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直銷銀行排行榜

2019中國直銷銀行排行榜

為了打破現有局面,不少直銷銀行在產品品類上進行了創新嘗試

尋求創新與風控之間的平衡始終是個難題。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直銷銀行的隊伍不斷壯大,但佈局同質化、產品豐富性和差異化不夠的問題也始終如影隨形。

為了打破現有局面,不少直銷銀行在產品品類上進行了創新嘗試,但產品創新做到了,風險防控卻難免捉襟見肘。

也有部分直銷銀行涉足過銷售類P2P產品。誠然,直銷銀行開展網貸業務是一種新的嘗試,但是在互聯網金融監管收緊的背景下,直銷銀行網貸業務不確定因素過多,風險難以把控。因此,銀行在推陳出新時,還需謹慎選擇涉獵業務,做好風險評估。

江蘇銀行直銷銀行把確保網絡金融安全作為業務發展的第一要務

用戶網絡金融安全的維護需要銀行負起責任,建立完整週密的系統。

數字經濟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但隨之而來的信息洩漏、金融詐騙等問題也困擾著許多消費者。用戶網絡金融安全的維護不僅需要消費者頭腦清醒,還需要銀行建立起周密的反欺詐系統。

自2014年成立以來,江蘇銀行直銷銀行始終把確保網絡金融安全作為業務發展的第一要務,在分析當前交易反欺詐系統的基礎上,開展反欺詐建設,如今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系統通過對用戶基本信息、行為數據等的分析,從不同維度對用戶進行了畫像,並在此基礎上劃分了風險等級;識別客戶之間的關聯關係,建立關係圖譜,保證黑產、“羊毛黨”客戶的有效識別;設置囊括開戶渠道、交易類型等多個維度的風險監控指標,並建立可視化管理平臺,便於直觀展示和處理風險信息。整個系統環環相扣,織起了一個針對金融欺詐的“天羅地網”。

銀行反欺詐防控能力建設,提升了銀行應對網絡欺詐風險的能力,不僅有利於維護客戶資金安全,還為整個行業營造了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民生銀行直銷銀行打造的“開放銀行”正在逐步實現“金融服務無感化”

開放銀行的無感化金融服務,才是消費者真正想要的。

現如今,具備各種功能的APP應有盡有,但用戶越來越不願意下載更多的低頻應用。傳統銀行產品單一、銷售費用高,而且很多時候只銷售自家的理財產品,因此客戶黏性不足,若沒有新的業務交集,他們基本上不會再使用這款產品;而一個開放的平臺可以更加全面周到地服務個人和企業,這才是用戶真正想要的。這意味著,儘管做好產品風控並不容易,但銀行仍需秉承開放理念,打造聚合多種功能的開放銀行。

然而,功能的聚合並非機械的排列組合,銀行需要更加敏捷地識別、感知、引導、創造和滿足客戶需求的金融服務,以積極主動的姿態不斷推進場景化建設,提供嵌入式金融服務讓金融服務隱形無感卻又無處不在。

中國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曾說:“直銷銀行要藉助金融科技手段,打造智能、敏捷的金融服務平臺,提升金融服務的精準性、便捷性、普惠性。”

當前,民生銀行直銷銀行全力打造的“開放銀行”正在逐步實現“金融服務無感化”。銀行引入“ABC”(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技術,通過開放的場景獲取需求,幫助銀行找到業務切入點,從而驅動銀行不斷適應新經濟模式,最終改造銀行的服務。其推出的“民生銀行直銷銀行3.0”版,打造了“四朵雲+開放式+鏈接器”新模式,成為各領域有金融需求企業的橋樑,通過金融、技術、數據、風控等的全方位開放支持,讓“自金融”服務觸手可得。

構建開放、多元的銀行生態,並藉助“ABC”技術實現場景和服務的深度融合,讓金融服務“潤物細無聲”地方便用戶生活,這正是直銷銀行的使命所在。

人少,錢多,快來

總體來看,我國互聯網銀行的發展大致分為電子銀行、直銷銀行、開放銀行三種模式。其中,直銷銀行不設實體網點和物理櫃檯,主要通過互聯網、電話、ATM等遠程渠道為客戶提供銀行產品和服務。

這是傳統銀行的一項創新性嘗試,主動擁抱以“ABC”技術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浪潮。它不止為銀行提供了發展的新方向,更推動了銀行服務走向“無感化”的進程。

現在,用戶通過直銷銀行,除了能完成一般的理財、貸款等業務外,還能享受到像支付或生活服務這樣的增值與創新服務,比如五險一金、房估值等,金融服務“無感化”趨勢已經不可逆轉。

前路漫漫,任重道遠。在未來,直銷銀行還需砥礪前行,譜寫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