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年薪50萬的公司高管:我只是接受了自己“一無是處”

90後的小東的故事

小東90後,三流大學畢業,學的專業和工作完全不對口,現在是一家公司的營銷副總,年薪50萬。

90後年薪50萬的公司高管:我只是接受了自己“一無是處”

和小東初識是在家旁邊籃球場,打了幾次球就熟悉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剛認識小東的時候,小東的球打的真不好,但是慢慢的,我發現他的進步特別快,現在技術上基本上在我們小區周邊算是比較不錯的,怎麼形容呢,以前分撥的時候沒人選的他,現在是分撥的第一選擇。

有一次和小東聚會,和小東深聊了一會,對話內容如下:

老三:“球打的越來越好了,平時白天沒少練吧!”

小東:“那有時間練啊,公司的事一大堆,這每天打球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呢!”

老三:“那就是你有天賦!”

小東:“有個屁天賦啊,我要有天賦不就去打職業比賽了?但是我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聊到這裡老三還是覺得他平時肯定偷偷練球了,追問道:“那你怎麼進步這麼快的?”

小東一本正經的說:“剛來打球的時候主要想鍛鍊一下身體,但是和你們打的時候,我感覺我在咱們一個小團隊裡一無是處,什麼都做不來,後邊就開始模仿你們的動作,模仿你們打球的思路,通過時間的積累,肯定會有進步啊!”

說到這我明白了,後來閒聊了一會發現,小東的職場生涯也是如此!

由於專業不對口,所以初入職場的小東對於他所在的團隊來說,也是一無是處,小東並沒有自暴自棄,通過自己的學習,慢慢走到營銷副總的這個位置上!

小東有句口頭禪:“我啥也不是,所以我得多學點東西。”

這句話有點像

彭于晏說的:“我就是沒有才華,所以才拿命拼”

90後年薪50萬的公司高管:我只是接受了自己“一無是處”

南懷瑾先生也曾說過:

“我是個非常普通的人,我的一生,只有八個字:一無所長、一無是處。”

90後年薪50萬的公司高管:我只是接受了自己“一無是處”

一無是處並不是自暴自棄

這兩天看悟空問答,提的很多的話題是“中年危機一無是處怎麼找工作”這類的題目。

看完我也反省,正好這兩天和一個行業總監做對接,我倆同歲,但是這位總監的收入應該是我的5倍還要多。

開始的時候我還真就有點自暴自棄了,行業選錯了,早知道換行業了等負能量充斥了全身,後來看到一句話: 比上不足,可以讓我們不斷的追求;比下有餘,可以讓我們知足常樂。

與其浪費時間,精力的去攀比,不如自己快速的學習發展!

接受自己一無是處,是為了更好的認識自己,通過學習,改變,迎接未來!


關注安老三,職場不範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