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天元區: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

株洲天元區: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

紅網時刻 通訊員 謝嘉 蔡剛 王虎 株洲報道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株洲高新區、天元區始終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下大力氣解決好一批民生實事。近日,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九件民生實事專題調度會上,天元區堅持問題導向,狠抓整改落實,對“三點半”課後服務、城鄉公交車開通、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書辦理等民生實事推進情況進行調度,力戒形式主義,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新機制,力爭明年1月全面推行

作為第一批國家級高新區,又是長株潭自主創新示範區的重要一極,天元區理應成為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試的創新特區、國家高新區“升級版”。

通過前期大量調研,天元區逐步形成以大部制、競聘上崗制、績效工資係數制、專業人才聘任制、績效評估全員制“五制”為核心的改革方向。依託“五制”改革,今年8月,省發改委將天元區列入全省第一批產業園區體制機制創新綜合試點,且是全市唯一。

接下來,天元區將推進以“五制”為核心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改革,解決“體制機制不暢、服務效能不優”問題。在12月底前拿出“五制”改革的執行方案,天元區對改革方案中涉及的考核指標進行逐一確認,力爭2020年1月全面推行新機制。

“三點半”課後服務,解決雙職工的後顧之憂

孩子下午3點半陸續放學了,父母還沒下班。接孩子的事情,不得不交給爺爺奶奶等“銀髮族”,或把孩子“寄存”在課後託管機構。為破解該難題,天元區積極探索推進“三點半”課後服務,解決老百姓的煩心事。

去年,天元區啟動校內課後服務試點,得到試點學校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隨後,天元區大膽探索,根據學生特點和家長需要,探索實行彈性離校時間,因地制宜化解“三點半”難題,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課後服務。例如,鑿石小學目前開展了30多個社團活動,還引進了華中師範大學創客社團等16個校外社團參與學校的校內課後服務。

為進一步解決城區家長下班和學生放學“時間差”的問題,天元區將借鑑上海等地經驗,構建“三點半”課後服務標準化和體系化管理機制,引入家長志願者、退休教師、專業志願者以及社會組織等力量共同參與,切實減輕教師負擔;同時充分挖掘校外資源,為“三點半”課後服務提供場地、人員、資金等支持。據悉,天元區將出臺執行方案,預計12月初全面實行。

實現城鄉公交一體化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城鄉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居民對城鄉公共交通的需求日益強烈。城鄉公交一體化不但能解決農村群眾出行難、出行貴問題,而且有利於加快城鄉統籌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為此,天元區加快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

天元區將採取多種措施,解決城郊區域、南部鄉村群眾出行不便,園區企業職工出行難的問題;整體確保在2020年4月1日前實現城鄉客運一體化,全力創建全省城鄉客運一體化第二批示範區。

據瞭解,12月底前,天元區或開通至園區(動力谷自主創新園)、鎮(響水村)各一條公交線路。

縮減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書行政審批時限

農村集體土地是農村人民生活的主要保障,而辦理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是農村人民對於土地使用的一種保障證明。優化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書辦理流程,大幅壓減行政審批時限,也是天元區為民辦實事之一。

自1989年以來,三門鎮、雷打石鎮約3700戶村民,存在已建房未辦證的問題。此次調度會明確,要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解決村民最盼最急最憂的問題,12月底前解決一批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書辦理問題。

在建房權益上,要合理調整市、區國有企業對土地控規,杜絕以犧牲群眾利益為代價追求發展的“遠景”。處理好綠心保護與發展的關係,既要做好綠心的保護文章,又要將綠心定位為都市農業體驗場所,讓群眾共享綠心所帶來的經濟效應。

優化片區劃分機制,化解入學難

隨著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城市圈也不斷擴展。從舊到新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拆舊立新。部分徵地拆遷戶未遷戶,子女不能就近入學的問題,一直受到大家關注。

據悉,天元區將要著力研究徵拆戶不遷戶的子女入學問題,本著方便、就近的原則,妥善解決戶籍與房屋不一致的矛盾。同時,對社區轄區內的學校,會照顧居民情感,儘可能將社區原居民子女劃入該學區。

天元區也將強化片區房源管理,學習長沙等地經驗,限制學區房取證後的頻繁交易,緩解部分片區因此帶來的學位壓力。同時,天元區將完善小區學校配建,推進在建學校建設。

大改造,提升老舊小區管理水平

今年,師專小區、天泰小區、陽明苑小區、楠湖山莊等 8個老舊小區先後對道路、排水設施、照明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增設消防設施,美化景觀環境,改善屋頂防水、樓道、配套用房等,預計11月底可陸續完工。

天元區對於無物業管理小區業主自治採用以獎代補的形式予以激勵,同時要整合各街道辦事處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對有物業管理小區著重提升矛盾調解水平,完善調解機制,探索社區養老、日間照料新模式。會議指出要著眼城市人居環境改善,不斷提升相應的管理和服務水平。

強化基層治理,網格全面整合下沉

全力推進網格化服務管理,不斷創新和完善天元區社會管理水平,是區委、區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部署。目前,天元區已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四級網格化服務管理架構圖,專職網格員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移動探頭”,呈現了“小社區、大社會,小網格、大擔當”的社會效益。

下一步,天元區將繼續推進社會治理網格全面整合下沉,將網格員從“專職”向“全科”轉變。同時,天元區將學習浙江經驗,將綜治、城管、市場監管、便民服務“四個中心”合一,統一下沉至鎮(街道),並按照一個村(社區)一個網格的原則將相應權責繼續下沉,更好地發揮鎮(街道)、村(社區)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

先將人、事下移,以2020年市智慧平臺的搭建為契機,天元區全面建立“四個中心”。

此外,對於推進城管職能權限下放、提升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天元區將完善考核機制,修訂城市管理考核辦法,計劃2020年1月1日全面推行;以小切口聚焦更多民生事實,完善城鄉結合型社區的治理體系,提升其治理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