成績對他們來說確實是十分重要的,有一個好的成績能讓孩子上一個所好的中學,接著是上一所好的大學,名牌大學畢業的孩子確實能有一個更光明的將來,至少孩子的選擇會更多。

成績對孩子來說如此重要,但是年幼的孩子們往往意識不到,即使意識到了,也很難引起孩子們的重視。

“皇上不急,太監急”,孩子們不著急,但是家長們卻操碎了心,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補習班,就是家長們對孩子學業重視的表現。

2、家長們希望孩子能更快的成才

很多時候家長會去輔導孩子寫作業,是看到孩子在學習功課中的困惑和艱難,可能是旁觀者清,家長們看著明明是很簡單的問題,孩子卻要思考半天。

家長們是“恨鐵不成鋼”,心裡著急著孩子能快點長大,而孩子卻不緊不慢,家長們的著急和擔心讓家長們情不自禁的就想去幫助孩子,希望孩子跑得快一點。

3、孩子寫作業太過磨蹭。

其實老師佈置的作業通常都是合理的,就是因為孩子自己不能專注地完成,導致本應該一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非要拖到很晚,不僅影響孩子的休息時間,太長時間地做作業也會導致孩子產生厭煩。

家長們因為孩子做事拖拉,擔心孩子犧牲休息的時間還不能有一個好成績,浪費了孩子太多的時間,導致家長們習慣給孩子輔導作業。

“我都教會了,要你有什麼用”,寶爸深夜群裡質問老師,群情激奮

二、家長經常輔導孩子作業,會有什麼影響?

1、 讓孩子的思維固化

家長們在孩子思考的時候,給孩子太多的指導和判斷,就像在家長包辦下成長的“媽寶男”往往會缺乏獨自生活的能力。

家長們經常輔導孩子寫作業,容易導致孩子只會用家長教的方式解題,不能靈活的思考問題,遇到複雜靈活一點的題目時,孩子就轉不過彎,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

2、容易導致孩子們依賴家長

孩子在平時做作業的時候可以有家長的輔導,有家長幫忙和引導,孩子可以很快很順利地完成作業。

但是當孩子考試的時候,沒有了家長的幫助,就容易導致孩子做題的時候處處碰壁,做題速度也慢,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我都教會了,要你有什麼用”,寶爸深夜群裡質問老師,群情激奮

3、導致孩子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家長過度地引導和輔助,容易導致孩子缺乏獨自思考的機會,讓孩子在獨自面對問題的時候,不能夠獨立的、正確的做出判斷。

容易導致孩子缺乏主見,做事沒有原則,盲目跟風,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經常輔導孩子寫作業,容易導致孩子的思維固化,習慣用別人教自己的方式的去解決問題,當問題出現變化的時候,孩子就很容易碰壁,產生挫敗的心理,導致孩子失去自信。

孩子缺少獨立思考和判斷,導致孩子不能獨立地去解決問題,過度依賴家長,當孩子獨自面對困難時,孩子就很容易崩潰。

經常輔導孩子寫作業,容易阻礙孩子的成長,那麼不要輔導孩子的功課,或是減少對孩子的幫助?但是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往往是需要家長們的引導和幫助的。家長可以不輔導孩子功課,或是減少輔導的次數,但是要做好這幾點。

“我都教會了,要你有什麼用”,寶爸深夜群裡質問老師,群情激奮

三、家長可以不輔導孩子作業,卻要做好這幾點

1、給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

很多孩子都存在著做事拖拉,不能專注的壞毛病,給孩子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時間安排表,讓孩子知道他一天下來要完成什麼,什麼時間該學習、什麼時間該休息,讓孩子有一個時間概念,既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節省時間,也能讓孩子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2、減少對孩子做事的催促

孩子做事馬虎的毛病往往來自家長們的催促,孩子做事拖拉的時候,家長們除了要提醒孩子,引導孩子之外,也應該多給孩子耐心,讓孩子能安心地把一件事情做好。多些耐心,多一些表揚。

3、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能有效地調動孩子的學習效率,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讓孩子更快的進步。取得進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也能讓孩子更加熱愛學習,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這裡提醒大家,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孩子都需要獨立自由的發展空間,家長們切勿“抓”得太緊。

“我都教會了,要你有什麼用”,寶爸深夜群裡質問老師,群情激奮


關於這個話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討論。

這裡是小麗兒媽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