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萬億的資本盛宴,喚不醒“噩夢不斷”的孫正義嗎?

價值萬億的資本盛宴,喚不醒“噩夢不斷”的孫正義嗎?

時隔6年,阿里巴巴再次敲響了港交所的大門。

回顧歷史,2013年阿里巴巴集團首次謀求整體上市時,港交所便是首選地,但因合夥人制度與港交所堅持的同股不同權的原則相悖,無奈之下,阿里巴巴選擇於2014年9月紐交所上市,成就了當時史上規模最大IPO。

談起迴歸港股,阿里董事局主席張勇至今依然唏噓,“我們在五年前錯過的遺憾,今天終於能夠得以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剛剛從阿里巴巴退休的馬雲並未出席這次香港上市活動,而是通過視頻亮相,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CEO張勇和執行副董事長蔡崇信等人均出席。

沒有出席的不止馬雲,軟銀擁有阿里巴巴約25.8%已發行在外股份,是阿里巴巴最大股東,但是,此次也並未在現場看到其首席執行官孫正義的身影。

馬雲、井賢棟缺席,孫正義“噩夢未醒”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第一次IPO,上市初期股價一度較13.5港元的發行價飆漲三倍。此次董事會由13人組成,成員主要有執行董事衛哲、武衛、戴珊、彭翼捷、謝世煌,非執行董事馬雲、蔡崇信、催仁輔、鄒開蓮、岡田聰,獨立非執行董事為龍永圖、牛根生、郭德明。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市,所有董事均出現在了港交所。

價值萬億的資本盛宴,喚不醒“噩夢不斷”的孫正義嗎?

阿里巴巴在此後的幾年內並不景氣,股價又一路下跌,直到2012年6月,阿里巴巴選擇私有化退市。退市容易,上市卻難,2014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再欲整體赴港上市,卻遭到了阻攔,因為其首選地仍然是香港,但由於其特殊的合夥人制度與與港交所彼時所堅持的“同股不同權”規則相悖,阿里最終只能舍港赴美。

價值萬億的資本盛宴,喚不醒“噩夢不斷”的孫正義嗎?

與首次赴港上市不同的是,阿里巴巴赴美上市時,董事會成員也有所變更,除了馬雲、蔡崇信以外,董事們全部換人,新增執行董事陸兆禧和張勇等人,另外,軟銀方面也提名孫正義擔任非執行董事。而楊致遠、董建華、郭德明(Walter Kwauk)和Michael Evans則應邀作為為獨立非執行董事進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雅虎代表傑奎琳·裡塞絲(Jacqueline D. RESES )仍在此次披露的董事名單之中,按照此前協定,在阿里巴巴正式上市後,雅虎將退出上述席位。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最終成員為9人。

與首次赴港上市相同的是,此次阿里巴巴董事會也是全員抵達上市現場。

如今,阿里巴巴再次返回香港上市,董事會成員也從此前美股上市時的9位變成了11位,新增董事井賢棟、龔萬仁和銀瑞達總裁Börje Ekholm。

招股書顯示,E. Börje EKHOLM自2015年6月起擔任阿里董事,Ekholm曾擔任瑞典投資企業Investor AB新成立的部門Patricia Industries的負責人。2015年8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宣佈,委任龔萬仁(WanLing Martello)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成員,出任獨立董事,此項任命9月1日起正式生效。至此,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成員增至11名。2016年8月22日,阿里巴巴集團發佈公告,螞蟻金服集團總裁井賢棟接替陸兆禧出任董事,自9月1日起生效。阿里巴巴在接受採訪中表示,按照阿里合夥人退休制度,陸兆禧將擔任阿里巴巴榮譽合夥人。

赫然發現,創始人馬雲、執行董事井賢棟以及最大股東孫正義悄然消失了蹤影,除了陸兆禧退休外,其餘人為什麼都沒有出現呢?

馬雲、井賢棟遠赴非洲,萬億盛宴叫不醒孫正義?

阿里合夥人推出退休制度後,井賢棟接替陸兆禧出任董事,目前,陸兆禧擔任阿里巴巴榮譽合夥人。

馬雲曾經談到,退休後將繼續當老師。然而這個計劃顯然是落空了。今年9月10日,阿里巴巴20週年年會上,馬雲宣佈退休。此後馬雲參加了烏鎮互聯網大會,隨後又出現在了雲峰基金投資大會、世界浙商大會上......

近期,馬雲輾轉於非洲各國,11月25日,埃塞俄比亞政府與阿里巴巴簽約共建eWTP(世界電子貿易平臺),馬雲在現場講話時還宣佈:馬雲公益基金會的非洲創業基金將從1000萬美元規模提升到1億美元,培養非洲企業家,帶動年輕人成長,為非洲造血,從而助力非洲經濟可持續發展。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馬雲外,阿里巴巴執行董事井賢棟也在現場的簽約儀式上。

價值萬億的資本盛宴,喚不醒“噩夢不斷”的孫正義嗎?

從阿里股權的結構來看,日本軟銀依然是阿里巴巴最大的股東,目前持股25.8%, 馬雲持股為6.1%,為第二大股東;阿里巴巴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持股為2.0%,為第三大股東。目前,阿里巴巴在港股與美股總市值超4萬億港元,以軟銀持股25.8%的股份計算,如果此時套現,軟銀至少能獲利1萬億港元。

但奇怪的是,這麼一場價值萬億的資本盛宴,居然沒有請的動大股東孫正義,他在2019年的投資噩夢中還沒有被這萬億的資本驚醒嗎?

第一次港股上市,董事會里並未有孫正義;第二次美股上市,孫正義作為非執行董事出現在了敲鐘現場;第三次,孫正義依然出現在董事會名單裡,但現場的身影為什麼會少了他?

2019年的孫正義處處碰壁,Uber股價跌跌不休,Slack慘遭腰斬、WeWork上市失敗,軟銀集團遭遇了14年以來的首次季度虧損,“願景基金”浮虧額更是高達89億美元,這位號稱“亞洲巴菲特”的投資大佬也不得不一改往日激進投資策略,宣佈公司應該在“實現盈利、現金流充足且可持續”的情況下上市。

據媒體報道,最近幾周,願景基金的大股東門已經在私下批評軟銀願景基金的虧損情況,此外,投資者還批評了軟銀的計劃,即通過向自家高管提供數十億美元貸款,幫助第二隻願景基金籌集資金。

對於孫正義來說,確定到手的錢,自己去與不去或許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阿里巴巴的股份還牢牢的握在他的手中。而因為沙特主投的第一期願景基金大筆虧損,使得孫正義不得不擔憂此前的金主還會不會再次投資。

最新消息,孫正義近日正在參加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開的未來投資倡議大會(FII),而這也許就是孫正義本次缺席阿里回港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文/冉一方 來源/投中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