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聚變成一個市了嗎?

晚上閒來無事,用社交軟件找人聊聊天,發現都是在珠江口的。啥情況啊?怎麼都跑那邊去了。

網上查了一下,粵港澳大灣區(縮寫GBA)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含深汕特別合作區)、珠海、佛山、肇慶、惠州、東莞、中山、江門等九個城市(珠三角)組成,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8年末總人口已達7000萬人,這密度也太大了吧。

中國的人口密度是大約144人每平方公里,粵港澳人口密度大約是1250人每平方公里。雖然比起摩洛哥的18,589人/km²有點小,但就中國來說也算是擠得慌了。

珠江口聚變成一個市了嗎?

不僅是人口多,密度大,光是在2018年,廣東省一年新生兒的數量,就達到了143萬,超過了傳統人口大省山東省,成為我國最能生的地區。國家雖然放開了二胎,可是從全國來看,新生兒數量呈現連年下降趨勢,廣東卻在增長

而且除了新生兒數量多以外,廣東也是我國人口流入最大的一個省份。根據相關機構的數據分析,廣東省每年淨流入人口超過了177萬人。中國的人口是有限的,近幾年個城市又都在開展搶人大戰。廣東有如此戰績,真是不容易啊!

本地人能生,從外流入人口又多,這讓廣東省成為全國最有活力的省份。深圳人的平均年齡只有32.7歲。珠三角最年輕的城市東莞,平均年齡只有30歲。年輕的可怕啊。

珠江口聚變成一個市了嗎?

珠江兩岸平原很少,比不了華北平原那樣的大平原,就是出海口這一小片,大大小小城市也不少。

廣佛地鐵,又稱廣佛線或佛山地鐵1號線,於2010年11月3日開通運營一期首通段(魁奇路站至西塱站),2015年12月28日開通運營一期後通段(西塱站至燕崗站),2016年12月28日開通運營二期(魁奇路站至新城東站),2018年12月28日開通運營二期後通段(燕崗站至瀝滘站)

由廣州和佛山挑頭,這是全中國第一條跨城連通的地鐵線,打破了市與市之間的行政邊界,可謂石破天驚。隨後,珠三角各個城市的地鐵線路蔓延開來。

前不久,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解讀廣州新一輪規劃時,透露出了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廣州規劃建設17條地鐵與佛山對接融合。足足17條啊。

珠江口聚變成一個市了嗎?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左上為廣州市,右下為佛山市,我是無法分辨兩地分界點

今年二季度,廣州給發改委報的計劃中廣州18號線延伸到清遠、中山、珠海。採用最高運行時速160公里的列車,足足比普通地鐵快了一倍,實現30分鐘從南沙區到廣州東站、45分鐘到廣州白雲機場。目前工程完成近半,預計2022年完工。如果批准了,這條線路的長度可能會達到200公里,成為全球最長的地鐵線之一。

珠江口聚變成一個市了嗎?

在珠江的另一邊,深圳也計劃,未來至少有10條地鐵線和東莞連接。

珠江口聚變成一個市了嗎?

粵港澳十來個城市基本是實現了聚變,融合為一個統一的大城市。工作在廣州,卻可以住在中山,廣州的高房價可以不用太在意了。

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就為珠三角的各個城市分配了角色。例如廣州負責擔任國際交通和創新的樞紐、深圳負責產業創新、東莞主打國際製造中心、澳門是國際旅遊休閒中心等等。這樣一來,整個珠三角地區的城市之間就能夠各司其職,發揮協同效應。真正實現了團結就是力量。

與京津冀的政治中心不一樣的是,珠三角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是經濟發展驅動的。當未來珠三角融合成一個城市的時候,它的經濟增長將超乎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