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從龍巖農村走出的院士!最感念家鄉老師!

11月22日
中國工程院公佈了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

共選舉產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

來自華東理工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教授塗善東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

這位從龍巖農村走出的院士!最感念家鄉老師!

塗善東出生於福建龍巖永定,祖籍廣東大埔,這位在客家山城出生長大、從農村走出的中國院士,有著怎樣的別樣人生?26日,記者來到了塗善東的永定老家,探尋他青少年的足跡。

喜訊從遠方傳回家鄉,他最感念家鄉老師

“媽,過幾天我要去‘考試’了,這次‘考試’可不一樣,還要答辯。”

就在參選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的前幾天,遠在北京的塗善東給85歲的母親曾純英發來了微信。寒暄幾句後,母親叮囑回覆他說:“到北京考試要幾天啊?別緊張,注意身體健康!”
22日,這場特殊的“考試”最終揭曉——塗善東順利當選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這則喜訊,瞬間通過網絡從遠方傳到了塗善東的家鄉永定,小小的縣城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這位從龍巖農村走出的院士!最感念家鄉老師!

消息第一時間也傳到了塗家,這幾日,來此道賀的客人一撥接連一撥。26日,在永定城區一棟三層半的民房裡,父親塗祥生正端坐在一張藤椅上,見記者一行來訪,他很熱情地倒茶招待。

“我為兒子感到高興!”戴一副老花鏡,91歲、頭髮花白的塗父笑容掛在臉上,提起這個家中引以為傲的兒子,他立即敞開了話匣子。

與記者交談間隙,塗祥生家中的手機、電話響個不停,接起來,一聽都是為塗老送來祝賀的。“感謝,感謝!”拿起電話,塗祥生忙碌個不停。

這天上午,趕來塗家道賀的人有塗善東當年的小學老師以及他當年讀書所在地大溪鎮聯和村的村幹部,也有永定區科技協會的幹部等等。

“願望終於實現了!”一面迎客,一面招呼喝茶,端坐一旁的母親曾純英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兒子當選的當天,兒媳給她發來微信,告知喜訊,“那天兒子太忙了,我都來不及跟他通個電話”。

“前幾天終於有空,我還跟善東視頻通話了,他說春節要回老家,見一見家鄉父老,親口說一聲感謝。”

塗祥生激動地說。

臨近中午,曾純英抽空撥通了兒子塗善東的電話,母子倆照常聊了家常。隨後,記者簡單地與塗善東院士聊了幾句,並祝賀他成功當選。

這位從龍巖農村走出的院士!最感念家鄉老師!

塗善東對記者表達了謝意。他表示,自己能夠取得今天的榮譽,首先要感謝偉大的祖國和偉大的時代給自己提供了施展才華的機會,同時也離不開家人、朋友與同事的支持。談及家鄉,他說,自己最感念的是當年培育他的老師們:

“我要感謝當年培養我的老師們,這些邊遠山區的老師,領著微薄工資,兢兢業業地貢獻一生,沒有他們的付出,也就沒有我今天的成就。”

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他的成功靠勤奮

走進塗家二樓一間十來平方米的房間,擺放著一張床、一張書桌以及一個櫃子,那是塗善東的臥室,陳設簡單又樸實。

這位從龍巖農村走出的院士!最感念家鄉老師!

↑ 學生時代的塗善東與家人

在永定實驗小學合影


1961年,塗善東出生在永定一個鄉村教師家庭,塗家三兄弟,塗善東在家中排行老三。父母親都是教師,從小塗善東便跟隨母親一起,先後在永定月流、初溪、大溪聯和等地讀小學,並在下洋中學與峰市中學度過了青少年時光,直至考入大學。

記憶中,兒子懂事乖巧又孝順,母親曾純英說,以前家裡很清苦,為了補貼家用,兒子塗善東會幫忙採茶青補貼家用,“幫人採一斤一分錢,為了多采些茶,他採到手泡都起來,我勸他不要去了,第二天他又揹著我偷跑去了”。

除此以外,塗善東打小酷愛讀書。“他好讀書到什麼程度?有時在房裡讀書,我勸他下去活動活動,死活拖他都拖不出去。”曾純英說,和其他孩子愛玩耍的天性不同,每逢週末,塗善東總喜歡待在屋裡看書。在案頭,他寫下“學海無邊”等字句,勉勵自己刻苦讀書。

塗善東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同樣也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塗善東曾在大溪聯和小學讀書,老師陳正昌對他的印象極為深刻。

這位從龍巖農村走出的院士!最感念家鄉老師!

