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主沉浮?全球天然氣市場進入大國博弈時代

誰主沉浮?全球天然氣市場進入大國博弈時代

近年來,全球天然氣市場正經歷深刻變革,新特點和新趨勢不斷湧現。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近期發表的文章指出,未來十年內,俄羅斯、卡塔爾和美國將成為天然氣出口超級大國,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需求國,全球天然氣市場將進入大國戰略博弈時代,市場更加趨於整體化、競爭更加激烈,定價機制更加市場化,地緣政治與市場供需的交互將更加頻繁。

天然氣市場“超級玩家”浮出水面

2018年,全球天然氣出口體量較大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俄羅斯、美國、卡塔爾、澳大利亞、挪威和加拿大,其天然氣出口在全球出口總量中佔比超過60%。其中,俄羅斯、美國和卡塔爾在天然氣出口量、增長前景以及地域覆蓋面積等方面脫穎而出,將成為全球天然氣供應端的超級大國。

數據顯示,2018年,俄羅斯天然氣出口量為2480億立方米,主要通過管道輸往歐洲。未來,該國與歐洲連接的Nord Stream 2項目和TurkStream項目管輸能力將分別達到550億和315億立方米;與中國的東線天然氣管道管輸能力將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LNG)方面,隨著Yamal LNG項目達到滿負荷運轉,Arctic 2 LNG項目投產,該國LNG出口將增長近兩倍,達到680億立方米。因此,俄羅斯的出口能力將大幅提升。

卡塔爾2018年出口天然氣1250立方米,主要是LNG船貨的形式銷往亞洲地區。未來,卡塔爾石油公司計劃將國內天然氣液化能力提升43%,其國內Ras Laffan LNG出口終端完成產能擴建後,該國LNG出口能力將增加450億立方米,總出口能力將達到1700億立方米。同時,考慮到卡塔爾石油公司也將從其在美國的Golden Pass設施獲得約220億立方米的產能,該國LNG出口能力將超過1900億立方米。

美國在2018年出口了960億立方米天然氣,其中70%通過管道出口。美國能源信息局(EIA)預測,到2028年,美國管道氣出口將增長66%。LNG出口方面,該國2018年LNG出口量僅為280億立方米,但隨著諸多液化項目將在21世紀20年代中期投產,該國LNG出口能力將超過1400億立方米,潛力巨大。

需求方面,中國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引發全球關注。2018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國際能源署(IEA)預計,到2024年,中國的LNG進口將超過日本,較2011年增長48%。管道氣方面,隨著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增加供應,來自中亞的管道氣進口在2018年增長了23%,2019年年底前,中俄東線天然氣將開始供氣,未來10年內,中國的管道氣進口量可能會翻一番,甚至會進一步增長。

圖表1:全球天然氣供應和需求大國

誰主沉浮?全球天然氣市場進入大國博弈時代

來源: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

天然氣市場整體性增強 競爭加劇

一般而言,管道天然氣出口貿易僅侷限於單個或者某兩個地區內,例如亞歐大陸、北非地區與歐洲間的管道氣貿易。LNG出口貿易更加多元化,但當前也仍侷限在亞太地區內部,或者中東地區和亞太地區之間。據統計,2018年上述兩大LNG貿易流佔全球LNG出口貿易的60%。

隨著俄羅斯、美國以及卡塔爾天然氣出口能力的急劇增長,全球天然氣市場的整體性料將增強。俄羅斯將通過新建管道向中國出口天然氣,同時其LNG出口貿易將向全球拓展;卡塔爾將在西半球拓展天然氣供應渠道,增加天然氣出口能力;美國天然氣出口能力已能夠覆蓋亞洲、歐洲以及美洲等地區;中國當前正積極參與全球LNG貿易,並與俄羅斯、中亞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搭建管道氣供應網絡。

