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清朝御醫的手稿,拍出2.16億天價!現代醫生可沒這麼講究

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看醫生,開藥方,每個人生病都會遇到。古代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但是到了節奏快的現代,大部分醫生就像一臺看病的機器,話都難得跟你多說幾句,簡單問下,病歷本上畫幾筆,就把你打發了。就問,下面醫生開的藥方,你能看懂嗎?

這位清朝御醫的手稿,拍出2.16億天價!現代醫生可沒這麼講究

經過專業藥師破譯後,才明白上面的藥方原來是這樣的!令人哭笑不得。

這位清朝御醫的手稿,拍出2.16億天價!現代醫生可沒這麼講究

那麼,古代中醫給人看病的手稿寫的如何呢?2年前,清代名醫汪必昌塵封200年的手稿被發現,經過專家的多方論證,是真品。

經拍賣公司專業人士預估,如果以每種秘方或偏方40萬元作價,此稿本的市場價能達到2.16億元!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估價主要是針對手稿的醫學價值,書法價值只是作為次要的參考。

這位清朝御醫的手稿,拍出2.16億天價!現代醫生可沒這麼講究

聊復集

汪必昌的手稿全稱叫《聊復集·怪症彙纂》,字跡非常俊秀,備受矚目。手稿中記載了540餘種(約650個)偏方秘方,所涉病症甚至包括癌症在內的各類怪症(疑難雜症)。為此類中醫手稿的中上品。

這位清朝御醫的手稿,拍出2.16億天價!現代醫生可沒這麼講究

內閣學士汪滋畹作序

古代中醫藥方手札為什麼這麼值錢呢?其實,刨去千劑秘方的巨大醫用價值,娟秀的手札本身也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 。中醫藥方手札更能自然靈動地不同時代醫者相同的人文情懷和悲天憫人,可謂寸紙之內見洞天。

這位清朝御醫的手稿,拍出2.16億天價!現代醫生可沒這麼講究

汪必昌自序

由《汪序》與作者《自序》可知,汪必昌祖父、父親與叔父等前輩“專研究於詩古文詞,各有著述”,傳承到了汪必昌這,由於家庭條件,不得不中斷先世書香,轉而學醫,一出手就醫治好他母親的病,展露出過人的中醫天賦與真本領。

汪必昌到京城之始,困頓很久,久久不得志。但是真金子總會發光,屢次精準治癒王公貴族的疾病,毫無偏差,於是經過層層選拔,被選入太醫院去上班。能見到嘉慶皇帝本人,併為其治病,在那個時代,是一個醫者的無上榮耀。

這位清朝御醫的手稿,拍出2.16億天價!現代醫生可沒這麼講究

清代名醫汪必昌的手稿《聊復集》

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很可惜,偌大的清王朝,竟無人記下這位國醫聖手的傳奇人生。這一空白,只能留給我們去想象和推測了。這不僅是清朝醫學史的遺憾,也是中醫界的遺憾。

除了御醫汪必昌之外,歷史上,書法寫得好的名醫還有很多。醫藥和書法集大成者當屬傅山,他是明末清初的書法家和醫藥家,不過因為他本人特殊的人生經歷,他的藥方是用草書寫就。不過,和文章開頭那位仁兄的書法不具有可比性哈。

這位清朝御醫的手稿,拍出2.16億天價!現代醫生可沒這麼講究

馬一浮藥方墨跡

像民國馬一浮和陸維釗都善醫,都愛好書法,兩人開出的藥方,均在交易市場表現優異,其書寫水平及價值,就連專職的書法家也難以企及。

這位清朝御醫的手稿,拍出2.16億天價!現代醫生可沒這麼講究

陸維釗藥方墨跡

值得一提的是,陸維釗先生的藥方手跡世間僅此一件,極為難得;馬一浮先生精通多門學問,看病自然也在行;

你也許會說,這幾位本來就是書家,寫得當然不差,咱看看純粹的中醫寫的藥方如何吧!

這位清朝御醫的手稿,拍出2.16億天價!現代醫生可沒這麼講究

清代御醫陳蓮舫方

這幾張都是清至近代,各地名醫的親筆藥方。這些名醫雖不以書法名世,但我們不能不對他們的“書作”肅然起敬。他們不但醫術高超,而且有良好的書法功底,他們為了藥方能清晰易讀,主要以行楷書為主,美觀大方。

他們的書寫很隨意,然而不求章法而自得章法,這些,都是很多書法家努力甚至刻意追求的。在這些藥方的背後,他們不知寫下了多少方子,挽救了多少患者,寫得多了,修養到了,優良的氣息就躍然紙上了。

這位清朝御醫的手稿,拍出2.16億天價!現代醫生可沒這麼講究

精美的花箋,娟秀的字跡,配以實用的處方,藥材間的留白,篆刻的提示語,雖無意安排,卻成了章法多變的書法小品,著實耐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現代醫生的處方,變成了難以識別的塗鴉,而且美其名曰產權保護,真是太荒謬了。藥方可以拿去,可醫術拿不去,慈悲心拿不去,隨機應變的本領拿不去。

這位清朝御醫的手稿,拍出2.16億天價!現代醫生可沒這麼講究

都說觀人品看酒後,看書法看手札,不經意間的隨手一書,最能體現書者的性格和寫字的功底。以《聊復集》為代表的中醫藥方手札,在古樸中流露出娟秀之美,洋溢著醫者對於病患的無限關懷,是值得我們不斷髮現和傳承的古典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