塗善東小學老師陳正昌(右三)一行來探望塗善東父母。

“那一屆學生,是我教過最好的一屆!他很乖,品學兼優,作業寫得都很工整。”談及塗善東,陳正昌開口便是滿滿的自豪感。他回憶,當年塗善東學習刻苦,各科成績都很好,門門都是90分以上,而在班裡,他也起著榜樣作用,在他的帶動下,整個班級學習的氛圍很好。

但成功並非一蹴而就。塗祥生說,兒子當年參加高考,各門成績都很好,但英語100分他卻只考了7分。考入南京化工學院後,大一剛開始,由於英語基礎差,塗善東在一些課程上有些吃力,為了彌補短板,他便隨身帶著小詞典日夜讀背單詞,為了抽空多讀些英語,就連那年春節,他也是在學校度過的。到了大二,塗善東的英語成績已突飛猛進,並從慢班轉到了快班。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是父親塗祥生時常勉勵兒子塗善東的話。父親的言傳身教,為塗善東的人生打下了很深的底色,也一直支撐著他邁向成功而非凡的人生。“他並不是什麼天才,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都是後天的勤奮,刻苦、自律,並朝著一個方向一直努力。” 談及兒子成功的秘訣,塗祥生說。

他的科學研究拓展應用於世界最大壓力容器CAP1400安全殼、航空發動機、載人航天工程環控生保系統、新一代火箭發動機等關鍵裝備或部件的自主研發

1982年,塗善東本科畢業於南京化工學院化工機械專業,

1985年、1988年分別獲該校化工過程機械專業碩士與博士學位。

1989年至1990年,在西南交通大學力學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1990年至1993年,受邀擔任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客座研究員;

1993年至2001年,先後擔任南京化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校長兼機械工程學院院長等職;

2002年後,受聘為華東理工大學教授;

2006年6月至2015年7月,擔任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

這位從龍巖農村走出的院士!最感念家鄉老師!

塗善東教授從事化工機械及相關學科的教育教學與科學研究。他勇於開拓、艱苦創業,創建承壓系統與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同時嚴謹治學、教書育人,倡導全面工程教育,引起國內外同行積極反響,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第一完成人)。他已培養博士 40人,多名學生和助手成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國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一批學生成為企業的優秀技術骨幹。

塗善東教授長期致力於化工設備安全工程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創新發展了高溫高壓化工設備安全維修、安全評價以及本質安全調控等工程技術:建立了高溫承壓設備弱點辨識方法與精準維修技術,提出基於損傷演化的高溫結構弱點辨識方法,發展基於損傷分級的修復工藝及在線安全監測技術,為解決高溫設備何處修與何時修的難題、實現我國石化裝置連續安全運行週期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貢獻;創新發展了高溫承壓設備安全評價技術,創建基於損傷、斷裂和結構失穩三個維度的安全評價新技術,發展高溫拘束斷裂理論和微創測試方法,為解決高溫承壓設備多失效模式協同評價的難題、形成完備的化工設備安全評價技術體系作出了重要貢獻;建立了基於損傷模式的化工承壓設備安全調控技術,發展全壽命設計及可靠性製造方法,為實現六大類重要承壓設備中國製造、推動我國承壓設備設計製造與維護技術體系的變革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些成果為我國萬臺承壓設備事故率持續下降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應用於大型反應器、換熱器、汽輪機、高端閥門等化工與能源設備的可靠性設計製造,為企業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拓展應用於世界最大壓力容器CAP1400安全殼、航空發動機、載人航天工程環控生保系統、新一代火箭發動機等關鍵裝備或部件的自主研發,保障了我國相關領域重點工程的建設。

塗善東教授先後5次獲國家科技獎勵,其中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2項為第一完成人)、一等獎1項(第二完成人),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第二完成人),省部級特等獎及一等獎10項,以及中國青年科技獎等獎勵;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69項、國際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14件,發表論文354篇,他引6700餘次;在國際會議作大會或邀請報告41次,擔任國際會議主席或共同主席22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