在當前全球天然氣市場中,氣源國和需求國數量同時在增加,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隨著全球天然氣市場整體性增強,市場波動的影響將從一個地區波及多個地區。與此同時,天然市場將很難出現類似於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機構,各主要氣源供應主體間的協調將很難有效實現。美國天然氣出口決定很大程度上由眾多私人公司驅動,沒有統一的實體機構來負責整體的出口運作;隨著俄羅斯石油公司和LNG出口商諾瓦泰克公司的崛起,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國內的資源壟斷地位遭遇挑戰,市場競爭隨之加劇;卡塔爾的天然氣出口由統一決策決定,目的是提升決策效率、優化資產組合。

天然氣價格將更多由市場基本面主導

傳統而言,由於天然氣價格一般與石油價格掛鉤,天然氣產量的增或降對價格沒有太大的直接影響。但當前,全球天然氣定價正在脫離與石油價格掛鉤的機制。在可預見的未來,全球天然氣市場將更多地受到市場因素的影響,供需基本面將對天然氣價格產生明顯的影響。同時,從歷史趨勢看,氣源供應國的管道氣和LNG供應往往保持滿負荷運轉,但考慮到資產的短期可變成本以及持有閒置產能所帶來的價值,這一歷史趨勢將減弱。

當Nord Stream 2項目和TurkStream項目建成後,俄羅斯將成為擁有閒置天然氣產能最多的國家,屆時該國能夠調整對歐洲的出口量,既能控制出口來推升價格,又能增加出口來壓低價格;目前卡塔爾國內天然氣產能還處於滿負荷運轉,旨在將資源優勢轉化為財政收入,但是考慮到美國天然氣價格相對低廉,卡塔爾在美國的天然氣設施資產或將保持較低的利用率,以避免拉低卡塔爾在全球天然氣資產的整體價格;美國天然氣生產對市場價格的波動更為敏感,靈活的供應合同也將使天然氣生產商對價格做出反應,當市場需求疲軟使,美國天然氣生產商或將壓縮產能以促進市場供需平衡。

地緣政治因素或再掀波瀾

從地緣政治方面來看,當前以及未來全球天然氣市場也在發生深刻變化。俄羅斯將依託原有或者新建的設施向歐洲和亞洲出口管道氣或者LNG,其客戶包括了歐洲公用事業公司以及日本和中國等國家的企業,當前俄羅斯在天然氣出口方面尚未形成明顯的地緣政治立場;鑑於美國對當前中東緊張局勢的矛盾態度,卡塔爾的立場正悄然變化,該國或將利用液化天然氣作為加強政治關係的重要抓手。短期看來,這一決定的影響微乎其微,但如果它預示著更廣泛的戰略轉變,其長期影響將是巨大的。

美國的天然氣出口戰略是多方面的。美國正在鼓勵各國購買LNG,其中有幾筆交易帶有明顯的地緣政治色彩。例如,波蘭嚴重依賴美國的LNG合同,卡塔爾決定在美國建立LNG出口設施,以及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決定從美國購買天然氣,將首次涉足液化天然氣領域。如果美國能夠利用國家支持的資金髮展海外天然氣項目,這將會產生更大的吸引力。

地緣政治引發的制裁也是影響全球天然氣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制裁行為將切斷貿易渠道,改變天然氣貿易流向。例如,連接俄羅斯與歐洲的Nord Stream 2項目一旦遭遇制裁,其建設進度和天然氣貿易流向都將會受到影響,並將由此引發相關的報復行為。同時,美國主導的天然氣項目也或將遭遇制裁。

簡言之,未來十年,隨著俄羅斯、卡塔爾以及美國天然氣出口能力的大幅攀升,全球天然氣市場將迎來大國博弈時代,屆時天然氣市場整體性增強,競爭加劇,市場機制將發揮更大效用,天然氣定價將更多由供需基本面驅動。但同時地緣政治風險將愈發複雜,並將與市場因素交互更加頻繁,成為影響全球天然氣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作者:王海軍(新華社經濟分析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