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沌口和東西湖,誰才是武漢經濟的領頭羊呢?

武漢有3個國家級開發區和一個自貿區,東湖高新(光谷)1988年創立,1991年國家批准為首批國家高新區;武漢經濟開發區(沌口)上世紀90年代初創立,1993年被批准為國家級開發區;臨空港經濟開發區(東西湖)2010年獲批,2017年正式更名為臨空港。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2017年獲批,主體也設在光谷。

坊間關於光谷和沌口誰才是老大頗多爭執,由於缺乏具體的數據,雙方都是以感覺說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自然無法說服對方。

好在近期武漢公佈了2018年版《武漢年鑑》,上面分別列出了光谷、沌口和東西湖2017年各自的經濟發展數據,摘錄主要的幾個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看了以後能對3個開發區有一個更清醒的認識。

光谷,沌口和東西湖,誰才是武漢經濟的領頭羊呢?

論工業產值,2017年武漢經開還是武漢第一。

3個都是開發區,當然應該以工業為主,2017年3大開發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分別為:

  1. 武漢經開(漢南區):3408.5億,其中汽車行業提供的產值就高達2510億;
  2. 東湖高新(光谷):2350.8億;
  3. 臨空港(東西湖):1279億;

光谷工業產值只有武漢經開的68%,東西湖甚至只有37%。

但是武漢經開對汽車行業的依賴度太高了,汽車行業佔其總產值的比率高達70%,隨著這兩年汽車行業增長速度放緩,光谷超過武漢經開的可能性也就越來越大了。

2017年的GDP.

光谷的GDP到底有多少一直是個謎,據說是由科技部在統計。

  1. 武漢經開(漢南區):1433.3億;
  2. 臨空港(東西湖):730.6億;

武漢經開是東西湖的2倍。

結合工業產值武漢經開是東西湖的3倍,但GDP只有2倍來看的話,顯然東西湖的第三產業比武漢經開相對發展的更好。

光谷,沌口和東西湖,誰才是武漢經濟的領頭羊呢?

2017年的財政收入

  1. 武漢經開(漢南區):總收入431.1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1.8億,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6.9億;
  2. 東湖高新(光谷):總收入338.5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1.6億,稅收收入佔一般預算收入比率達到97.4%,納稅100萬元以上企業1637個;
  3. 臨空港(東西湖):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6.1億,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3億;

論財政收入,武漢經開還是第一。東西湖在這個指標上是距離兩位老大哥最近的一個。

GDP武漢經開是東西湖的2倍,但財政收入卻沒有高那麼多,東西湖在其他產業上的賺錢能力看來很強。

2017年分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和流動資金: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

  1. 武漢經開(漢南區):企業個數431個,流動資金1547.98億;
  2. 東湖高新(光谷):企業個數420個,流動資金202331億;
  3. 臨空港(東西湖):企業個數290個,流動資金472.28億;

論企業數,武漢經開最多,但論企業現金擁有量,則是東湖高新更高。

光谷,沌口和東西湖,誰才是武漢經濟的領頭羊呢?

2017年分區房地產開發投資。

  1. 東湖高新(光谷):房地產投資330.53億
  2. 臨空港(東西湖):房地產投資102.65億
  3. 武漢經開(漢南區):房地產投資87.33億;

房地產投資,東湖高新是武漢經開的3.79倍,但也說明了武漢經開已不算武漢很熱門的投資和居住區域。


整體來說,2017年武漢經開在工業產值、財政收入,GDP上面還是三個開發區裡面最高的,但由於產業結構過於單一,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是否仍能維持老大的位置確實不太好說。

東西湖開發區成立的時間比較晚,和兩位老大哥的差距還很大,需要超常規發展才能追上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